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高考挪到了六月份,疫情的烏雲依舊沒有完全散去,又因為川省一個小夥偷了高考試卷,而啟用了備用卷,比如蘇省那張堪稱史上最難之一的數學,雖然葛大爺矢口否認,但許多考生一想起自已那可憐巴巴的六七十,還是把鍋都扔到了他頭上。
考場門口變成了追悼會現場,學生抱著家長、學生抱著老師、學生抱著學生、學生抱著自已,哭成一片,悲傷就這樣逆流成河。
種種事件疊加在一起,換來了許多人一生的改變。
有人說考不好,隻能怪自已學藝不精,你難,彆人也難,對大家都是公平的。
這樣的人,可以讓他貼臉滾鍵盤,這話隻適合那些學神階層。
因為真正影響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的,不僅是難到出名的試題,還有隨之而來的報考。
比如估分,這就是個誤差極大的技術活,不僅要精準記住自已寫下的每一個選擇,甚至要猜測作文等主觀題判卷老師的喜好。不僅要精準地估自已的分數,還要參考分數線報誌願。
但是,太多人考砸了,估分比模擬少幾十分,甚至上百分。
與往年一對比,原本能上985的,隻能保211,能上一本的,感覺連上二本都危險,所以報誌願時變得謹小慎微,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分數妥協。
最後一天交誌願表時,有人抱著已經改得快擦漏了的表格,哭得撕心裂肺。當然,可能最後公布分數線時,會哭得更慘,因為,迎來的是全麵降分。
一流大學都沒招滿,二三流大學的分數線暴漲,拿著能上C9的分數去了普通院校的不在少數。
高考變了,變得越來越科學嚴謹;高考也沒變,它仍然是改變命運相對最公平的途徑之一。
李樂看著電視裡的高考報道,倒有些慶幸自已這輩子是先填誌願,還有,遇到了劉成基、程豔輝、譚娘娘這樣的老師,當然,還有王加強這個老奸巨猾的校長,會分析每個學生的三年的成績,做數據統計,幫著填誌願。
“這就是你們的高考啊?”
三圍又大了一點兒的大小姐,有些費力的把腿抬到李樂膝蓋上,卑微小李立馬會意,捏著小腿做起了馬殺坤。
“你們不也有麼?全世界最重視高考的三個國家,我們,你們,還有腳盆的小鬼子們。誒,你沒考過吧?走後門直接進。”
“誰說的?我也參加過,不過是自主招生。”看到李樂投來的揶揄的目光,富姐一叉腰,“其實要是參加統考,憑實力,我也能上天空之城。”
“是吧,你真厲害。”
“彆笑,我說的是真的。”
“是是是。”李樂不想和富姐掰扯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差異化,一個七分資源三分努力,一個九分努力一分運氣。
“誒,你說的天空之城是什麼意思?”
“三個大學啊,一個漢城大學,SeoulNationalUy,一個高麗大學,KoreaUy,一個延世大學,YonseiUy,三個取首字母,就成了sky,天空,說這三個學校是所有大學的一片天,所以叫天空之城。”
富姐摸了摸肚子,“你說,以後這倆也要高考麼?”
“參加啊,無論怎麼說,這都是人生經曆。”
富姐點點頭,嘀咕道,“那就要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誒,燕京最好的小學、中學是那個?”
“還有各種校外培訓班,要學體育,學藝術,參加社會實踐。以後讓孩子學擊劍還是網球,要不學騎馬或者滑雪?學畫畫有奶奶教,學音樂學什麼?女孩子學鋼琴,男孩子學小提琴怎麼樣?參加各種夏令冬令營,還得出國遊學增長知識見世麵。對,還要送阿爸那邊跟著......”
“打住,這還是孩子麼?不累啊?”
“累麼?我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對了,還有外語,誒,那倒簡單了,天生就會兩種,以後大點兒,咱們在家都說英語怎樣?培養語言環境,有了基礎了,我就和孩子們說法語、日語,你不是會德語麼......”
聽著大小姐在規劃,李樂又想起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姥爺和老太太,為了這倆孩子的未來,歎了口氣。
兩人在自已屋正膩乎著,門口一聲咳嗽,聽到是曾敏的聲音,大小姐忙把腳拿了下來,轉身瞧見捏著幾張畫稿進來的曾敏,瞬間頰生緋紅。
“阿媽。”
“拿下來乾嘛,你昨天不說還些酸的麼?讓李樂給捏捏就是。”
“不了,不了,好多了。”
“嗨,兩口子這有什麼?”曾敏笑道。
“就是,來,繼續。”李樂要伸手,被大小姐給拍開。
“彆動。”
“咋了媽?你這拿的啥?”
“哦,這個,給富貞的。”曾敏坐到對麵,把畫稿遞給大小姐,“不是那個什麼係列首飾麼,富貞找我設計的,前幾天一直給那幾幅大尺幅收尾,沒時間,今天抽空給畫了畫,瞅瞅,是那個意思不?”
大小姐雙手接過,隻看了一眼,就“哇”。
“我看看。”李樂攀過來,瞧見也是,“誒?”
李樂從小見過曾老師的油畫,素描,但是見曾老師畫水粉的時候,不多。
這幾張灰卡紙上,圖畫尺寸不大,鉛筆線條勾勒幾種不同造型的項鏈,胸針、戒指的輪廓,簡單又乾練,水粉色彩的填充上色,體現出栩栩如生的質感來,即便是平麵,也通過調色、上色、運筆、陰影到高光,把寶石之間的光影交錯立體的展現了出來,就那麼翻看著,一張張畫稿,好像也有了重量。
“阿媽,這幾種造型都是花?”
“是啊,百合。昨晚上還琢磨呢,一早起來時候,想到那句永日向人妍,百合忘憂草來,就選了這兩種做靈感。”
“真好看。”
“好看就成,任務完成,這東西,頂多算個概念,你回頭再交給專業的珠寶設計師,讓他們細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