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筆橫財的公子適帶著楚軍乘船返回楚國境內,在楚國境內河流旁尋了塊高地建立了據點,準備有機會就乘船到趙國境內發點小財,沒有機會就讓楚兵在河流旁辟地種點糧食,劃船到河中捕點魚蝦,小日子過得倒比呆在楚王都愜意。公子適的這種建根據地騷擾趙國的作戰方式,是左宜提供的思維,左宜給公子適灌輸的思路是,逐步削弱趙國,尋到機會再一舉滅趙複衛。
楚國的六千士兵被公子適租用後,跟吳國士兵一樣,每月可領軍餉,比他們原來在楚王手上的待遇好了兩番,楚兵們對自己的待遇很滿意,倒是安安心心跟著公子適在邊境河流處呆了下來。
楚王不但出租士兵發了筆小財,還看到趙國吃了大虧,當然開心之極。高興之餘,同意了公子適繼續租用楚軍和租借河流旁土地做據點的請求,。楚王覺得自己跟公子適做的這筆交易相當合算,除了可以從公子適身上得到錢財,還讓公子適心甘情願地義務幫楚國守衛西北邊境。
吳國將整個唐國吞並僅用了十天時間,消息傳回吳國,吳國舉國歡慶。特彆是一些老家在唐國的人們,更是喜極而泣。這些移居吳國的唐人,雖然自己的生活改善了,可在他們的故土,還有親朋好友在困頓中掙紮。如今吳國兼並了唐國,代表他們的親朋好友的生活都有了希望,故土得到發展後,他們也許可以重返故鄉。
鄭鈺銘可以說是吳人中狂喜的一個,因為他發了大財,見到了滿滿三船的金銀珠寶和綾羅綢緞。這三船財物一半是從唐王宮收羅來的,一半是抄唐國貴族之家抄來的。
唐王被**後,楚朝輝就開始挨個清算唐國的貴族。隻要平民百姓舉報罪孽深重,助紂為虐的貴族,通通查實罪狀後處死,家產沒收,家小集中到某地自力更生。
平時為人良善的貴族予以釋放,家產除了封邑都予以保留。不過唐國貴族中品行清白的不多,大多數貴族都跟他們的君王一樣貪得無厭。被查處的人越多,楚朝輝的抄家收獲便越豐厚,抄到的財物連同唐王宮所得,用三隻三千料的大船才全部運走。
裝載了財物的大船在士兵的嚴密守護下行駛到南埠,銘輝山穀兩千名護衛和水兵用了整整三天才將財物運完,鄭鈺銘的郡府空房間全被塞滿。
“思華,你帶山穀中的帳房幫我將這些東西清點造冊。”鄭鈺銘帶著霍思華參觀房間財物,霍思華打量著幾十間房間的東西想哭,這工程實在巨大啊。
“公子,這唐國王庭上下到底有多貪啊?”緊跟著鄭鈺銘的大牛眼睛瞪得像銅鈴,這些琳琅滿目的器物和金銀珠寶看得大牛眼花繚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鄭鈺銘一聲歎息。
從唐國傳回的調查報告很不樂觀,今年唐國絕大部分地區欠收,有百分之九十的平民掙紮在貧困線下,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百姓處在饑荒中奄奄一息。
鄭鈺銘想不通,一個國家的百姓已經要半數餓死了,唐王和他們的臣子寧願讓家中的錢幣生鏽,糧食發黴,都不肯施舍給自己的子民度過饑荒。
楚朝輝清算完唐國貴族沒有返回,留在唐國指揮軍隊賑災。吳軍將從唐王糧倉和貴族府邸抄來的糧食按戶頭分發。每天來領糧點領糧的百姓人山人海,有許多百姓走到領糧處就沒了力氣倒在地上,一些人能救活,一些人卻在糧食麵前餓死。有的唐民領了糧就往不管不顧往嘴巴裡塞,因乾糧噎死的事件每天都有幾起。分發糧食的地點,除了士兵維持秩序,還有醫者守在那解救災民。那些參與發糧的吳兵,相當長一段時間,晚上做的夢都是噩夢。
“公子形容得太逼真了!唐國君臣就是小氣,等那些唐人變成公子的臣民後,他們就不會餓死凍死,因為咱郡府上的酒肉從來不臭。”大牛這個大文盲發表感悟。
鄭鈺銘愕然地看著大牛,有這麼理解杜甫詩句的?不虧叫大牛,牛人!
“咦,這器具真美!”霍思華對著一套精致的器皿咬手指,這套器皿實在造得太完美了,精美絕倫,沒有一絲瑕疵。
鄭鈺銘回頭一看,霍思華對著讚美的器皿,竟然是二十一世紀的餐具,是蔚山討伐漪姬缺少資金時,鄭鈺銘讓吳牧拿到周邊諸侯國去變賣的兩套餐具之一。看著這套物歸原主的餐具,鄭鈺銘突然覺得非常滑稽。
想當初餘奎去康城臥底時,鄭鈺銘曾經拿出一個煙灰缸給餘奎,讓餘奎賄賂漪姬的義父薑大夫。結果楚朝輝領著蔚山大軍攻下康城後,從薑大夫府中搜出名叫白玉無瑕琉璃盤的煙灰缸。如今楚朝輝領著吳軍攻下唐國,又從唐國王宮搬回了餐具。難道冥冥之中,從彆墅中拿出去變賣的物品要隨著楚朝輝的進攻一一收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