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周孝愚握著鼓杵開始敲打鼓麵,雙腳微微岔開,上半身隨著鼓杵的揮舞有節奏的起伏著。
他的腦海中已經默記下《衛神》的曲譜。
這還遠遠不夠。
在國術中,練習時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意:集中注意力和全部精神;
氣:調動全身的力氣,控製五臟六腑,調節好呼吸和節奏;
力:需要用好的部分肢體和關節的力量。
而演奏民族樂器,也有屬於自己的【意、氣、力】
力,就不用說了,演奏任何樂器都需要肢體和關節的配合,揮舞鼓杵,用到的則是手臂和手腕上的力量。
氣,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和節奏,跟上拍子。
意,記好曲譜和鼓點。
除了以上三點外,還有一個‘神’,這個神才是最關鍵的。
意、氣、力其實都是技巧的一部分,你將技巧練習到爐火純青,也隻能在係統空間中達到【精通】的級彆。
民樂中的‘神’是什麼?
神就是一種情緒的共鳴,想要讓觀眾共鳴,首先要讓自己共情。
每一首曲子,每一種民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衛神》的特色是什麼?
是征戰沙場,是堅守邊疆,是衝鋒殺敵,是期盼著榮歸故裡,與家人的重逢。
這就是《衛神》的內在情緒點。
熱烈。
讓鼓點更熱烈些。
讓鼓聲更熱烈些。
再熱烈一些。
熱烈中帶著視死如歸的果敢,帶著一往無前的孤獨。
咚咚咚……咚咚咚……
周孝愚的‘心氣神’幾乎完全沉浸在這首曲子中。
旁邊的兩位老師,不約而同的對視了一眼,都開始察覺到自己內心的沸騰。
有時候,情緒是可以感染的。
隻不過,周孝愚演繹的第一遍,兩人都未跟上來,打算先熟悉一下。
《衛神》的曲譜全長也就2分鐘,很簡短,很急促。
等到第一遍結束時,周孝愚隻是微微的停頓了幾秒鐘,用眼神去催促了兩人,二人會意,齊齊點了點頭。
然後,華夏大鼓、風笛和鋼琴的合作開始。
第一次合奏稍微有些磕磕碰碰,效果不算太好。
第二遍合奏開始就熟練多了。
然後是第三遍,第四遍。
似乎房間中的3人全部沉浸在《衛神》的鼓點和意境中。
房間的房門並未關閉,不知不覺中,門口已經堵滿了人。
這些都是華夏鼓專業的學生,被老錢叫過來配合周孝愚排練的。
老錢早就複印好了《華夏龍》的曲譜,此刻隨同其他幾名老師一起過來,一個個將門口圍觀的學生給拽回去。
“都彆看了,你們的排練也要抓緊,這是曲譜,每人一份,先回房間去,我給你們講解一遍曲譜的關鍵點,一會馬上開練。”
“這是一場多人且單一的華夏鼓合奏,周孝愚暫時缺席也沒關係,總之你們要先練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