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東南民眾卻不買賬。
王黼等人為了幫趙佶開罪,說:“東南之亂根本不是因花石綱而起,實是因為童太傅剿匪不利,才委過於官家。”
童貫在東南的剿匪確實很不順利,可以說一步一檻。
趙佶追得又緊,朝中的王黼等人也給童貫上眼藥。
沒辦法,童貫隻能將江鴻飛散發的《朱家罪錄》上交給趙佶。
趙佶一看,朱勔家不僅有三十多萬畝田契,靈石、靈器等財物(還不算古董字畫等不好計算價值的寶物)粗略一算竟然都不下兩千萬緡,絹帛不下二十萬匹,糧食四十多萬石,精良兵甲不下萬套,良馬三千多匹,各種牲畜共計上萬頭,隻朱勔一人的妻妾美婢就有數百名,朱勔兄弟子侄的妻妾美婢加起來超過了兩千名,甚至就連朱家的家奴都是錦衣玉帶,朱勔的家就跟皇宮差不多。
再看朱勔一家借著給他搜集花石綱,在東南犯下的累累罪孽。
王黼等人再也沒辦法替趙佶說話了。
趙佶也終於知道,他的小愛好到底惹下了多大的禍端。
很快,田虎獲得傳國玉璽一事也傳到了京師。
田虎借著大肆宣傳傳國玉璽,以及趙宋王朝失去了國運,他將取趙宋王朝而代之,忽悠到了大量的人追隨他起義,使他的實力在短時間內暴增,現在竟然有兵馬六十萬,號稱百萬,占領了河東的大部分地區不說,更是開始過黃河向著陝西發展,目標直指關中平原。
同一時間,王慶也在往西北六路拓展勢力,似乎有搶先一步占領關中平原的意思。
王慶目前占據了趙宋王朝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疆土,擁兵三十萬,戰爭潛力非常大。
而江鴻飛雖然不稱王,也不高舉反叛的大旗,卻是也已經開始攻取山東和河北了。
此四大寇將趙宋王朝攪得天翻地覆。
趙佶將山東江衍、淮西王慶、河東田虎、江南方臘的名字刻在睿思殿的牆壁上,幾乎天天失眠,憔悴不堪。
四大寇同時暴動打亂了趙佶出兵北伐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戰略部署,更讓趙佶擔心江山不穩。
趙佶將王黼等重臣找來天天來商討剿滅四大寇的對策。
經過趙佶君臣的分析,雖然田虎和王慶現在實力和勢力也都不小,但他二人的對手是趙宋王朝最能打的西軍。
趙宋王朝有四支禁軍,即:京畿禁軍,河北禁軍,西北禁軍(即西軍),以及江南禁軍。
按照趙宋王朝最初的設想,不論是人數,還是戰力上,西軍都應該弱於京畿禁軍和河北禁軍,隻是稍強於江南禁軍。
可隨著發展以及曆史的變遷,西軍隻是在人數上弱於京畿禁軍和河北禁軍,甚至弱於江南禁軍,但是若論戰鬥力,西軍當之無愧是宋軍中最強的存在。
這些年來,西軍也是良將輩出,如狄青、種世衡、折克行、王韶、章楶、種諤、王厚、種師道等。
西軍不僅為趙宋王朝拓邊河湟,打通隴右,恢複絲綢之路,開疆三千多裡,擊破敵軍上百萬,還幾乎滅亡西夏。
西軍之所以這麼強,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個,西軍與其他宋軍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西軍實行的軍製不是將兵法和更戍法,而是破例允許將領長期統領一支軍隊,允許一支軍隊長期駐紮在一個地區,不需要定期調防到其他地方和駐守京師。
這樣一來,西軍的將領和士兵之間互相非常了解,對當地風土人情和地理交通十分熟悉,執行力和將領的威望很高,歸屬感很強,軍隊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從而能保持較強的戰鬥力。
西軍的將領還可以世代相承,與“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其他宋軍截然不同,由此也慢慢形成了幾大世代領兵的著名家族,如折家軍、楊家軍、種家軍以及劉家軍、辛家軍等等。
第二個,西軍的兵源雖然來源於全國各地,但是以陝西、關中本地的青壯為主組成,越到後期關陝比例越大,他們粗獷彪悍,吃苦耐勞,很多人是同縣同鄉,甚至是同族同村,他們的社會關係密切牢固,戰鬥非常勇敢、頑強,不怕犧牲。
對於西軍將士來說,抗擊西夏就是保衛家鄉,因而參軍打仗的積極性和熱情很高,加上名將輩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而獎賞往往非常豐厚,故而西軍常常敢於深入瀚海戈壁千裡,做大迂回穿插機動作戰,頗有漢唐盛世雄風!
