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朝中態勢(1 / 2)

李隆基如今正是誌得意滿之時,現在的他,已經不愛聽那些諫臣的逆耳之言,隻愛聽溢美之詞。

所以武惠妃的話,完全擊中了李隆基的心窩,李隆基聽了十分受用。

李隆基滿臉笑容的站起身來,得意道:“惠妃所言極是,朕雖然在長安,但心裡裝的是九州四海,天下生靈。秦皇漢武,當年也不過如此吧。”

李隆基自誇了一句,又道:“可琩兒去看看也就罷了,沒必要親自領軍前去和吐蕃對敵。”

“這是他的一片孝心。”武惠妃眼含熱淚,“琩兒在信中說,若生不能在臣妾和三郎膝前儘孝,他願死在戍衛大唐的邊境之上,用他的最後的生命和往後英靈,永守大唐山河。”

目前,唐朝的臣子們都在追求出將入相,換句話說,在邊疆打仗,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到長安封侯拜相,所以像李琩這種,有機會競爭皇儲的人,自願放逐去邊疆,除了武惠妃所說,他們也找不到其他理由。

若是為了實權,一個要死的人,拿實權有什麼用呢?

即使拿到了隴右道四鎮的實權,李琩又能怎麼樣?

而且,若李琩真有拿實權的心思,那他的第一首選應該是劍南,因為李琩領劍南節度使,李琩王妃楊玉環的老家也在劍南蜀州。

第二個首選,應當是河北,因為河北很亂,對唐中央怨氣很重,去那裡行不軌之事成功率才高。

但李琩都沒有選,而是去了大唐心腹大患吐蕃的前線。

這除了以死戍邊,還能有什麼其他心思?

李隆基心中感動,道:“琩兒是個好兒子,若他真的死在戰場上,朕會給他最高的禮遇。”

武惠妃聞言,立刻跪地,道:“臣妾叩謝陛下!”

“你這是做什麼?”李隆基立馬扶起武惠妃,“琩兒是你的兒子,也是朕的兒子。”

李隆基替武惠妃擦去眼淚,接著道:“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朕去問問有沒有新的戰報,若沒有壞消息,就表明琩兒現在還平安。”

“嗯嗯。”武惠妃點點頭,“臣妾請了幾個南方的樂曲名流,待三郎回來,臣妾領他們給三郎演奏。”

“好,好。”李隆基高興的點頭,去了紫宸殿。

武惠妃的背影,心道:“琩兒,雖然娘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麼,但成全你,是娘唯一可以為你做的事。”

……

紫宸殿挨著宣政殿,宣政殿是皇帝會見百官的地方,而紫宸殿則是平時皇帝坐政的地方。

紫宸殿內。

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牛仙客等重臣殿下而立。

李隆基坐於皇座上,問道:“壽王出征小勃律,可有消息?”

張九齡主管軍事,上奏道:“回聖人,還沒有。龜茲至小勃律國三千餘裡,一路荒漠戈壁,山川險阻,壽王殿下又在冰雪中行軍,即使沒有意外,也需少則四五月,多則七八月才能抵達。”

張九齡並非誇大其詞,一般來說,確實要這麼多時間,但李琩他們隻用了三個多月,完全是因為高仙芝等將的調度有方,和中途的組織動員。

李隆基問道:“此戰可勝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