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賣出去的時候,莫紫菀就想問賣了多少,不過還是忍著好奇,聽到最後,這一聽就更好奇了,這是賣了多少?生意又是多好?才讓他連解釋起來都覺得累!
「伯伯,精裝版和普通版你賣了多少出去?再印製都跟不上賣嗎?」
謝文華搖手,「跟不上,主要是畫畫跟不上。」
隨後又接著說道:「普通版的倒容易,主要是畫畫太慢了,而且還不能急,著急後還容易畫不好!」
「伯伯應該限量出售,每人每次隻能購一本,每日隻賣二本,或者三十本!」這樣既能留住客人,每天都有,還能招攬更多的人來店裡。
「這怎麼成?有錢人家根本不缺這幾兩銀子,家裡孩子多的,一買就是兩三本,四五本的買,你說人家來買東西,咱總不可能還把東西捂著不賣。」謝文華雖是做著賣書的生意,也有生意頭腦,不然京城的書店也不能很快的打開。
莫紫菀相信《故事書》賣得好,但真正的生意做起來,一本書能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但是絕不會隻此一個因素讓書店的生意好,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但他也非什麼都能想到,所以吊著人胃口這事,他暫時還沒領會到其中的好處。
莫紫菀解釋起來,「比如我們現在還有三百本精裝故事書,如果我把這三百本分成十天來賣,這樣一來,每天都有人來書店排隊買書,人都有好奇心理,天天看著這麼多人排隊,路過見著的人是不是也會好奇這是什麼書這麼好看?是不是也想買來看看?」
「這是第一條,吸引更多的人來書店!」
「第二,來的人多了,即便有可能買不到《故事書》,但走著走著,看著看著,說不定就看上了其他的書。」
「還有,即便什麼都沒買也沒關係,讓他見識到我們書店和其他書店的不同後,以後說不定他有需要時,就會來我們的書店。」
除了沒想到一次性賣出去和分開賣出去的好處,在莫紫菀一說吸引人後,謝文華立馬就想到了來書店的人多了後的好處。
做生意就是和來往的人打交道,要想東西賣得出去,生意好,就一定要有人氣,人都沒一個,還做什麼生意?
想通關鍵點後,謝文華道:「等這次的精裝版做好後,我就按照你這個想法來。」隨後又說起賣了多少本來,「精裝版賣了兩百本,普通的當時印了四百本,也一下全部賣了出去。」
莫紫菀在謝文華說出兩種版本各賣了多少本後就開始算起了總的費用來。
精裝版本的《故事書》一本定價是五兩銀子,兩百本賣下來就是一千兩銀子,四百本普通的《故事書》,定價為二十文一本,賣了四百本,量雖然多,但是和高價位的精裝版一筆,這個賺的就很少了,兩本錢在內也才不到十兩銀子。.br>
不過莫紫菀還是算錯了,隻聽謝文華又說道:「當時定的精裝版是五兩銀子一本,我拿了二十本出來送人,不過這二十本算是我買的,普通的版本當時定的二十文,可後來我一想,二十文太少了,一來咱們的書隻有咱們這一家才有,且裡麵又圖,印製上本就比隻有字的繁瑣,所以我就定
了四十文一本,想著要是不好賣到時再調價格。」
「現在看來,這四十文一本都不算貴了。所以這次《故事書》總共賣了一千零一十六兩銀子。」
莫紫菀完全沒有想到一本書在段時間內就能賣一千兩銀子!
太嚇人了,我是窮人,我沒見識!
莫紫菀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她是窮人,沒見識過京城人揮金如土的日子!不然怎麼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能賣出一千兩銀子來呢?
「不過暫時還不能給你結算,一來是還沒有把該有的成本給算出來,再有便是我還在考慮這一次印製,要先印多少本合適,至少也要再等上半個月才能給你結算你該得的銀子。」
「伯伯我不著急。」莫紫菀連忙擺手,「你慢慢算,算好了再給我,我有錢。」
「對,你慢慢算,咱們不著急用錢!」莫庭雨也是驚的不曉得說啥好,一直安靜的聽著謝文華說話,這會在莫紫菀的話後才跟著說道。
謝文華也沒和他們客氣,「好,那就等我把後麵要印製的書都安排好後再給你們結算。」
「好,辛苦伯伯,讓伯伯費心了。」
說好《故事書》的事後,又讓莫紫菀年後去京裡書店走走,到時看還有沒有新的建議。
大年初五就在謝文華帶來的好消息中度過。
一直到元宵節,都算是新年,但村子裡都是莊戶人家,清清閒閒的在家耍到初六七,大家也都陸續地忙了起來。
慕容清遠是在初六開始跟著韓書賢上課,想著村學在下半年就能修起來,乾脆連韓春霖都直接讓在家裡學習,不過韓春霖是跟不上慕容清遠上課的節奏,莫紫菀就主動的承擔起了教韓春霖的責任,不過在正式教之前先去書店裡專門備了一套韓春霖的專用教學書籍,正好去京裡的書店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