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破磚爛瓦一個廠(1 / 2)

漲水之後的江邊風有些大,看過了太多燈火璀璨的江,感覺千篇一律,倒不是如和任俊走過來的這一段原生江岸來的好看。

“第一次來吧?”

“也不算,神往久矣。”

“什麼感覺?早先有人說巴山蜀水淒涼地。”

“那是心境,還有人說煙火參差家百萬,波濤上下浪三千呢。反正感覺,轉山轉水轉不出你我,一出城市,就入山林。一麵靜謐,一麵喧囂。”

“那倒也是,這裡好啊。”任俊一指對岸一片高聳的塔吊,“等等再看,聚攏來是燈火,推開來是人間。”

“誒,大爺,你說的那個廠子到底是個啥情況?”

任俊想了想,“話說。”

“能快進不?”

“就是廠子被坑了,然後停產、破產。”

“那您還是細說吧。”

聽了任俊細說,李樂這才知道,為啥一個過去的縣級小食品廠為啥讓任俊拉下麵子來找自己,這裡麵牽扯到整個合州官場麵子的大問題。

廠子是以前幾十年前公私合營的產物,原本的東家把自己的糕點鋪子上交,留下方子、技術、工人,去了國外。糕點鋪改名變成了合州食品廠。

因為解放前“三花”這個牌子就名聲在外,還拿過什麼巴拿馬博覽會,世博會,芝加哥食品博覽會的幾項食品類金獎,其實這些獎項和劍五茅那種吹噓的國際金獎一個性質,報名交錢就有。

可普通老百姓哪知道這東西,計劃經濟體製下,靠著“三花”的名頭,廠子活的還挺好,主要生產的就是桃片,果脯蜜餞,麵包小糕點。

市場經濟大潮開啟之後,廠子裡的工人不甘於拿死工資,就開始陸續跑出去單乾。一時間,整個合州,光生產桃片的小作坊,小品牌就不下三十多個。

食品廠還是延續老一套,沒有管理,沒有品控,沒有營銷,加上國企的老毛病,效益自然一落千丈,眼瞅著要完蛋,這時候,招商局出現了。

帶來了一個人,說是原來糕點鋪子東家的後代,現在是什麼國際食品公司的老板,在東南雅,腳盆那邊,生意做的很大。

不忍心看到自己先輩創立的品牌就這麼沉淪,願意掏出兩百萬刀來注資,改進設備,改進工藝,出新品精品,然後賣到國外市場去。

那時候還是96年,一個兩百萬刀的投資,比一個合州縣全年的財政營收都多,再算算之後,這姓鄭的外商描繪的一年最少一百萬美刀的產值,縣裡眾位頭頭心動不如行動,趕緊抓著“財神爺”簽了合作協議。

又簽訂協議成立中外合資企業。雙方商定均由政府提供土地廠房、食品廠的現有資產入股,資金由姓鄭的外商提供。

等拿到了土地,被縣裡頭頭們尊稱為“鄭董”的這位,開始了極限操作。

利用要新建廠房、大樓、生產基地的項目,采取招標不開標、開標後不退還投標保證金的辦法,騙取投標單位投標保證金三百多萬,然後又通過虛構貸款主體,土地抵押的方式,拿了幾家銀行貸款小一千萬。

敲鑼打鼓弄了場旗幟招展的開工儀式之後,又騙了施工企業的工程款和材料款三百多萬。

結果被全縣頭頭和全廠職工家屬寄予厚望的“鄭董”,一夜間消失不見。

這下全都慌了神,報警,核查,找人,結果才發現這什麼國際食品公司,就是個在紅空花了三萬塊注冊的皮包公司,而姓鄭的,隻不過是一個從粵西山區出來的,在鵬城打過兩年螺絲的農民工。這人利用同樣的手段,已經在滇省和川省陸續演了三出戲,一共騙了三千多萬,而人,已經去了國外瀟灑快活。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合州,就帶著這麼個丟人的事跡,迎來了直轄。

