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你這小夥子,語言的藝術啊。”
在老彼得開懷大笑裡,約翰森端起酒杯,心道,這位,真會哄老頭啊。
“其實沒什麼,大家都有合作聯係,現在他們家還有意要給小雅各布介紹那個大女兒,隻不過,他沒同意。”
“嗯,他是個專一的。”李樂想起小雅各布在梅蘭達麵前自由轉換的舔狗模式,笑了笑。
“過幾天一起吧,在哥德堡有個投行界的酒會,讓約翰森帶著你和小雅各布一起去,正好能然認識一下沃伯格家的年輕人。老弗蘭克身體一直不好,最近也不怎麼出來了。”
“也好。”
“好的,彼得先生。”約翰森意味深長的看了李樂一眼,琢磨著這一臉的可有可無的真假。
尼爾森送來的奶酪就著伏特加,讓書房裡升起了幾分微醺。
老彼得給兩人又倒了酒,“剛說到哪了?”
“羅馬帝國和,猶太人。”
“之後呢?”
“羅馬帝國覆滅之後,繼承下來的幾個國家和團體,都成了劫掠型的代表,先是中世紀的內耗,之後,比如十字軍東征,比如文藝複興之後的地理大發現,開始將視野從歐洲,延展到了非洲,美洲,亞洲,殖民時代開始,更標誌著對資源的劫掠,上升到了更廣闊的範圍。”李樂說道。
“是的,趴在羅馬帝國屍體上的公國、領主、騎士們在吸乾淨羅馬帝國最後一滴血之後,進入到紛爭時代,就像,你們的春秋戰國?”
“有點像,但又不完全是。”李樂嘴裡說著,可心裡那點兒“天朝上邦”的心態,還是讓李樂的話隻在心裡嘀咕。紛爭?時代?戰國?都說小鬼子那邊的戰國是“村級械鬥”,其實中世紀的歐洲也強不到哪去,當然,這話真正學過曆史的人都知道是個調侃,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彼時中原王朝和西方世界在戰爭規模上的差異。同樣,也不影響後麵人家兩千步槍隊就能收割你幾萬大軍的事實,落後就要挨打。
李樂回過神,聽老彼得講道,“雖然名義上是幾大公國,但是公國內部又有許多大領主,大領主小說裡讚美的騎士的忠誠,其實,人就是這樣,缺乏什麼就不斷強調什麼。”
“領主要出去劫掠,領地裡的騎士、扈從還有村民,就帶著鋤頭和鐮刀就跟著一起去搶地盤。至於領主聽不聽國王的,就看國王刀子夠不夠硬,硬就加入,不硬就自已玩,或者加入彆人。等哪天,自已強大了就反客為主。歐洲不大,但各國產生無數糾紛的曆史根源就是這樣。之後,就是教廷組織的十字軍東征,開始對外的掠奪。誒,約翰森,你上次說過,你家裡是就參加過十字軍。”
約翰森笑了笑,一攤手,“其實,能延續到現在的歐洲人、甚至是醜國人,誰敢說自已的祖輩裡,沒參加過東征。”
“外人眼裡、小說電影裡的東征,帶著正義的麵具。其實就兩個原因,這還是我上大學時,專門選修過十字軍的曆史課時總結的。”
“一是教廷宣揚的意識形態,奪回主的墳墓。但你靠這個理由,不夠。所以在這個理由之後,又有了了,打通自由貿易通道,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奪回聖城殺死異教徒,占有異教徒的女人和財富無罪,可以上天堂這樣的口號。就有人開始變賣家產置辦兵器,在領主的帶領下,向著東邊進軍。”
“其實,根據當時的記載,這群人在去耶路撒冷的沿途中,搶劫自已人獲得的收益,比搶劫異教徒、阿拉伯人的多多了。結果就是許都外出打劫的人發現收益超乎想象,這進一步刺激了往東劫掠。甚至英格蘭的理查一世變賣王室資產,組建騎士團,帶著他的騎士更急切的前去。更誇張的是還有公爵為了組織更多人和裝備,抵押了公國。”
“這裡麵又少不了猶太人都影子吧,他們的名言,戰爭一響,金幣叮當。”李樂問道。
“是,十字軍東征期間,他們和教廷達成協議,用教會背書,提供一條龍的金融服務。讓你抵押房屋和資產,放貸給你,給你錢,讓你買武器,去東邊打生打死。又因為路途太遠,沒法把打劫來的東西搬回老家。那邊的猶太夥計就會找到你,問,要辦典當存款業務麼?回國後可以哪裡憑據取錢。猶太人的典當銀行業務開始就是從十字軍東征期間開始騰飛,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到了十字軍的後期,打劫的收益少了,成本都裹不住,教會和王室貴族們,自然又找了個理由把猶太人給砍了。”
李樂聽著,感覺好像,似乎,可能,在哪聽過這個過程,當然,還沒到收拾他們的時候。
“可十字軍東征之後的大量財富,被一個群體掠奪走了。”老彼得提醒道。
“您是說,教會?”李樂琢磨琢磨,給了個正確答案。
“是的,就像你前幾天說的,宗教型文明,上帝和統治者中間還有個中間商賺差價,嗬嗬嗬,約翰森,怎麼樣,這話有意思吧?”
“嗯。確實。關鍵是當時,好多國王,比如法蘭西國王,就是教廷的絕對擁躉,各個國家的國王想要上台,還得得到教會的冊封和加冕。”
“羅馬經過沉澱,成為了一個有文化的掠奪者,而西羅馬被肢解之後,關於知識與神的解釋權隻能來自於教會。愚民政策,百姓過得生不如死,還以為是自已有罪。”老彼得一擺手,“十字軍東征,很多底層百姓接觸了不一樣的思想與文化,愚民禁錮撕開了一道口子。上帝之鞭的到來,讓底層民眾開始反思,同樣是打劫,我們現在卻窮成這樣?幾百年九次十字軍東征都沒能把耶路撒冷給占了?是不是打劫的方式不對?民眾的底層邏輯發生顛覆的時候,中間商的地位就開始動搖了,於是,文藝複興開始了。”
李樂笑道,“文藝複興本質上是告訴了人們,教會,並不是上帝的唯一代言人,再有,打家劫舍也得有文化講紳士,也得有強大的技術和文化做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