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歡迎來漢城(1 / 2)

李樂正攪和粥的手一頓,“林叔,阿文在你身邊不挺好?”

“要是好,我也不說什麼了。”

“怎麼?”

林振明歎口氣,“去年動了手術之後,我就慢慢的把所有的生意和華埠的事情都交給阿泉處理了。”

李樂點點頭,等著下文。

“阿泉有文化,有能力,腦子新,想法新,做事就和我們這些老人不太一樣。”

“他想把社團轉型,轉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商業機構,以及帶有文化交流,更能在本地展現更多社會價值的團體。”

“哈,這是大表哥說的?”

林振明笑道,“對,按他的話說,進入新的時代之後,華人經濟的幾大支柱產業,餐飲業、傳統手工業和低端商品貿易,受到了衝擊,麵臨嚴峻形勢。華人經濟要想轉向更高利潤,更高層麵的商業範圍,首先是華人社團的功能必須轉型。”咱們雖然在歐洲,在腐國,就有二十多萬的華人,但依舊是一個缺乏頂層設計的特殊群體。得不到主流社會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導、幫助和支持,因此才將目光投向華人社團。”

“他們賺到了錢,就希望構建一個平台來開展各種工作,信息交流和互助互惠的一個平台,原來的社團,都是低端的,隻代表某些人利益的組織,人不行,做事也不行,隻能做一些低端服務業甚至是不合法的產業,根本談不上維護華人的利益,以及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

“現在,第二代第三代已開始進入律師、保險、醫生、金融、教育,科技類企業,甚至政府部門。從事的行業,也從菜刀、剪刀、剃刀的三刀發展到工程師、醫師、會計師的三師這種技術性或管理性工作,甚至還有向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三家發展的趨勢。這就給轉型提供了基礎條件。”

“再有,就是......”說了這麼多平日裡用不到新詞兒,林振明緩了緩,李樂剛忙倒了杯白水遞過去。

“大表哥,說的對。”

“我知道啊,還有就是國內給的意見,希望想把華人社團發展成為文化的傳播站,人才的儲備庫,交流的聯絡站,國家之間溝通的橋梁。”

“這排比句用的,跟做報告似的,一聽就對味兒。”李樂笑道,“不能光說吧,得有支持吧。”

“有,畢竟有港辦,有灣辦,還有個僑辦不是?”

“嗬嗬,這不挺好,不就代表著機會多了?阿文不也能......”

林振明搖搖頭,“阿文從小在我身邊,做的都是些私下的事情,管的也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多少沾了點不那麼正大光明。”

“可,總得有人。”李樂斟酌著說道,“畢竟在這種地方,有些時候道理講不通,就得......”

“時代變了,法治社會啦,現在是誰和法治靠的近,誰就有話語權。”

“那他們兩人就不能?"

“一個槽裡栓兩頭叫驢,哎.....”

李樂想了想,“那港島那邊呢,不還有梁燦他們家。”

“他們有他們的一攤,阿文去了能做什麼?”

“所以,您就想到了我?”李樂微笑道,“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到現在還隻是個學生。”

“不,我從阿燦那邊打聽了一點,倒是覺得看輕了。有個詞,鳥隨鸞鳳,阿文的路,不應該拘在我一個退了休的半大老頭身邊。”

“這個,您讓我琢磨琢磨吧。”

“好。來,嘗嘗這個馬蹄糕,早些年陶陶居的做法。”林振明夾了一塊,遞到李樂的碗裡。

。。。。。。

和林振明閒聊加聽故事,李樂在文興酒樓有坐了一會兒,見到了林宜泉。

“聽說你來,我這就從公司趕過來了。”

“公司?你不是從哪個女的身邊剛起床吧。”林振明瞥了眼兒子。

“爸,我可沒有,有我媽作證,一早我可是從家出來的,隻不過昨晚回家晚了點,你們都睡了。”

“趕緊收收心吧。我看這邊也沒什麼好女孩,過幾天我讓你姑媽回陸豐、潮陽,或者在港島,給你介紹個勤儉端莊,能持家的女孩,差不多,就趕緊給我結婚。”

“這,早了點吧。”

“成家立業,成家在前,有了家才有擔當,才能把心沉下來做事。”

“是。”林宜泉點點頭,“那個,要不還是讓我先在這兒自己找找,找不到您再讓我姑媽出麵?”

“不準找鬼佬。”

一旁李樂端著茶盅,眼皮子翻了翻,咂了咂嘴。

“華人還是找華人,生個雜毛,能對的起祖宗?”

“喝茶,林叔,喝茶,大表哥,嗬嗬。”李樂放下杯子,捏起茶壺,給兩人倒上,心道,我這,以後,黑頭發,不算雜毛吧。

“爸,你這就老觀念了,隻要姓林,就出不去。”

“強詞奪理。”

“嘿嘿。”

“行了,你們倆聊吧,我去樓下看看,今天有喜宴,農場那邊送來的乳豬不知道處理的乾不乾淨。”林振明起身,林宜泉趕忙要扶。

“不用,有阿文,我......算了,我自己不是不能走。”

推開林宜泉,林振明出了房間。

“怎麼著?這麼不受待見?”瞧見人下了樓,李樂笑問道。

“老豆對蛾子,不都這樣,你做的再好,也能挑出毛病來,習慣了就好。”林宜泉嘿嘿著,不以為意。

“對了,阿燦給我說,他去金陵讀書了?”

“其實要是不求那麼穩妥,他在燕大還是能留下的。不過,金陵那邊也好,安靜,氣候風景也好,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嘿,我們家這是要出個大學問家啊。光宗耀祖哦。你瞧著,要是阿燦讀了博士,他們梁家得開祠堂掛牌匾,我姑父在族裡說話更硬氣咯。”

“不是有錢就硬氣?”

“哪有,再有錢,也不如進士及第,翰林,博士,那都是能掛牌匾的,有錢,頂多把名字寫在捐款人的芳名錄裡,或者外廊的介紹裡。”

林宜泉喝了口茶,問李樂,“幾時走,晚上我請客。”

“明天一早的飛機。”

“回燕京還是去紅空,阿燦這幾天在紅空呢。”

“不去紅空,去漢城。”

“漢城?旅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