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營中也並非全無益處,軍中金銳之氣充沛。趙源吸納金氣入體,操練時借以錘煉肉身,筋骨日漸強健。
趙源暗中試過用佩刀砍向手臂,僅留下一道白痕,即便不運真氣護體,普通刀刃也不能傷他分毫。
須菩提祖師傳授過吸納天地間的五行之氣構建體內五行之氣的辦法,趙源通過調息將散於空中的金氣吸入體內,煉化後感覺體表堅如鐵石。不過,這與趙源想要的金剛不壞之軀相去甚遠。
除了尋找靈丹外,最好還能找尋到一門鍛體的功法。趙源從甘延嘴中得知《玄天真經》、施辰身上得到《靈眼術》,想得到功法和靈材要與同道中人交流。
成都城四周多山,峨眉、青城、天台、龍門、老君、丹景、鶴鳴等名山環立四周,趙源猜測山中肯定有修道之人。
就拿青城山來說,青城山位列十大洞天之五,號稱寶仙九室洞天,玉皇大帝詔青城丈人鎮守此處。
青城丈人寧封是黃帝之師,授黃帝飛雲之術,是神宵九宸之一,太乙金仙中的頂級人物;截教大神“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的道場則在峨眉山羅浮洞。
李軒稱成都諸山中並無修真門派,隻有些散修在此清修。修仙之路財地法侶缺一不可,成都附近諸山多有修道的洞天福地,將來峨眉派、青城派、天台派等門派自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說不定自己還能見證蜀山盟應運而生。
修仙之路孤獨漫長,若得誌同道合之人相伴,互相扶持、共應挑戰、分享心得、解答困惑,照亮彼此前行之路,這便是“侶”存在的意義。
趙源心頭一動,自己既然前來軍營廝混,就不能浪費機會,若能立功封爵,討要個洞天福地作為封邑,也算得“地”了。
…………
亥初,號角聲響起,趙源倒頭睡下。他事先做過功夫,以修煉之名不準帳中之人觸碰自己。
前幾日,徐永晚間如廁不小心碰到趙源,被趙源施了個小法術,痛得哇哇大叫。自此之後,趙源的臥鋪挪到了最裡麵,夜間無人敢靠近。
子初時分,趙源施了個障眼術,看似身在床上睡覺,真身借土遁離了軍營,往南麵的峨眉山方向遁去。
峨眉山中有眾多散仙散修在此修行,這些散修沒有根基,抱團取暖、互通有無,應該比起門派弟子應該更容易交流些。
從軍營到峨眉山兩百餘裡,趙源的修為大有長進,土遁的速度提升了數倍。半個時辰後,便來到了峨眉山中。
月光傾灑,山巒在銀輝的映照下若隱若現,鬆濤陣陣,溪流潺潺,宛如人間仙境。
趙源站在高峰之上,遠眺四周,見西南不遠處有片竹林,青意欲滴,生機勃發。
遁光直衝竹林,月色之下竹林隨風搖曳,綠浪起伏。竹林蔥鬱,月光被竹葉分割成細小的銀縷,除了竹葉沙沙聲響,四周寂靜無聲。
趙源在竹林中穿梭了一陣發現不對,這片竹林不過十幾畝方圓,自己按說早出了竹林範圍,怎麼還會在竹林之中?
莫非陷身陣中,趙源縱身飛起,想從空中脫出竹林。身形一動,立生變化,竹枝搖擺,竹葉籟籟落下,宛如萬千飛劍斬落。
趙源不敢大意,舞動桃木劍將“竹劍”擋在身外。竹劍飄忽不定,軌跡莫測,偶有一兩片穿透劍網劃落在趙源身上,將袍服割裂,在手臂上劃出白痕。
趙源心中一凜,高聲道:“三星洞修士趙悟玄,誤入寶地,還望道友見諒。”
竹林停止舞動,一個清朗的聲音略帶疑惑地道:“三星洞是何處?你且出陣來說話。”
細碎聲音響起,遮蔽月光的竹梢向兩旁分開,月光灑落,照出一條依稀可辨的通道來。
沿著通道行不多遠,一處湖泊出現在眼前。湖麵波光粼粼,倒映著皎潔的月光,九曲竹橋通向湖心處的竹亭,兩名峨冠道人正站在亭前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