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百貨大樓,錢度直徑往天安門那兒奔。
金輝色的朝陽灑在城牆上,上班大軍的車流在街道湧動。
風是冷的,吹拂過臉龐凍的腮幫子通紅,可大家心是熱的。
錢度雖然心理年齡不算高,可站在城牆底下,仰頭望著這裡的一磚一瓦,此時此刻很難不熱淚盈眶。
頓足好一會兒,他才往西單的方向走,這裡也是很大的商業貿易市場,而且跟王府井百貨大樓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相對便宜些。
拐個彎再往南走,沒幾步就是前門大街、著名的大柵欄。
街道兩旁這個點早擺滿了攤位,賣什麼的都有,自家老人納的鞋墊、布鞋,手藝人編的竹筐掃帚,家裡留著穿不了的衣裳。
這也就是晚了幾年,換之前,誰家老人肯把舊衣裳拿出來賣掉,現在擺攤子的也是年輕人。
對老人來說,且不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單就那料子是拆了又縫縫了又拆,不折騰爛不可能罷休。
一路走過來,錢度發現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精明的二道販子,不知道從哪兒搞過來的服裝,有很多攤子趨同,看樣子衣架子都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
年輕男女自然是這些新款服裝的衷熱用戶,可那賣舊衣服的攤位也不是沒人光顧,上了年齡的大媽,瞅著如獲珍寶。
畢竟便宜嘛,一件嶄新的成裝現在張口動不動就要三十塊錢,持家半輩子的看著直搖頭。
自打數十年不變的物價開始往上漲,首先最不適應的就是老百姓,剛開始甚至出現了哄搶。
甭管什麼吃的喝的,可著勁兒往家裡囤,生怕錢不值錢了,或者哪天物資開始短缺。
慢慢的大家才開始適應,原來市場物資供應的過來。
慢慢的大家也開始適應物價的上漲,正式職工的工資也漲了一點兒,隻不過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等真正反應過來的時候,也就是下海大潮的開始。
錢度走到一處賣大碗茶的攤位前,瞅著那個比兩個半籃球還大的大茶壺。
看向幾個年輕人好奇問道:“同誌,這大茶壺夠大的啊,在哪兒能買一個?”
這年頭直接喊句兄弟、大妹子多少有些冒昧,指不定遇見個愣頭會回懟一句‘誰跟你兄弟了,亂攀什麼親戚‘。
穩妥著來,甭管年長的年少的,同誌就是最貼切的稱呼。
一個類似幾人中間頭頭的小子上前,熱情道:“我們這茶壺是專門兒找老師傅打的,一般可沒賣這玩意兒的。”
“你們這大碗茶一碗多少錢?”
“一分錢一碗,今年新采的茉莉,同誌您要不要來一碗?”
“那給我來一碗嘗嘗。”
錢度還真渴了,早晨六個肉包子兩碗豆腐腦下肚,再加上走了一路,嘴裡乾巴的緊。
大茶壺托著微微傾斜,一碗微黃的茶水倒入湊近的碗裡。
“好嘞,您嘗嘗。”
錢度接過,不用湊近都有股茉莉的清香,茶太燙,隻好邊吹邊問道:
“同誌問個問題,你們這擺攤賣茶水,一分一碗,一天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