之後,上級來查,中間幾個收了好處的頭頭,行長,全都被下了大牢。沒收的,也因為失察和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提前退休的退休,撤職的撤職。

可這損失是實實在在的,食品廠是徹底沒了活路。

“就這麼,被騙了?”李樂聽完,感慨道。

“知道你想說什麼。不過,這年頭,要說那些乾部裡,聰明人多,可傻子也不少,但是能湊到一窩的,少見。”

“嘿嘿,看出來的,也被好處嘟了嘴。”

“誒。”

李樂笑了笑,“不過,這事就算難看,丟人,可和您有啥關係?您這才來幾天?”

任俊想了想,“這個,一是麵子,上麵做決定的被換了,可底下的乾部還在,被人在身後指指點點,總是丟人吧。”

“二一個,就是精氣神,一場騙局,搞得整個區,從百姓到乾部,都沒了進取心,膽小怕事,束手束腳,之後怎麼談建設談發展?死氣沉沉混日子,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成了主流思想,那就完蛋了。我總不能從上到下全部都換一遍吧。”

李樂嘀咕一句,“也不是,不行,嗬嗬。”

任俊眼皮夾了李樂一眼,“所以要有個動作,來提振一下心氣兒,士氣。”

“再有,就是......”任俊抓著江邊護欄,用力的攥了攥,說道,“我上任的第二個月,食品廠原來的廠長,一個乾斤斤,瘦離殼滴老頭,就來找我。說是廠子倒了,他有責任。現在留下的人裡,年輕的,還能去打工,乾點小買賣,自謀職業,怎麼都餓不死,可退休的百十號人,一個月隻能靠著出租廠房倉庫辦公樓,還完外債之後,拿到167塊錢的生活費過活。生病沒得看,吃飯都成問題,心裡有愧。”

“我以為他是想找我要點錢,就敷衍兩句,想著不行從哪裡擠點錢出來。”

“結果呢?”

“第二天,廠子裡的人去找他,發現人走了。”

“嘶~~~~”李樂皺了皺眉,“不早不晚,非得在您任上,這是有人?”

“不知道,不過,我更願意相信是那個廠長把希望放在我身上了。”

“哎,你這也太......”

“管他呢,還能不做事兒了?”任俊看了看李樂,“怎麼樣,給大爺幫個忙?食品行業裡,我就認識你這麼個關係,名氣夠大。”

“您在這兒抓壯丁呢?這麼大的渝城,食品企業多的是,再不行,還有其他行業呢不是?”

“抓不抓的,就你了,再去找門路,找其他公司,不如在手邊上的。”

李樂撇撇嘴,望著護欄下的江水,琢磨著。

任俊瞧見,也不急,掏出根煙來點上,等著。

“大爺。”李樂歎口氣道。

“你說。”

“具體是是個什麼情況,說啥都不如現場看一眼。”

“也是,做生意的,不能強買強賣。”

“噫~~~~~”

“啥時候?”

“明天我和老師去萬州,大後天就回燕京了。”

“那就先彆走,拐個彎去合州一趟,看看堅守三十六年的釣魚城,看看漢人雄壯的悲歌,看看氣吞山河的絕望,如何在石頭山的汗帳裡長出苔蘚。”

“嗯,我去找老師說說。”

。。。。。。

論證會結束,各方對未來十年的城市發展規劃,都各自提了修改意見,之後的萬州兩日,倒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遊覽。

而李樂和惠慶,則在一輛車的接駁下,悄悄去向西南,去了合州,不過車裡,還多了一位,一直黏著惠慶,狗皮膏藥一樣的葉明珠。

“你們不地道啊,偷偷去好地方,不叫上我?”

“不叫,你不也跟上車?”

“這能一樣?要來的和送來的。”

“那你還來?”

“乾嘛不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