第三個,西軍及其所處關陝尚武成風,很多家庭數代都在西軍終身服役,全部的身家性命和財產都在西軍軍營,父亡子繼,生生不息,很多男子活不過三十歲,如楊家將十二寡婦征西描述的那樣,西軍中一堆年輕的寡婦聚集而居隨處可見,相依為命,互相照顧。
需要說明的是,西軍來源較多,不全是漢人將士,也有很多吐蕃和羌族士兵,還有當地廂兵、鄉兵、獵戶等,是一種軍事聯防機製,但是戰鬥力核心是關陝青壯組成的西軍。
這支軍隊,在本土戰鬥,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他們甚至能做到老弱婦孺皆可上陣殺敵。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西軍這些年一直南征北戰,他們的戰鬥經驗極其豐富,遠非一二百年不聞戰鬥的其他宋軍可以相比的。
有這樣的西軍頂著,田虎和王慶那裡,短時間內應該翻不起太大的浪。
而身經百戰的童貫已經率領趙宋王朝最能打的軍隊南下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就算短時間不能剿滅方臘、方百花,也不至於讓東南的義軍北上威脅趙宋王朝。
這麼一看,真正能給趙宋王朝造成致命威脅的隻有江鴻飛了,畢竟,水泊梁山也好,山東、河北也罷,離京畿地區實在是太近了。
宋宣和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點,趙佶王朝的重臣都在侍班閣子裡相聚。朝鼓響時,各依品從,分列丹墀。拜舞起居已畢,文武分班列於玉階之下。
趙佶沉聲道:“江衍此寇乃是腹心大患,不可不除。誰與朕分憂?”
說完,趙佶就看向高俅。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些年,趙佶沒少抬舉高俅,讓高俅從一個潑皮成為趙宋王朝的殿前都指揮使,還賜予了他太尉的官銜。
如今,趙佶需要人分憂了,而高俅掌管著八十萬中央禁軍,勢必要為趙佶分憂解難。
高俅清楚這一點。
而且,水泊梁山跟高俅的私人恩怨頗深。
高俅也覺得,是時候做個了斷了。
於是,高俅出班奏曰:“微臣不才,願效犬馬之勞,去剿此寇。伏取聖旨。”
趙佶很欣慰地說:“既然卿願與朕分憂,任卿擇選軍馬,儘早出戰。”
高俅又奏:“梁山泊方圓八百餘裡,非仗舟船,不能前進。臣乞聖旨,於梁山泊近處,采伐木植,命督工匠造船,或用官錢收買民船,以為戰伐之用。”
趙佶說:“委卿執掌,從卿處置,可行即行,慎勿害民。”
高俅奏道:“微臣安敢!隻容寬限,以圖成功。”
趙佶命人取來錦袍金甲,賜與高俅,另選吉日出師。
當日百官朝退,高俅便喚中書省關房掾史,傳奉聖旨,定奪撥軍。
為了保險起見,高俅特意跟樞密院說:“前者有十節度使,多曾與國家建功,或征鬼方國,或伐西夏,並大金、大遼等處,武藝精熟。請降指使,差撥為將……”
除了十節度,高俅還調了能征善戰的張叔夜父子,單廷珪、魏定國這水火二將,與水泊梁山有大仇的雲天彪,一直叫囂著要剿滅水泊梁山的鄆城知縣徐槐,青州地區的民間勢力正一村,以及山東沂州地區的一股武裝勢力猿臂寨,也就是江鴻飛的便宜老丈人陳希真,等等……
看得出來,高俅這次拚了,將他能調動的反水泊梁山的勢力全都組織起來,準備跟江鴻飛決戰……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