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想要鈺銘如何?”鄭鈺銘不理解太傅的想法,但可以推斷出太傅是對他抱有什麼要求。
“老夫猜想,蔚山君臨死前撒下彌天大謊,一是不甘心奸妃陰謀得逞,二是不想蔚山成為一盤散沙。而理事人品和能力深得公子欣賞,蔚山君才會不管不顧要為鄭理事安上公子明的身份。蔚山君是深信鄭理事打敗奸妃後能很好的治理吳國。”
鄭鈺銘仔細打量眼前的花甲老人,到這時,他才感覺太傅的吳國大名士可不是徒有虛名。
“老夫為了吳國的社稷,家族的安危,本來可以選擇裝聾作啞。”太傅說著說著突然朝鄭鈺銘一跪。“可是老夫為了吳國的將來卻不得不進宮勸誡,鄭理事不能以公子明的身份登上王位,王位繼承人隻能是其他宗親。”
鄭鈺銘算是明白太傅深夜進宮的意思了,這老家夥就是要阻止他以假代真。
“太傅快快請起,太傅不是說這世上親眼看到公子明屍體的,隻有一個人了嗎?太傅如果不出去宣揚,吳國還有誰會質疑鈺銘的公子身份?”
“不錯,老夫不說,世上再無直接指證之人,可是這世上對公子身份質疑的卻有許許多多。蔚山大軍才去前線不久,吳國國內的宗親就開始蠢蠢欲動,以後周邊的諸侯國也會躍躍欲試,好看的:。吳國經過兩次大亂,元氣已經大傷。現在還在同時對唐王和北侯用兵,吳國已經不堪重負,而鄭理事的公子身份會一直成為有心人等的反對借口,吳國危險啊!”
“太傅是知道什麼了吧?”在太傅拜訪前,黃鐘正向鄭鈺銘彙報王都貴族們的異動,吳王僅存的庶弟跟許多貴族交往頻繁,吳王的這位庶弟,深夜王宮議事時第一個讚成討伐北侯。
太傅沒有正麵回答鄭鈺銘,反而朝鄭鈺銘深深一揖:“鄭理事人品高潔,為完成蔚山君委托竭智儘力,如果吳國未來國主得鄭理事擁立,證明鄭理事毫無私心,隻是為了吳國社稷,相信吳國國內再不會起風浪,周圍諸侯國隻可信服,秦天子必定無所責疑。鄭理事會成為吳國愛戴的公子。”
太傅的捉迷藏話說到這裡,鄭鈺銘算是徹底明白了。太傅是來勸他不要做吳王。
漪姬所作所為實在引人公憤,太傅在明知道鄭鈺銘假借公子明身份起事,沒有偏向漪姬去揭穿。蔚山大勝後,太傅見鄭鈺銘並沒有直接上位,便忍著想等楚朝輝將唐王趕出吳國再說。不過當王都一些貴族密謀去拉攏他時,太傅坐不住了,最大對手消滅後,很多王庭貴族和封主開始對鄭鈺銘的身份開始責疑,並以此為借口為各自謀取私利。
太傅一不想國家再有動亂,二不想因鄭鈺銘的假公子身份引來周圍諸侯國的窺覷,畢竟這世上總有趁你病,要你命的趁火打劫者。
太傅最後那段的話的意思裡包含著一種交易,隻要鄭鈺銘不做吳王的話,吳國未來國主由鄭鈺銘選定,太傅不但不會揭穿鄭鈺銘假的公子明身份,還會支持鄭鈺銘用這種身份輔佐未來吳王。
“這麼說來,鈺銘不繼王位對吳國才是最好?”鄭鈺銘聲音微冷。
“不錯!”太傅態度堅持。
“太傅你說誰可為儲君?”鄭鈺銘眯著眼問話,一向柔和的眼中難得有殺意,如果太傅向他推薦人選,鄭鈺銘今天不會讓太傅活著走出宮殿。
“老夫相信鄭理事的識才眼光。”太傅神色誠懇。
“如果鈺銘立一個傻子呢?”鄭鈺銘輕笑。
“有鄭理事輔佐,國君純厚點無妨。”太傅沉默片刻才毅然回答。
鄭鈺銘盯著太傅良久不語,對於立儲這事,老頭真沒有帶著私心來談判。
“這事鈺銘得斟酌一下。三天後才能回答太傅。”
“老夫回去後會閉門謝客。”太傅立刻對鄭鈺銘保證,在鄭鈺銘沒有答複之前,太傅不會跟任何人接觸。
太傅在吳國的名望太高,現在王都正處在多事之秋,太傅如果無緣無故暴斃,更會成為懷有異心貴族謀反的借口。鄭鈺銘衡量了得失,在沒有做出決定之前,讓太傅平安回府,隻是命令黃鐘派人在太傅府邸四周秘密監視。
太傅回到府中,遵守承諾,大門緊閉,既不見客,也不外出,在家一心等待鄭鈺銘做出決定。而鄭鈺銘也沒有能思考三天時間,因為在第二天一大早,吳國北部傳來兩個消息,兩個消息是一好一壞。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消息,促使鄭鈺銘提前做了決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對著電腦時間長久後,眼睛總總癢癢,明天是月末會堅持更新,九月一號休息一天,請那天大家不要來刷更新!
最後一段如下:
太傅回到府中,遵守承諾,大門緊閉,既不見客,也不外出,在家一心等待鄭鈺銘做出決定。而鄭鈺銘也沒有能思考三天時間,因為在第二天一大早,吳國北部傳來兩個消息,兩個消息是一好一壞。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消息,促使鄭鈺銘提前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