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玉不但不沒有再說拒絕邱悅的話,反而說了讓家裡的娃都去讀書。可這並不是邱悅想要的結果,但這樣的結果在大家看來卻是最後的安排,大兒媳郭敏英最先說道:「這可是好事,娃們都讀書了,以後看個文書啥的也能看的懂。」
郭敏英說了是好事,李林桉的娘也跟著附和說讀書好,還說李林桉跟著菀菀學認字後都變得聽話懂事了很多。
三個兒媳兩個兒媳都一兩的笑,說著讀書好,邱悅見狀也隻能喜笑顏開的說道:「還是娘想的周到。」
董碧玉接受了三個媳婦的恭維,對著三人說道:「都是我的孫子孫女,我肯定要一碗水端平,要讀書就都送去讀書。」
幾人的好興致卻被莫紫菀一瓢冷水潑下來,「外婆,一般的書院都隻收男娃。」顯然家裡的娃都送去讀書是不現實的。
「你們學堂不是要收女娃麼?莫離不就在裡麵讀書麼?」邱悅緊跟莫紫菀的話後說道。
莫紫菀還沒說什麼,董碧玉就發話了,「先不說菀菀他們的學堂收不收女娃,就是要收,咱們家這麼多娃要都送去了,誰去照顧?吃住咋辦?」
董碧玉這一問,就是有心像占莫家便宜的邱悅都不趕直接說出住到莫家的話來,因為她也知道,娃多了,不適合住到莫家去。
好在宋南枝的一番話又讓大家有了希望,宋南枝轉頭對著莫紫菀說道,「菀菀,你乾娘不是說可以請先生來家裡教書麼?」
莫紫菀點頭,「嗯。」「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是請先生到家去教的。」
「請家裡來教要花多少錢?」董碧玉一聽大戶人家,馬上警覺起來,大戶人家請的人,價錢肯定不便宜。
「我也不曉得,當時菀菀還在縣裡書院讀書的時候,我就想她著不去縣裡讀書,想在家裡給她請個先生,可是她不乾,也就沒請成。」宋南枝解釋道。.
「你要是想請先生來家裡教讀書,等我回去,我再問下春霖她娘。」宋南枝主動承擔了問價錢的事。
「也好,你先幫忙問下,要是請得起,我就給娃們請個先生回來教他們讀書。」董碧玉說道,說完還又歎道:「還是得讀書才行,不讀書,就隻曉得種糧食。菀菀和清遠讀書了,腦子就是不一樣,靈活得很,想的法子一個比一個好,掙錢也快,還輕鬆得很,比種莊稼輕鬆多了。」
「可不是輕鬆多了,而且咱們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以前半月都不見得能聞著個肉味,現在就是天天吃肉都能吃的起。」郭敏英快人快語的說道。
宋南枝滿口答應,說回家就幫她問。臨走的時候宋南枝和董碧玉都還在說到家了就問,問到了就讓人來傳話。
莫家一家是在下半晌申時過半的時候走的,路上宋南枝就說道:「菀菀,你大哥還要讀多久的書?」
「十年寒窗才考得功名,就算大哥很用功,也有些聰明,估計也要讀上六七年才能有能力去一試。」
「十年?咋要這麼久?」宋南枝滿臉驚訝,從來不曉得讀書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怪說不得書讀出來了就是有大出息,就能掙到很多錢,學這麼久,要是還掙不到錢,還不如在家種地,至少糧食種出來來了,還能有口吃的,餓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