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在很多時候是很雙標的。
若是他們認定了很好的人,即便某些地方可能做的稍微出格了一點,也能夠表示理解,甚至代為開解。
而此刻,就差不多是這種情況。
車隊霸占了整體大道的寬度,致使那些百姓隻能擠在兩邊,過分嗎?
不言而喻。
但是,現實往往是很感性的。
很多事情,是要結合許多角度和因素共同去看的。
當這個讓車隊占據了整條大道的寬度,並且還用一種非常慢的速度前行的,變成了那位傳說中的“賢王”之後,那麼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怨言?
不存在的,剛才隻是口誤而已。
此刻在他們眼中,現在車隊這樣的排場,對於裕王殿下來說配置還有些低了,最起碼也要將這條大道的長度也完全占據才合適。
而至於車隊的速度過慢,他們也能理解。
裕王殿下,當初不顧王爺身份的尊貴潛入蠻夷之地,最終為了大離導致根基被毀。
普通的百姓對超凡者的了解不多,但也大概知道一個人的根基被毀了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如今根基被毀的裕王殿下,體質自然是要差一些的。
所以,車隊的速度這麼慢,是因為裕王殿下的身體受不得太大的顛簸。
不用人解釋,當車廂中帝辛的身份被猜出來後,這些百姓自然而然為車隊的行為找出了最為合適的理由。
甚至,他們此刻巴不得車隊可以再慢一些,如果裕王殿下從車廂中出來,讓他們能夠一睹“賢王”的容顏,那就更好了。
不過可惜的是,帝辛顯然並沒有滿足他們的想法,縱然沒有讓車隊增加速度,卻也並沒有掀開車簾出來。
他隻是默默地坐在車廂之中,聽著道路兩邊,那些百姓從小聲的抱怨,漸漸轉變成了驚呼和讚譽。
嘴角微微翹起了一個弧度。
帝辛當然沒有戲耍這些百姓的想法,他也不需要靠著欺負這些人來宣示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之所以在進入城門之後,便讓車隊放緩了速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為了造勢。
沒錯,造勢。
僅僅是讓某些人知道他回來的話,繡著“裕”字的大旗出現在城門口的時候,就已經足夠了。
那些人能夠認出旗幟所屬的人,自然會將這個消息告訴背後的主子。
但帝辛要的可不僅僅是這點,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城外的樹林裡多等一天。
此番乃是因為老皇帝病危而被急召回來,而不是因為他在那些蠻夷之地征戰立下的功勞凱旋,除了必要的排麵之外,沒有辦法做的太過張揚。
縱然他心中對於老皇帝的情況並不如何在乎,但如今的身份也不好明目張膽的表現出來。
可是,不能自己造勢,卻不代表他要悄無聲息地入城。
他多等一天就是為了如此。
如果是那些百姓自發為他造的勢,那麼誰也找不到怪他的由頭。
控製了兩年多的輿論,在潛移默化的宣傳之下,“賢王”的名聲早已被趙全有帶人宣傳到了各地。
而其中,趙全有雖然不敢進入京城,但每日進出京城的人卻是一個非常大的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