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臨湘告狀(1 / 2)

源道仙蹤 宇十六 4062 字 5個月前

臨湘城,湘水繞城注入江中,商賈雲集之地,異常繁庶。

末正剛過,趙源的身影悄然出現在臨湘城外。由西城門入城,趙源向路人打聽望雲酒樓的位置,先來找尋洪彪。

洪彪與他約在望雲酒樓見麵,應該對臨湘城很熟悉。向城隍告山神之事,趙源並沒有最後決定,打算先向洪彪了解清楚情況。山神可是神祇,若不謹慎行事,不但幫不了人,反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剛走到望雲酒樓的下麵,就聽二樓臨窗處傳來歡聲:“趙道友,你果然來了。”

趙源聞聲抬頭,見洪彪從二樓窗前探出身,笑吟吟地揮手示意。

略作寒暄,趙源取出裝延壽果的玉匣遞給洪彪,洪彪驗看無誤後收好,笑道:“趙道友莫怪,此物太過重要,洪某不得不小心些。”

洪彪吩咐夥計撤換掉案上酒菜,重新擺上酒宴。舉杯敬了趙源一杯,洪彪笑問道:“當日乾劍派四人前去追趕,不知趙道友如何脫得身?”

趙源簡述了幾句脫身經過,話鋒一轉,問道:“洪兄可知城隍廟在何位置?”

洪彪聞言微愣,趙源問城隍廟做什麼。臨湘城與雲夢澤相距不遠,墨門在臨湘城設有很多商鋪打理俗事,搜集情況,望雲酒樓其實便是墨門的產業之一。

作為巨子之徒,洪彪曾在臨湘城坐鎮過一段時間,對城中事物了如指掌,自然知道城隍廟的所在。

“城隍廟在城北,趙道友有何事?洪某對臨湘城還算熟悉,有事儘管開口。”洪彪笑道。

趙源把塗家村山神娶親的事提了提,聽趙源準備前往城隍廟告狀,洪彪臉色一變,沉聲道:“趙道友,你可要想清楚,山神也是神,三思而後行啊。”

趙源苦笑道:“既知此事,我豈能視而不見,總要試上一試,成敗不去管它。”

洪彪雙手緊握住幾案邊緣,肅容道:“義之所在,奮不顧身。趙道友堅守道義,洪某由衷佩服。既然趙兄弟主意已定,洪某願陪你一同前往。”

趙源道:“不急,對這位臨湘城隍洪兄了解多少?性情如何?民間口碑怎樣?可有顯聖救人之事?向他告狀要做些什麼準備?”

洪彪回憶道:“據我師門典籍所載,臨湘城隍姓林,是封神大戰時戰死的周朝將領。據我所知,這位城隍爺頗為低調,很少聽說他顯聖於世。唯有每年五月十一,天下都城隍聖誕才偶爾會顯靈接受朝拜。城中百姓對這位城隍爺沒什麼感覺,趙兄弟向他狀告山神怕是不易。”

趙源一皺眉,看來這位林城隍是個怠政的主,自己便是去到城隍廟也未必能見到他。距離山神迎親還有一個多時辰,要讓城隍現身,還需做點準備。

…………

臨湘城臨江而設,北方之地多水多風,為凶煞之地。城隍作為此城守護神靈,鎮壓凶地、護佑百姓,故而城隍廟坐落在城北。

廟宇坐北朝南,廟前廣場青石鋪就,足有數畝之廣,香客、商販、道士進進出出,十分熱鬨。

前有箭樓,後有鐘鼓樓,大殿、配殿、廂房一應俱全,整個廟宇飛簷翹角、紅牆青瓦,顯得古樸典雅、莊嚴肅穆。

趙源和洪彪並肩走入大殿,身後夥計抬著滿滿一桌酒菜,供奉在城隍神像麵前。趙源端詳這位城隍爺塑像,通體用檀香木雕琢而成,麵容圓潤如滿月,三縷黑須垂胸前,披甲拄劍肅立,滿是威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