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很好,你都會搶答了(1 / 2)

上報紙電視這種事,在網絡和自媒體還沒有發展到招貓逗狗這種事情都能上個熱搜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意義。

對於逐漸置身於時代舞台中央的老板們,熱衷於報紙版麵和電視鏡頭的不在少數。

而這些,又離不開傳媒的“中介”。

傳媒在“中介”過程中,又有聚焦與篩選的功能,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邊緣人物及其話語特點和價值立場,逐漸開始有了分化。

上到國家級,省級,下到一些行業媒體,區域媒體,甚至山寨的報刊、雜誌,電視台,琳琅滿目,八仙過海,各有各的人物故事。

在哪張墊桌子的紙上看到對某個老板的采訪,報道,事跡描述,似乎每個人都遇到過。???.????????????????????.??????

熟知這一段曆史,並且有了社會傳播學理論和大量資料作為支撐的李樂,把這種現象分成了三個階段。

一是改革之後,開始的傳媒對廠長型企業家改革意識的鼓掌與歡呼。喬光普到步新生,牟奇中,從馬勝力到褚石建、張銳敏,他們被當成勇士、破冰者大肆宣揚。

接下來中間十年,企業家們開始反身利用傳媒進行品牌宣傳。企業與媒介逐漸成為合作夥伴,牽扯到利益中的各種公關稿、捧臭腳的文章也甚囂塵上。

再然後就是新世紀以來的企業品牌個人化模式,企業家傳媒形象“新偶像”的手段,更注重對自身形象自覺加以利用和開發。比如二馬,東哥,還有房地產、科技行業的那些大佬們。

每一個階段都涉及到對這個群體的選擇和分類,並且逐漸形成了對這一群體的固定的形象塑造模式和話語程式。

農民工是一種溫情脈脈的規訓,惡婆婆是一種難以調和的日常訓誡,老板們的媒體形象則是一種仰視性的全民追捧和學習。

它經過了加工、篩選、對形象的刻畫描述,模式背後隱含的導向等。

看過了太多一時風光人物的塌房史,李樂清楚,這些形象與現實世界的“客觀真實”並不完全等同,它是一種擬態化了的真實。

而且,李樂也知曉,未來的風向中,主流媒體的任務,會從淡化企業家個人的性格命運能力事跡的描述塑造上,轉到專注於企業與民族命運的結合上去。

所以在出國前,李樂去到滬海,和張稚琇溝通一番之後,早早的就把定下了把成子作為豐禾這個快消品品類的企業品牌個人化模式的推廣路徑。

縱覽眼下,還有比豐禾和成子這種更勵誌的企業和個人的形象麼?

草芥一樣的命運裡的奮鬥和抗爭,不忘初心的回饋社會,牢牢堅守的職業道德底線,艱苦質樸的作風。

帶著這些設定,有了張稚琇居中協調的幾個電話,李樂又在滬海和燕京的幾家媒體走了一圈。

頂層媒體有自己的操守,再加上前兩年翻車事件層出不窮,自然不會從經濟利益上考量,但符合了任時代都是正向導向的事實,以及央媽的播出節目的背書,還是讓這幾家媒體下了場,參與到這場宣傳中去。

至於成子能不能接得住這些,李樂並不擔心,自己一個甩手掌櫃,還能當的悠哉悠哉,再看看豐禾幾年的發展,都說明了問題。

成子不一定會說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話,但早早便見識過人心的經曆,心態上足矣。

醫院門口,肖依依拎著幾個花裡胡哨的禮盒,塞到來采訪的記者手裡。

“您看,我們公司就是一個賣小零食的,也沒什麼拿的手的。這幾箱東西,您拿著,這是我們四種口味的鹵蛋禮包,還有新出的辣條、豆乾和素雞柳。拿回家給孩子當零嘴。”

“你們經常夜裡加班,也能墊墊肚子。”

“你看,這怎麼好意思呢。”

肖依依笑道,“這有什麼,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哦,對了,還有這個。”

“邀請函?這是?”

“我們李總喜歡看球,正好夏天組織一些好朋友,一起去看歐洲杯,那邊有當地朋友給留好的包廂。”

“哎呀,哎呀,這,你們李總太客氣了。”

“小事情,以後啊,咱們常聯係。”

“好的好的,沒問題。”

瞧見人上了車,肖依依長舒口氣,心道,樓上那個還瘸著的李總可沒這愛好,這都是另一個李總安排的。

雖說平時覺不著這位甩手掌櫃的存在,可現在一想想,哪哪都有他的影子。

再琢磨琢磨央媽的焦點節目,還有這幾天來的媒體記者的背景,之後的三一五晚會,待投放的廣告,一件件串起來之後,肖依依更是感到了李樂做事的精細和意味深長。

在市場上摸爬滾打這麼好些年,經驗和見識十分豐富的肖依依意識到,這是豐禾和成子的一次蛻變,這次,我們真的要飛了。

房子,車子,在向自己招手,帥哥,美男子,噫~~~~~,有錢了麼,就可以為所欲為。

額也喜歡看球哇,額還沒出過國咧,大李比小李要大氣的多,要不,問問?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