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莫庭雨洗漱完後,宋南枝就把找做好的晌午飯食給端上了桌來,依舊是稀粥,依舊是莫紫菀身前的飯碗才能見著米粒。除了稀粥,桌上還拌了一盤嫩白的筍絲,以及一碗說是油炒,還不如說是水煮的白菜。
吃過飯後,因正當午時,暑熱太重,這個時辰若沒甚著急,緊要的事,也沒啥人會出門乾活,一般都會在家歇上一個時辰再出門,即便下半晌再出門也是往著陰涼一些的地方去乾活。
農家人雖大多都是目不識丁,但長久的勞作,大家也都積累出了不少的經驗來,對家裡的每一塊田地,田裡的的莊稼是什麼情況都是一清二楚的。
比如這塊地土質如何,適合栽種啥?像是這大熱天時,這塊地是上半晌背陰,還是下半晌背陰都清楚了然的很。不然,光是靠著午時歇息一個時辰就頂著下半晌的烈日勞作,怕也是受不了的。不說下半晌受不住,上半晌也是受不住。所以,不管是上半晌,還是下半晌出門去的田地,能不直曬著下地,誰都不會選擇頂著烈日去乾活。
休息了一個時辰後,莫庭雨依舊出門而去,這次宋南枝也是跟著出了門,地裡的活雖大多都是莫庭雨再做,但她在把屋裡的活收拾好了也會跟著去地裡一起乾活,走之前對著還在喝水的莫紫菀說道:“菀菀,一會你自己去找你春霖哥哥讀書,可不準亂跑出去玩了。”孫女乖巧,她也就很放心的出門乾活,但該叮囑還是少不了的要叮囑一番,不但叮囑,每次留她在家時,她都會把灶房的門給鎖上,一怕她去灶房的拿菜刀,火折子,也怕她跑到井邊玩。
莫紫菀沒想到自己的機會會來的這麼快,除了暗自高興,嘴裡更是立馬應道:“好,我喝完水就去,我肯定不亂跑,奶奶你和爺爺早點回來。”
等著兩人出門後,莫紫菀也跟著出門而去。來到韓家,莫紫菀並沒像往常一樣大喊,而是走近屋前後才小聲些喊道:“春霖哥哥!”
韓家每日午時也是要午休一會的,這會雖過了午休的點,但是因為韓秋露還小,睡得時間會更長一些,所以午時後再來韓家的莫紫菀在喊人的時候聲音都會小上很多。
韓春霖自然已經被俞思蓮叫了起來,聽見了莫紫菀的聲音後就應道:“我在這。”
聽著聲音是從書房裡傳出來的,莫紫菀也抬腳往書房走去。這時俞思蓮也往著書房走來,手裡還端著一個小碗。
莫紫菀見著俞思蓮就揚著笑臉,親親熱熱的喊道:“嬸嬸。”在莫紫菀更小些的時候,莫家夫妻都是教她喊‘俞嬸嬸’‘韓叔叔’,可隨著莫紫菀和韓家越來越親近,嬸嬸,叔叔前麵的姓慢慢的就被她給省略了。
俞思蓮一手拉著莫紫菀的手,“走,去書房,你春霖哥哥都等著你了。”
莫紫菀笑眯著眼睛說道:“今天春霖哥哥倒是積極。”
俞思蓮笑道:“今天你春霖哥哥積極全靠這碗銀耳蓮子羹了。”她手裡端著的碗裡裝著的正是銀耳蓮子羹,“你春霖哥哥可是喝了兩碗,等下你也嘗嘗,看看嬸嬸這會熬的可好?”又不是第一次和她熬的銀耳湯,怎還需用嘗,就是不嘗,也知道她手裡端著的銀耳湯是什麼味道!隻是專門給她留下來,想讓她也喝點,因為莫家是吃不起這些的。
莫紫菀乖巧的應道:“嗯,謝謝嬸嬸。”並未和俞思蓮客氣。
進到書房,等著莫紫菀坐下後就把手中的銀耳蓮子羹放到了莫紫菀的身前桌上,看著她催道:“快嘗嘗!”一副就等著她嘗味道是好是壞的樣子。
莫紫菀一手端起碗,一手拿著勺子,舀了一勺喂進嘴裡,一臉的享受和滿足,咽下後才說道:“好喝。”稱讚完後才又接著誇讚道:“嬸嬸熬的銀耳蓮子羹是天下最好喝的蓮子羹了。”若是在前世,自己這樣的誇讚必是誇張了不少,可在這一世,這就是天底下最好喝的銀耳蓮子羹,莫說是天底下最好喝的,就是和書裡寫的瓊漿玉露也是不差上下了!誰讓這一世家裡窮的連稀粥都不敢喝的黏稠一些,何曾見過這銀耳蓮子羹?不說見,就是聽也未曾聽過,這豈不就是天底下最好喝的了!
這一世雖沒喝過,但上一輩子,這些卻是尋常人家都不會缺了的東西。但要真正的比起來,眼前這碗依然好喝,因為碗裡有媽媽的味道!
媽媽,你還好嗎?女兒隻是換了個地方活著,請你一定,一定要堅強!
俞思蓮輕撫著莫紫菀頭頂,“你喜歡,嬸嬸以後經常熬。”
莫紫菀依然乖巧點頭應道:“嗯,謝謝嬸嬸。”
等著莫紫菀喝完後,俞思蓮道:“你們先讀會書,讀完書一會再喝一碗。”
莫紫菀終究是沒再喝第二碗蓮子羹,讀了半個時辰的書後就提出了回家,走時對著俞思蓮說道:“嬸嬸,我奶奶和爺爺去地裡乾活了,今天我先回去了。”
俞思蓮道:“他們都在外麵,你一個人回去嬸嬸不放心,讓你春霖哥哥陪你回去。”
莫紫菀還沒來得及拒絕,韓春霖馬上就答應了下來,“好,娘放心,我肯定好好陪著菀菀妹妹等著莫爺爺和宋奶奶回來。”
莫紫菀見韓春霖都應下來了,若是拒絕他肯定不會同意,而且若是拒絕也必然會引起俞思蓮的多想,隻得先答應下來,一會再想法支他回家,“好。”隨後拉起韓春霖的手道:“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