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以勢壓人。
這八個字便可以用來形容裕王當初大鬨戶部一事。
一位沒有品秩的王爺,突然闖進了戶部大鬨一番,並且還動手打了不少官員,其中甚至包括當朝閣老的得意門生楊友旭。
這件事粗看起來,五王爺裕王似乎魯莽粗魯了一些。
但是細細複盤之下,卻會發現他一直占據著大義的名分,說話辦事有理有據,沒有給人留下一絲可以被抓住的把柄。
老皇帝在聽完此事之後,眼前就是一亮。
五皇子裕王,從小聰慧,生性溫和,雖然是宮女而出,但老皇帝在小時候還是挺喜歡這個兒子的。
但是皇位爭奪開始之後。
裕王躲在裕王府內一門心思讀書,從不爭不強,哪怕被人克扣了俸銀和供需的物品都沒有太過反抗。
往好聽了說這叫韜光隱晦,但直白一些就是太過懦弱。
這樣的人,萬一登基之後,很有可能被群臣架空權利,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因此,裕王之前一直不被皇帝看作太子的人選之一。
然而那一次的大鬨戶部卻讓老皇帝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裕王。
雖說為了討回戶部克扣的俸銀使用的方法有些張揚,但相比起之前的軟弱可欺,老皇帝還是更喜歡裕王現在這般模樣。
這才是皇家應該有的威儀。
於是,本就對成王和景王都不是那麼滿意的老皇帝,突然決定給自己的第五個兒子一個機會。
同時也是多給自己一個選擇。
但是想要爭奪皇位,首要的便是建造屬於自己的班底。
但可惜的是,裕王結束這種明哲保身的日子太長了,長到京城內的勢力幾乎已經被所有的皇子王爺分割。
僅剩下的那些則是中立派,不會參與皇子間皇位的爭奪。
因此就算裕王想要爭奪皇位,但若是一直待在京城,那麼絲毫勝意的可能性都不會有。
這不是老皇帝想要看到的。
正值外部蠻夷不斷侵擾邊關,於是老皇帝心中一動,直接將帝辛調離了京城。
相比起京城來,邊陲之地反而會有一線機會打造屬於自己的班底。
雖然邊陲之地因為距離京城太遠,不論是情報還是什麼都會一定的延遲,很容易被排除在京城的權利圈之外。
從這一點看反而不利於裕王爭奪皇位。
但這點本就在老皇帝的考慮之中。
他雖然打算給裕王一個機會,但並不能確定裕王真的就是那個合適的人選,因此他不能一下子給他太多的便利。
否則有心人一看,很有可能會曲解聖意,以為皇帝要支持裕王上位,從而影響不少人的判斷。
因此,他給他的,就隻能是這種渺茫且隱晦的機會。
至於能不能領悟,那就看裕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