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那是。不過,樂哥,那個我寫的小論文,您百忙之中,日理萬機的情況下,有沒有關注一下?”
“誰,李萬姬?”
“艸,老話說女人結了婚了就能大油大葷,你這咋也開始了?英雄本色就是黃?”
“我曾經對廁燈泡發誓與賭毒不沾邊的。”
“噫~~~可拉倒吧。你到底看沒看?我可是嘔心瀝血改了好幾遍的。”張曼曼捏起李樂盤子裡的一個饅頭,揪下一塊,蘸了蘸李樂的菜湯,塞嘴裡。
“你不吃飽了麼?”
“看你吃的香甜,又覺得,還能再來一個。你吃你的,彆管我。”
“特麼光吃不長肉,浪費國家為數不多的糧食。”李樂瞅了眼依舊瘦的跟竹竿一樣的張曼曼,嘀咕道。
“那個我看了,正改著呢,明天,不,後天重新發給你。”
“你記著就好,這關係到我申請博士的論文數量。”
“離發表還早呢,急啥?”李樂把盤子裡最後一個饅頭一分四半,淹死在湯碗裡。
“你一說發表,我倒想起個事兒來。”
“啥事兒?”
“論文的事兒。”
“又有不開眼的?”
“不是。研三有個老大,眼瞅著這都馬上要畢業了,論文開完題之後,就一直便秘,憋不出來,隻好去按著廁所裡的小廣告找到了中介。”
“論文黃牛?被騙了?多少錢?”
“水靈靈一千五百大洋。”
“一千五?那也不少了。不過這事兒,不常有麼?咋?還有後續?”
“可不,關鍵就在這後續上。”
“說說?”小李道長瞬間切換皮膚,變成了胸前一副八卦的模樣。
“這老大不是被騙之後,一直捶胸頓足,悶悶不樂麼?於是想了個招,換了個姑娘的球球號,加了中介的好友。開始了一場第一次親密接觸。”
“那人上鉤了?”
“熱戀啊,你是風兒我是沙啊,山無棱天地合啊。又讓自已女朋友和那中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話聊,之後又欲擒故縱幾天,等那中介心亂如麻之際,約了線下真實。這老大帶著幾個小弟,一路南下,遠征金陵。”
“嗬嗬嗬,有膽,當得吾輩楷模,有咱們學校臭不要臉的氣質。”
“可不。”
“之後呢?”
“在那邊花了兩百塊錢找了做特種行業的小姐姐,給那中介來了出仙人跳。”
“謔~~~~”李樂讚歎道,“這位師兄可謂有勇有謀啊。”
“可不。”
“結果呢?”
“結果是從那個中介手裡拿回了自已的1500大洋,班師回朝。”
李樂嘬了嘬牙花子,“那這事兒,應該屬於很低調行事的,怎麼被爆出來了?中介找帽子叔叔了?”
“嘿嘿嘿。”
“說,彆憋著。”
“故事進展到這一步,才是精彩的開始。”
“啥意思?”
張曼曼把手裡那點最後的饅頭裹了菜湯,塞嘴裡,嘟囔著,“自古紅顏禍水啊。”
“紅顏禍水?神馬~~意思?”
“誰知道他女朋友和那中介通過前幾次話聊,產生了不可名狀的火花。”
“好麼,這黃牛這麼有魅力的?”
“可不,雖然學校不屬於掏噗特恩,好歹人家也是研究生在讀,長得研三這老哥有點兒帥,黃牛是第二職業,手裡還有點小錢。你琢磨呢?”
“嘶~~~~這麼,刺激的麼?”
“可說呢,之後研三這位老哥,發現他女朋友和那中介的露骨的曖昧,一番爭吵之後,女朋友一份人民來信檢舉揭發實名舉報,再有後來的知情人爆料。於是,此刻已成藝術。”
“艸,真特麼神奇啊。”李樂歎口氣,“那位老哥呢?咋處理的?”
“馬主任念其隻是未遂,而且有勇有謀,頗具吾校風采,高高拿起,輕輕落下,內部低調處理,給了個延畢。”
“行吧,這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不是麼?”
聽完一段八卦,李樂又轉回小李禿子,看了看張曼曼,從包裡取出幾張打印紙,遞過去。
“啥?”
“昨天和我弟聊起計算機的算法,然後想到的一個可以摸索摸索的小問題。有沒有興趣?”
張曼曼看著李樂諄諄誘導的笑,心中敲了敲警鈴。
“容我先看看?”
“你看,你看。這個可以算作網絡社會學裡,由於網絡信息經過不自覺或者刻意通過算法的構建,來影響個體的認知的一個研究點。”
張曼曼看著看著,就出了聲,“以前可能方圓十公裡就一個傻逼。但是現在燕京的煞筆,滬海的煞筆,鵬城甚至倫敦、紐約的煞筆,通過網絡空間,就可以在一起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youand,共振出一個信息的繭房,然後創造出更大的煞筆。”
“此為煞筆共振,現在已經、以及在未來,通過互聯網社群群組,在大數據算法過濾篩選推送的加持下,不自覺的會形成一種信息隔離效應。”
“當一群心態、年齡、認知、階層、收入水平、愛好高度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會產生較為強大的回音室效應。同一種看法或者聲音,在一個小圈子中不斷的傳播、回放、疊加、共振,最終導致這個圈子裡的人會產生一種自我強化和肯定的錯覺,認為‘地球平麵的’,‘所有認為地球是圓的人都是大煞筆’。他們視野狹窄、思想偏激,對圈子外人員的不同聲音感到排斥,甚至敵視。”
“其放大效應通過網絡空間中,人塑造環境和環境塑造人的雙向交互中倍數級還原出人的多麵性。會在同頻共振中放大向美向善的力量,也會暴露許多人獲取信息上的渠道依賴,信息互通連接上社交衰退,分析信息上情感化的弊端。”
“誒,樂哥,這個,有點兒意思啊?”
“你琢磨琢磨,這個和你寫的那個小論文裡的圈層藩籬,回聲室效應,沉默的螺旋效應有沒有承接關聯延伸?”
“嗯,有。”
“咋樣,有沒有興趣?”
“那你是想?”
“老規矩,我第一你第二,咱倆誰跟誰。是吧。”
“那是.....誒,彆動,你剛說啥?誰第一,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