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平繼續道:“那你覺得古琴的缺點除了曲高和寡外還有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古琴在我們生活中變得小眾而冷門?”
周孝愚想了想,搬著手指頭逐一分析。
“第1個原因,古琴的誕生就是用於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而在華夏古代,讀書往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隻有中上層家庭才能承擔起讀書的開銷,這就導致了古琴的曲高和寡與先天不足,天然缺乏群眾基礎。”
“包括現在,一張古琴的售價也不便宜,我也不建議新人練習古琴。”
胡勝平插話道:“你說古琴很貴,到底有多貴?”
周孝愚指了指麵前的古琴道:“我的這張古琴是裡麵中等偏下的檔次,貴了買不起,就這也要一萬多。”
“當然還有幾千元甚至小幾千元的,那種材質不太好,不建議買,容易壞。”
“由於缺乏群眾基礎,教古琴的地方也很少,而且學費也不便宜。”
胡勝平略微砸吧了一下舌頭,和動不動就幾萬的鋼琴比起來,似乎也不算貴啊?
但是和笛子、簫、二胡、陶笛、塤之類的樂器比起來,那可就太貴了。
貴不貴,還是看各自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
“第2個原因,古琴比較難學,那種在網上找找電子文檔和教學視頻就能學會的情況,基本上不可能發生,古琴雖然是七根弦,卻擁有一百多個泛音,是易學難精的樂器。”
“而且古琴不僅挑觀眾,還挑學習者,學習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人生閱曆等要求。”
胡勝平偷偷瞥了瞥周孝愚,沒吱聲,對方好像也就是一個高中學曆。
不過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看,周孝愚的文化素養其實也不低,至少在民族樂器這塊算是專家水準了。
“第3個原因,古琴音域低,音量小,不適宜作為展示型樂器,古琴的音色及調子,都規規矩矩較為雅正,不像流行音樂那樣或歡快愉悅,或哀怨淒婉,以迎合聽者的心理,引發聽者的共情。”
“除了現代流行音樂移植的少部分曲子,真正傳統的古琴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欣賞不來的,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不夠拉風炫酷,遠不如二胡琵琶和古箏吸引人。”
胡勝平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倒是十分認可,他記憶中就想不起任何一首古琴演奏的曲子。
但是在領導人接待重要外賓,亦或者某些重要的禮儀場合,古琴的出場頻率卻不低。
周孝愚繼續舉了一根手指頭,“還有最後一點。”
“古琴的曲目在古代都是口傳心授,沒有統一的音樂記錄係統,在傳承過程中極易出現歪曲和失真,而且古琴的現代化改造程度也不如古箏、琵琶等。”
“最後總結一下古琴的特點,高雅獨特,被看作是君子之交的媒介,在大眾人眼中,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
“這就是古琴現在的窘境。”
胡勝平似乎有些明白了。
“這就是你今天選擇和其他樂器一起合奏的原因?”
“差不多是這樣,我也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演奏效果。”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你覺得古琴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流行起來嗎?”
周孝愚搖了搖頭,“十根手指有長短,古琴有它自己的特色,它生來就是曲高和寡的,很難流行。”
胡勝平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時間,“時間已經過去20多分鐘了,抵達音樂學院後還要進去找具體的地點,我們是不是要動身了?”
“對了,我們來前海市是坐高鐵來的,沒有開車。”
周孝愚撓了撓後腦勺,“那就隻能打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