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田野調查繼續。
前兩天的一頓飯,攪得李樂有些心不在焉。
有些事情,橫生枝節,終歸會亂了分寸和設想的步驟。
作為天生的悲觀主義者,李樂唯獨不願意在這種事情上,用最壞的想法來揣測人心。
霧裡看花一般,讓人怯於向前。
這兩天,沒有再聯係,又回到那種微妙的平衡。
搖了搖頭,李樂還是把心思收了回來,用在了麵前的談話上。
麵前,是一家做電子元器件配套的企業負責人,而這個企業,是園區裡少數幾家由原來鄉鎮企業發展上來的。
李樂問道,“你是說,不是重複繳稅,而是指同時運行兩套稅收製度?一是法定的,一個是所謂的包稅?”
“是,其實這個包稅中的東西和法定的那個東西是兩個東西。這是兩個東西,也因此形成了兩本賬。”
“就像前兩年,經濟實際上是迅速下滑,但上麵領導還一個勁地強調經濟過熱了,要繼續緊縮。但企業實際增長沒有那麼快,本該減輕企業負擔了,上麵卻看到稅收增長,還要持續緊縮,實在是火上澆油。”
林偉明想了想,“那就是說,稅收額和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其實關係不大,對吧?”
負責人點點頭,“沒關係。後來說是總經理來調研時,才發現這個問題。采用一係列優惠政策來使經濟回升,給企業減負其實,其實現在看,早停止兩年就好了。”
李樂拿著筆,快速記錄下,停筆時又問道,“包稅製這一套就和你實際的增加值是多少關係不大了,對吧?”
“對,沒關係的。但有包稅製,地方上為了政績,就要圍繞這個來完成任務。你們明
白的,隻要事情牽扯到了政績,那就,嗬嗬。”
“哎,偏題了啊。”李樂笑著提醒道。
“嗨,這不就是閒聊麼。”負責人點上一根煙,“人呐,得感恩。都說姑蘇是魚米之鄉,地上天堂,可有時候想想,吃上飽飯才幾年?十年還是八年?”
“不說遠,不用糧票才幾天?夠可以的了。”
林偉明衝李樂示意,手一伸,“梁總,謝謝您,今天聊得很愉快。”
“小事小事。怎麼這就要走?等等,中午吃了飯再走,廠裡今天弄得太湖三白,一定得吃了再走。”
“不了,不了,我們時間緊,還有下一家等著呢。”
一番推搡,林偉明和李樂終於出了廠門。
不過看看各自手裡的一盒碧螺春,林偉明歎口氣道,“外企就沒這麼熱情。”
“這就是另一個課題了。”李樂聳聳肩。
“走吧,吃飯,然後下一家。”
“下一家是哪?”
“呃,SAMSUNG,半導體。”
“嘿嘿。”聽道這個名字,林偉明盯著李樂,眼神中透著探尋和揶揄。
“您這什麼意思?”
“啊,沒什麼,那個,咱們走。”
林偉明對李樂的觀感,經過這些天的合作,從陌生到好奇,再到欣賞。
尤其在看到李樂和那家的大小姐還有聯係之後,總覺得李樂不是簡曆上的幾行字所能描述的那麼簡單。
私下裡,通過自己的渠道,側麵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更多關於李樂的事情。
麵對李樂,心思愈發活泛的同時,更是帶起了一種老派文人的浪漫主義情節。
年齡是問題麼,國彆是問題麼,都不是,錢?阿堵物而已,是最不應該被拿來比較的東西。才華,能力才是。
在這方麵,在老江湖林偉明眼裡,另一個才是高攀了的。
小夥子,大膽走啊,叔叔看好你!
李樂不知道林偉明在心裡給自己上了個輩分,隻覺得這人臉上的表情如變臉般來回變幻,一會兒凝重,一會兒輕鬆、帶著喜色,便秘了?還是.......
噫~~~~~,不會吧,這荒郊野嶺的,可不好買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