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2 / 2)

韋貨郎在鄭鈺銘起身時早就離了木凳,公孫盤和吳牧也已起立在側。

等韋貨郎跟趙軒行了大禮,拜見過武銑,一行人才重新入座。

“韋東家這是去何處販賣?”鄭鈺銘關心問道。

“稟公子,小人這是去鎬京賣貨。”韋貨郎見鄭鈺銘問話,連忙站起恭敬回答。

“去鎬京?”鄭鈺銘有點奇怪。“韋東家為何不坐船去鎬京?”

從南埠可以乘海船到小海灣,從小海灣換稍小的帆船進入大河,大河是大秦北部第一大河,途徑唐地、魯、齊、許等十幾個諸侯國,帆船一直可以通溯到秦都鎬京。從南埠乘船去鎬京不會超過十五天,走陸路卻起碼要二十天。水路運輸可說是省時省力。

鄭鈺銘很奇怪韋貨郎棄省時省力的運輸方式,選擇從陸地慢慢行走。這時才五月初,不是寒冬,大河可沒有結冰封凍。

“公子,非是小人不想走水路,實在水路不太安全了。”韋貨郎一臉無奈,他原來都是走水路到鎬京去的。

“怎麼說?”旁邊的吳牧很驚訝。

吳國船隻不但在海上是霸主,在內陸河航行也是通行無阻,不可能有敢對吳國商船打主意的劫匪,好看的:。大河兩岸的諸侯國都歡迎吳國商人前去經商,也不會在國內航道設卡,韋貨郎的這個水路不安全是從何說起?

趙軒在旁饒有興趣地聽著,他覺得定是長河旁的哪個諸侯國跟吳國起了矛盾。

“是因為齊魯兩國國內起了禍亂!商船從那行走不安全了。”

韋貨郎話音一落,趙軒驚得站起身,公孫盤和吳牧也大為驚訝,隻鄭鈺銘眼簾低垂,心中有數。

“起的是什麼禍亂?”

趙軒皺眉,齊魯兩國國內有大亂,為什麼沒有消息傳到他這裡?

韋貨郎朝趙軒拱拱手:“齊魯兩國自去年年末開始,國內就有難民暴動,剛開始還是小眾,到了四月初,如星火燎原般擴散,齊魯兩國國君派了虎賁到處平亂。商船從兩國境內經過,停岸補給不安全。”

商人消息靈通,韋貨郎聽說後,果斷選擇從陸路去鎬京。

“原來是賤民暴動,賤民手無利器,不久便會被平息,相信不要一月,齊魯兩國國內便會平靜。”趙軒不以為然,齊魯兩國國內經常性有平民起來反抗,這不是什麼時新新聞。

因為閃電滅唐引起諸侯國的警惕,齊魯燕抱成團防備吳國,吳國兼並齊魯的難度變大。楚朝輝見明的行動難度係數變大,便向齊魯兩國派遣了許多情報人員去活動,活動目的就是挑起難民起義,用唐國的破爛武器武裝難民,消耗齊魯兩國王庭實力。

等到齊魯兩國王庭政權麵臨瓦解,就是吳軍揮軍北進之時,北進的借口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幫助齊魯兩國國君平亂。

當然,這個幫助平亂的最主要目標是將齊魯兩國王庭平沒了。至於起義的難民,本來就是為了生存,吳國大軍隻要喊出放下器械既往不咎,每戶分田減稅口號,不愁起義難民不放下武器歸順。

對於不肯歸順的難民,楚朝輝隻能用軍隊碾壓了。難民仗著人數優勢,可以使用破破爛爛的武器跟齊魯虎賁對抗,對上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的吳**隊,起義難民不堪一擊。

楚朝輝對付齊魯兩國王庭的手段比較陰損,他沒有讓鄭鈺銘過問,齊魯兩地內亂行動步驟都由楚朝輝一手操辦。齊魯兩國大亂時,鄭鈺銘和公孫盤、吳牧正好出使趙國,這才消息滯後。

鄭鈺銘是知道這個計劃的,當韋貨郎說出水路不安全時,鄭鈺銘就猜到齊魯兩國國內開始動亂了。一想到有無數的人將在動亂中死去,鄭鈺銘微微歎了口氣。他隻能安慰自己,即使吳國不派人去挑動,不暗地裡援助武器,想要生存的人們一樣會起來反抗。吳國添火澆油之舉,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搞明白韋貨郎放棄水路改走陸路的原因,鄭鈺銘邀請韋貨郎跟著使團同行。韋貨郎感激,對著鄭鈺銘拜了又拜。跟著使團行走,商隊可以高枕無憂。

趙吳兩國的朝拜使團共有三千七八百人,坐騎全部是戰馬良駒,護衛盔甲武器齊全,黑壓壓一片走來,實力都可以滅掉路上的中小諸侯國。匪徒和宵小聞聽這部人馬,早就逃開躲避。

韋貨郎三十幾人壓著貨物的商隊,卻是匪徒和宵小眼中的肥羊,韋貨郎這次走陸路很幸運,基本是尾隨在使團背後,有使團在前掃清道路,韋貨郎這一路走得平平靜靜,平靜得讓韋貨郎都疑惑了,等追趕上使團,他才明白平靜的原由。

夜宿營寨紮好,士兵開始生起火堆,火堆一可燒烤晚餐,一是用火光驅散野獸。吳國使團當天晚上烤的是護衛獵殺到的鹿肉,鄭鈺銘吃得半飽,正要用手中鹿肉去喂木頭時,卻發現木頭不見了蹤影。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