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史書是勝利者的清單(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4525 字 5個月前

最後,行跪拜之禮可能會導致心理上的負擔。試問有幾人真心願意對彆人行行跪拜之禮呢?

在大部分情況下跪拜都是1種強製行為,這可能會導致心理上的不適和壓力。這種行為可能會對某些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負麵影響,並且可能會導致他們對社會和自己的身份感到不安。”

“元首,您說的這些理由都沒有問題,上古時期確實如此,但是民拜官,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您又如何去用不可考究的上古規矩,去反駁已經存在幾千年的規矩。”

趙國棟似乎跟董良杠上了,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董良其實也就是在門口隨口1說,畢竟沒有幾個人真的喜歡給彆人下跪。

“趙先生看的曆史,不1定就是真的曆史,就如同這滿清朝廷編寫的明史,其內容就真實嗎?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滿清初年為何又弄出明史案,因為1部明史,弄得人頭落地?”

下麵的學子們,本就是1頭霧水,原本以為這位所謂的華族元首過來不過是講1通空話,看在其為府學以及各家書院送來經費的份兒上,就坐下來聽其說說。

然而沒想到,這人1進來就與書院中最死板的趙教諭辯論起來。

這辯論的內容還是關於跪拜之禮的。

照理說,作為1個上位者應該是要維護這1規矩才對。

現在卻反了過來,需要跪拜的趙教諭成了維護者,那個華族的元首卻成為了反對者。

眾人樂得看這場好戲,隻有學正張遠芳擔心董良說不過趙國棟,最後惱羞成怒,讓府學斷了供奉。

“史書是勝利者的清單,就像我董良現在控製了東番島,那麼我可以花錢組織1幫子人編寫史書,自然是按照我的要求,然後我再在印刷作坊中刊印出來,讓學院的學生都要讀我編的史書,如此經過了幾代人之後,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這些是真實的曆史?”

董良的1段話,獨辟蹊徑,讓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曆史是勝利者的清單。

是啊,雖然說起來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大家並不笨,也有1定的見識。

“元首,您這是小看了讀書人的骨氣,不要忘了還有太史伯這樣的人,他們寧願去死也要用自己的筆將曆史給記錄下來。”趙國棟隨手就又找到理由反駁董良。

太史伯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齊國時期,有1個大夫叫崔杼,他殺掉了自己的君主齊莊公,自己坐上了王位。

這時,作為史官的太史伯就按照事實真相記下了弑君奪位這4個字。崔杼自然不願意,他讓太史伯修改史料,將齊莊公改為病死,不管崔杼怎麼說,太史伯堅決不改。

最後,崔杼就殺害了太史伯。按照當時的規矩,由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接任太史之職。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與哥哥1樣的選擇,然後同樣被殺。接下來是老3,太史1家堅持史家的原則。

直到老3被殺,老4接任太史,依然如此。崔杼這才放棄篡改曆史的想法。

趙國棟以為,這次董良無話可說了,殊不知,他正好引出了董良接下來要說的話。

“是啊,讀書人的骨氣,趙教諭所說的太史伯是史家的風骨,那麼我們再來說說滿清讀書人的風骨。眾位覺得明清以來,讀書人的風骨還有多少?是大明1朝的黨爭誤國,還是大清1朝的奴顏婢膝?”

董良的話,1針見血,句句誅心,治重疾需要用猛藥。

滿清1朝對華夏最大的傷害就是其奴化政策。

正是這種奴化的政策,讓原本充滿血性的華族,在近代列強不斷入侵之下,逆來順受。

正是這種奴化的政策,讓華族經曆了百年屈辱。直到今天依然是餘毒未儘,有些人依然在崇洋媚外,覺得西方的空氣都是自由的。

甚至出賣自己民族的利益,以博取洋人的歡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