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官家!”
眼瞧著趙禎的口氣誠摯,許氏心中的不安也平淡了許多,高興的福了一福,謝了恩典。
於是,二人又聊了幾句,趙禎也沒有多留許氏,便遣人將她送了出去。
“官家,許夫人已經送回去了。”
盞茶時間過後,張從訓回轉殿中,低頭稟報。
趙禎抬頭,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露出幾分讚許之色,略一沉吟,他開口問道。
“朕聽說,你還跟其他的內侍一樣,住在內侍省?”
“回官家,是。”
張從訓雖然年輕,但是性格沉穩,甚至有些時候顯得有些沉默。
不過,趙禎倒是正喜歡他這種性格。
“之前劉從願在朕身邊當差的時候,為了服侍方便,讓人在崇徽殿旁的小閣當中整理出了一間房。”
“如今你既接替了他的差事,便搬過來吧,朕若有事差遣,也方便些。”
按理來說,這隻是一件小事。
但是,聽了這番話之後,張從訓略微抬頭,神情卻有些激動,當下,他便跪倒在地,道。
“謝官家恩賞,臣定當儘心辦事,以報官家。”
見此狀況,趙禎眼中的讚許之色愈濃,道。
“在朕身邊,沒有那麼多的忌諱。”
“你隻需做到忠心本分四個字,自可一生無憂。”
“官家放心,臣定當謹記在心。”
張從訓恭敬開口,但是,趙禎卻看的出來,他並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話。
不過,倒也無妨,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讓他慢慢去懂這句話的份量。
在趙禎的記憶當中,這個張從訓隻是個小人物,隱約聽過名字,但是,曆史上卻沒有受到重用。
若按照原本的發展,趙禎應該是繼續當好劉娥的乖寶寶,然後等劉娥死了之後,全盤接收她的政治資源,也包括她重用的內宦。
所以,單就這一點來說,趙禎腦中的那份記憶,對眼下的他來說,其實並無用處。
因為這些記憶中他曾重用的人,現在效忠的是劉娥。
啟用張從訓,對於趙禎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沒有那些記憶作為參考,他必須要自己想辦法來考驗,此人是否可用。
之前趙禎對他說的那番話,有幾個關鍵的信息。
首先便是,他告訴張從訓,之所以提拔對方,是因為許氏舉薦了他。
這考驗的是張從訓的品行,看他是否懂得感恩。
但是,若是隻看到這一層,大張旗鼓的去道謝,或者說是忙不迭的去奉承許氏,那麼,張從訓的這道考題鐵定是不及格的。
考驗他是否有感恩之心,隻是明麵上的題目,真正的考題是,該如何表達感謝。
因著張從訓是內宮之人,沒有詔命不能直接出宮,所以,他不能親自上門對許氏表示感謝,隻能托自己宮外的親戚代為上門。
若是按照常人的思維來看,隻需將事情說清楚,備下厚禮,讓親戚替他直接上門便可,小事一樁而已。
但彆忘了,張從訓如今是皇帝身邊的人。
這意味著,他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要謹慎小心,作為內宮之人,最緊要的,就是口風要緊。
皇帝暗示他去感謝,但畢竟沒有明說,所以,這謝意要表,卻不能大肆宣揚。
說白了,他被提拔到皇帝身邊,是宮中事務,哪怕不算什麼秘密,也不能隨意向外透露。
他被提拔的原因,許氏知道,他也知道,但是,不代表可以對他那些親戚們宣揚。
否則的話,萬一外頭議論起來,說皇帝任人唯親,哪怕隻是一絲風險,也算是他的過錯。
所以,少說多做,才是答案。
從許氏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張從訓明顯是想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在對自家親戚傳話的時候,隻說要讓對方做什麼事,但是,涉及到宮中事,卻守的死死的,沒有半分泄露。
單這一點,便可看出張從訓的聰明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