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就有這麼一支部隊,半小時就乾掉了鬼子一個大隊,甚至還膽大到繼續前出伏擊第二批更多的敵人,這等膽識和實力,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
更讓人奇怪的是,這支部隊居然還有空軍的支援。
在改編為八路軍後,他可是對現在第二戰區的實力清清楚楚。中央軍空軍有數的飛機全部都集中在南方參加淞滬會戰,哪裡有什麼餘力支援北方。
想到這裡,劉師長對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在佩服之餘,也產生了幾分好奇。此人不但實力強橫、豪氣衝天,一次性就要殲滅鬼子一個旅團,而且居然還得到了軍委會如此青睞,派出寶貴的空軍來助陣。
而且作為一個頂級的軍事指揮官,他已經看出,這支部隊也許在殲滅了鬼子中軍後,又要再次前出伏擊鬼子的後軍了。
但他也知道,這種三段式伏擊戰術固然很高明,但也有些冒險,如果其中任何一段打成焦灼戰,在後麵日軍趕來之前結束不了戰鬥,那就有可能被日軍反客為主,倒過來把你包圍了。
所以他判斷出,這支部隊的人數不會太過,頂多不會超過一個師的兵力,不然也不會煞費苦心地用這種分段伏擊的戰術。
他心裡就做出決定,既然這次戰鬥讓自己遇到了,那就必須將友軍兵力不足的短板補齊。
他尋思著,自己缺槍少炮的一個旅去硬剛鬼子兩個大隊肯定不行,但是集中兵力從後路攻擊日軍,拖慢日軍增援的速度還是可以的。
所以他馬上調整了之前的部署,準備讓部隊集中起來,造成聲勢浩大的假象,讓鬼子不得不重視後麵的威脅,從而達到拖住敵人的目的。
但這個跟他之前製定的分散阻擊的戰術有些衝突,需要把已經散出去的部隊再次收攏回來,這就需要一些時間。
要說這也是劉師長軍旅生涯中難得出現軍令朝令夕改的情況。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等他率領重新集結起來的部隊,向著鬼子的行軍方向猛追的時候,滹沱河西岸的第三段伏擊戰已經接近尾聲。
這也不能怪劉師長判斷失誤,而是傭兵團現在的戰鬥力和戰術能力可以說是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的軍事常理。
你想想,你還在為部隊裝備幾挺機槍、幾門炮而抓破腦袋的時候,傭兵團已經早就跳出了這個範疇,講的是步炮協同、步坦協同、空地協同。
而且有了步話機這個現代化的通信工具,戰場信息、指揮信息可以迅速傳遞到全軍的每一個單位,相當於是將全軍的協調和調動都做到了如臂指使,戰
力更是成倍的增加。
可以這樣說,傭兵團現在的戰術打法,已經有了後世現代戰爭的幾分雛形。
所以這次傭兵團的三段式伏擊戰,其實說白了都是屬於不對稱作戰,就跟後世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打伊拉克差不多,甭管你有什麼百萬大軍幾千輛坦克,我就隻用電子信息戰和大規模的空襲就將你全打趴下。
從晉東反擊戰開始,到這次滹沱河兩岸的三次伏擊戰,將傭兵團多年訓練的成果完全展示了出來,也讓我們心中還不是很有底的周大公子一顆心落回了實處。
他自穿越以來,處心積慮打造的部隊已經徹底成型,而且還爆發出了超乎他當初想象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