55第 54 章(2 / 2)

南埠完全有能力一次付清,但這樣財大氣粗的行為很容易引起魏慎的注意。

“好的!就兩年一付。”晏符頭點得像雞啄米。

“既然兩位都同意,那就盟誓吧。”魏慎準備做兩人盟誓的見證人。

“文宰大人!盟誓可不可以寫在紙上?”對這時空的口頭盟約,鄭鈺銘不放心。“鈺銘家鄉,製定合約都是寫在紙上,一式兩份,各持一張。”

“這樣也可。”大秦大陸很少有寫成文書的約定,這種現象一般隻出現在國書中,魏慎覺得鄭鈺銘這樣是多此一舉。

其實古人很重諾,雖然是口頭盟約,但做出毀約行為的卻很少,被人知道會被整個社會譴責。古人治國更多依賴道德約束,當然,這種道德是有利於奴隸封建貴族統治的道德。

晏符和鄭鈺銘在魏慎的書案上簽了合約,合約紙張是山穀製造出來的,如今蔚山君府的紙張全部由南埠提供。

簽好約後,魏慎示意晏符離開。

“鄭知事,請坐。”魏慎這次讓鄭鈺銘落座了。

“謝文宰。”鄭鈺銘心中一凜,表麵卻若無其事跪坐到蒲席上。

“陳蒙的馬車作坊是跟你合開?”魏慎口氣雖然平靜,鄭鈺銘卻聽出後麵有著不滿。

“是的。”

“馬車很賺錢吧?”魏慎捋著胡須,眼睛半閉。

“肯定賺的。”聽到這裡,鄭鈺銘明白魏慎是不滿南埠隻和陳氏合作,沒有跟蔚山君府合作。

魏慎眼睛睜開,裡麵有著不平,他覺得,公子光對鄭鈺銘寵愛有加,鄭鈺銘卻不為蔚山君府著想,好處隻給彆人,枉費公子光對鄭鈺銘的一片愛心。

“鈺銘有事建議。”鄭鈺銘朝魏慎拱了下手。

“說!”魏慎聲音拖得很長。

“南埠想跟君府合作造紙。”鄭鈺銘跟陳蒙合作時,就知道不能繞過蔚山君府。

鄭鈺銘到蔚山君府拜訪,基本是和公子光在一起,公子光一副不食人間煙火模樣,對這些經濟事體不感興趣,鄭鈺銘也不能在公子光麵前巴拉開自己的外皮,露出一身銅臭出來,現在麵對魏慎,正好拋出誘餌,把蔚山君府也綁到南埠這條大船上去。

“這樣啊,準了!合作也按照南埠跟陳氏的合作方式。”魏慎臉露笑容。這紙的銷路可比四輪馬車大多了。

鄭鈺銘和魏慎商議好一些合作細節後,起身告辭。剛爬起身,公子光的侍者來傳召了。

“快去吧!”魏慎捋著胡須,神態好似鄭鈺銘的母親,鄭鈺銘的姐夫初次上門時,鄭母欣慰的表情。

“是!”鄭鈺銘低頭告辭,他記著楚朝輝的勸告,已經少來蔚山君府,跟公子光最近一次見麵是一個多月前了。

“鄭卿!”公子光站在院子中迎接鄭鈺銘,臉上一臉燦爛。

“參見公子!”鄭鈺銘規規矩矩行禮。

“卿不要跟光多禮。”公子光伸手阻止鄭鈺銘行大禮,直接握住他的手,領著鄭鈺銘往書房走去。

公子光的書房不是空的,藝人昕正跪坐在蒲席上,見公子光和鄭鈺銘進來,連忙起身見禮。

“你下去吧。”公子光朝藝人昕揮了揮手,聽到尖下巴侍者的稟報,公子光才知道鄭鈺銘來了蔚山君府,在書房等了半天,不見鄭鈺銘前來,急忙派了侍者到魏慎那裡傳召。

“是!”藝人昕抱起箜篌倒退出去,臨走瞥了鄭鈺銘一眼。

鄭鈺銘對這位箜篌水平高超的藝人印象一般,這位藝人臨退前的一瞥,讓鄭鈺銘打了個寒顫,這視線有點陰毒。等鄭鈺銘用心去觀察藝人昕的表情時,隻看到藝人昕一臉恭順的模樣。

“怎麼了?鄭卿?”公子光牽著鄭鈺銘的手,感覺到鄭鈺銘的異樣。

“沒什麼。”鄭鈺銘搖頭,剛才定是他看花眼了。

“鄭卿,最近來君府來少了。”公子光牽著鄭鈺銘入座,嘴裡有著埋怨。

“南埠事多,鈺銘也是無奈。”鄭鈺銘不著痕跡掙脫開公子光的手。

“早知道就不把南埠賜給鄭卿了。”公子光臉上有著懊惱。“把丘莊賜給鄭卿就好了,丘莊離達城最近,卿就可以天天來君府陪光了。”

“公子”鄭鈺銘無語,丘莊是個大村,周圍都是良田,人口是南埠的三倍,公子光要把丘莊賞賜給他的話,不得把魏慎心疼死。

鄭鈺銘陪著公子光用了午餐,又談了會話,直到公子光午休才脫身從蔚山君府出來,騎馬走了幾步,就看到楚朝輝騎著他那匹棕色馬立在前方拐角處。

“思中沒帶口信給你嗎?”

“帶了,我今天比較閒,就來達城溜溜。”楚朝輝見鄭鈺銘完好無缺的出來,不由兩眼微彎。

“你就一個人來的?”鄭鈺銘腦袋左右晃動。楚朝輝明顯是擔憂他的安全才會來達城,按照鄭鈺銘對楚朝輝的了解,楚朝輝不可能這麼安分守己。

楚朝輝轉頭朝著鄭鈺銘一笑,手放到嘴邊吹了個口哨,響亮的口哨過後,鄭鈺銘發現,周圍的貨郎、行人漸漸隱退,等他仔細觀察那些離開的行人,才發現這些人都是奴隸士兵裝扮的,因為奴隸士兵臉部化了妝,遮住了額頭的梅花印記,鄭鈺銘粗粗一眼掃去,竟然沒能看出來。

“你帶了多少人來的?”鄭鈺銘壓低聲音問道。

“是兵都帶出來了。”如果魏慎敢對鄭鈺銘不利,楚朝輝就準備血洗蔚山君府。

“你太神經過敏。”鄭鈺銘白了楚朝輝一眼,心裡卻感覺有甜意。

“還是當心點好。”楚朝輝可不想承受那種萬一的不幸。

“回家了!”鄭鈺銘一抿雙唇,兩腳輕碰馬腹,打馬前行。

“嗯!回家!”楚朝輝回頭看了蔚山君府一眼,嘴角一翹,縱馬跟隨。

達城通往南埠的土路上,兩匹馬一前一後在飛奔,而走在這條土路上到南埠去的行人,比往常多了許多,這些行人陸陸續續走到南埠村北的山坡下,全部消失在山坡上的一條縫隙通道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