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出大山(1 / 2)

暖山 南棠聽風 3514 字 1個月前

李曉燕一邊往床上鋪紙板,一邊說道:“是呢。這個地方太貧困,甚至在支教助學信息中心上麵的希望小學裡都算條件差的,很少有人願意來這個地方。整個希望小學有7個班,將近兩百個學生。可是你也看到了,剛剛所有的授課老師都在辦公室,一共就五個人,根本帶不過來全部的班級,很多時候孩子們都得自習。”

譚溪寧拿起剪刀又剪開一個紙箱遞給李曉燕:“那孩子們的成績……”

“革命尚未成功,我們多多努力。”李曉燕坐在床上,眼裡有些無奈,“譚老師,如果你有時間的話,能不能在這裡多待些日子?”

譚溪寧沒說能不能:“通路得有段時間。話說我還蠻緊張的,畢竟也不是正兒八經的師範生。”

“王校長以前也不是師範生,不過他已經堅持了大半輩子。普沙村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去了外省打工,留下一群孩子和老人守著村子。王校長是村裡唯一一個大學生,我聽說當時學的還是獸醫。畢業以後他就回到這個地方,一邊給孩子上課,一邊重新自學小學教育這個專業。

一開始整個學校隻有他和原來的老校長,後來老校長生病被女兒接去了鎮上。那時候學校幾乎都沒法開課,是王校長一個人給孩子上課,咬牙撐下來。他媳婦兒……哦,就是給你們開門的張金秀,看著他這麼累,也一起在學校幫忙。隻是你也看到了,她也沒有知識文化,隻能管理孩子們的生活方麵。

幸好後來一些基金會關注到這個地方,派了一些支教老師來這裡,但也有老師剛來就因為不適應這裡的環境走了。大多數的老師都是短期支教,也就半個學期。我待了兩年,算是老教師了。”

“從東北來到這裡,在地圖上拉了一個對角線。你作為他們的領路人,是一個很高尚的決定,我很佩服你。”

李曉燕把被子抱給譚溪寧,搖搖頭:“其實我剛來這裡的時候,也被這裡的條件嚇到了。我選的是短期支教,那時候任課老師才三個。王校長得知有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輟學,還去做家訪把孩子接來。孩子回是回來了,但老師還是不夠啊,我每天要備兩個年級的課,一年級的兩個班進度還不一樣。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十一點查完寢室。之後回到教師宿舍,才是備課的時間。那時候我就想,熬完一個學期,我就不來了。”

譚溪寧溫和地笑了笑:“可是你現在還在這裡。”

“是啊,我想我永遠不要再來到這個地方。可是我若是不來,孩子們就沒有老師給他們上課。他們還那麼小,應該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去看看世界,然後擁有世界。”

譚溪寧做的那檔節目主要關於社會熱點類,在電視台工作的時候,她見到過形形色色的當事人,也遇到過不少感人肺腑的正能量事跡。在聽見李曉燕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她忽然體會到那種恍若看到彆人身上泛起光芒的感覺。

是觸動吧?

她想。

譚溪寧疊好被子,轉頭看向李曉燕:“支教老師是一個很讓人敬佩的群體,你們能把自己的知識和關愛無私地奉獻給貧困地區的孩子。照亮自己,也溫暖彆人,我快找不到詞彙來形容你們了。”

李曉燕長長地籲出一口氣:“在其他人看來,支教是去到一個偏遠山區,貢獻自己的力量。聽起來確實很高尚,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但在這條路上麵對的困境很多,不單單是一項麵對孩子的事。支教不該被視為一種高高在上的幫助,更不是站在高處指點鄉村教育,而是應該以一種平等的心態走進鄉村,與孩子們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不好意思,說得好像有些多了,一提起這個話題,總是覺得怎麼都說不完。”

“不會。我想我懂你的意思,希望我在這裡的這段時間,也能好好地陪伴和引領孩子們遇見更好的自己。”

叮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