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中開學(1 / 2)

1981年9月1日,農曆8月4日

--------------------------------

吃完奶奶做的雞蛋麵,王建昆騎著摩托車帶上父親去縣城。

今天是高中開學報到的日子。

本來他自己獨自去報到也可以,但為了申請住校外,還是要讓父親出麵跟老師說才行。

到了縣城王建昆帶著父親去了他租的房子。

房子在學校附近的書香路上,坐落在路的儘頭。

邊上是一座30多米高的小山,上麵還有幾十顆鬆樹和一些低矮灌木。

房子是單層瓦房,原來是當做養雞的地方。

房主人可能是養雞技術不過關,養一批死一批,所以今年上半年就空著沒養。

王建昆找房子找到這,相中了這裡鬨中取靜的位置,出價30塊錢一個月就租下來了。

房子前麵用半米高的片石砌的牆加竹子做的籬笆圍了個100多平的大院子,院子靠近書香路那邊。

房子後麵開了個門,有小路可以走到二中後門口。

王建昆對這房子的規劃是前屋和院子當廢品回收站,後屋自己住。

平時前後屋中間用鎖把門鎖著,隻有自己可以開門從後屋往前屋來。

屋子裡已經收拾乾淨,王建昆還用超能力做了吊頂,這樣雖然是單層屋,加了吊頂既可以擋灰塵,還保溫。

上次來租房時已經打掃乾淨,前後屋都是隻有一個單間。

王建昆都買了床,書桌還有櫃子,前院的書桌到時當廢品站的辦公桌用。

廚房在前院搭的,小小一間木屋,就一個蜂窩煤爐和一個切菜的木台子。

鍋碗瓢盆都還沒買,王建昆暫時不打算自己做飯,一日三餐先在學校食堂吃。

到時招到人後看他自己的意思,如果要在這住要在這做飯就自己帶被褥和廚房用品。

院子裡有個水井,用水倒是方便很多,這條路上有的人家沒有打水井或者打了但沒打到水的就隻能每天清早去樂安江裡去挑水。

王建昆把家裡帶來的換洗衣服放到櫃子裡,草席和被褥等其他生活用品準備報到完後再去集市上買。

把摩托車推進屋鎖好,王建昆帶著父親從書香路走到天佑路,大概10分鐘就到了縣二中門口。

此時門口擠滿了人和車,走路並且就帶著一點行李來的一般就是縣城本地或者城郊的,大包小包還挑著擔子一家兩三個人坐貨車或者牛車一起來的就是鄉下公社的。

因為現在在學校吃飯要收糧票或者飯票,糧票一般隻有城裡學生才有,飯票是把米交到學校食堂,食堂稱重後再發相應的飯票。

所以鄉下來的學生一般都會帶一個月的米來交給食堂換飯票。

王建昆打聽過了,今年開始可以直接用錢換飯票,不一定非要用米,所以他才能這麼輕鬆,不然每個月背米來學校就要累死人。

王建昆和父親順著人流往學校裡麵走去。

進了校門後是個小廣場,繞著廣場兩邊是煤渣路通向學校後麵的操場,教學樓,食堂還有宿舍。

人流進了校門後都往小廣場走去,因為那邊張貼著分班表。

王建昆和父親也往掛著分班表的地方走去,從左邊1班開始看,看到最後的12班才看到自己的名字,還發現初中同學方貴華也在這個班。

名次排序應該是按照成績來的,王建昆排第一,方貴華排第五,12班全班有52人。

最下麵還寫著報道流程,先去教室找班主任報名繳費,如果要住宿就會安排一個宿舍位置,原則是非縣城本地都安排住宿,不住宿的由家長說明原因及寫明校外居住地址,好方便學校管理。

要去學校食堂換飯票的可以報完名後直接去食堂換,不換的就自己安排,晚上開始上晚自習。

王建昆來的早,沒看到浙源公社的學生,於是先去12班報名了。

和父親一起沿著煤渣路往教學樓走去,路上都是家長陪著學生,一路上各個公社的方言充滿王建昆的耳朵。

走了沒一會就看到三棟青磚黑瓦的教學樓,最右邊的應該就是高一年級的。

旁邊兩棟外麵沒什麼人影,偶爾傳出老師嗬斥學生的聲音,應該是高二和高三年級的。

教學樓是三層的,每層4個班級,12班在三樓,王建昆和父親往三樓走去。

這時教學樓前方的空地上放著很多行李,邊上一般都有個家長看著。

到了12班教室,講台那是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辦入學手續,黑板上寫了班主任老師的名字是何仕先,英語老師劉曉婷。

輪到王建昆時,班主任讓他把通知書和戶口本拿給他看,學雜費10塊錢則交給英語老師劉曉婷。

王建昆把手裡的兩份資料交給何老師,再把錢交給劉老師。

何老師對照了下名字和出生年月等信息,這個步驟應該是防止冒名頂替。

看完後問王建昆住校不,王建昆表示不住校,於是讓王建昆父親填寫一張表,上麵要寫上不住校的原因和現在校外的住址。

接著問王建昆願意當班乾部比如班長或學習委員等職務不,王建昆想了下回複說不當,因為自己年齡稍微小點,怕不能服眾,而且還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忙,可能不能協助管理班級事務。

何老師聽他這麼說也就沒堅持讓他當班乾部,一般成績好,老師都會安排個班乾部的職務,除非學生自己不願意或者確實不能勝任。

填寫完這些後何老師提醒他今晚6點半到這個教室來上自習開班會,不要遲到。

這時劉老師也登記好了給了王建昆一張收款回執單。

收好後跟班主任和劉老師說了聲自己要去校園看看就跟父親一起下樓了。

王建昆上次租房時已經到校園逛了一圈,這次他決定帶父親也看一看,好讓他回家跟家裡人說說高中的印象。

出了教學樓後沿著煤渣路繼續往後走,來到了一個大操場。

大操場有一個標準足球場大,上麵還立有兩個足球門框,沒有攔網,外圈是用煤渣鋪的跑道。

沿著跑道走了小半圈就來到了幾排宿舍。

帶著父親去宿舍看了下,總共有5棟2層高的宿舍樓,現在有3棟住男生,2棟住女生。

每棟上下各10個房間,每個房間住12個人,都是上下鋪,跟王建昆初中一樣都是鐵架木板床。

轉了一圈後帶著父親去了邊上的食堂。

食堂應該是新建的,是個兩層的水泥框架平屋頂的房子,用了大玻璃窗,地上也鋪了水泥,裡麵空蕩蕩的沒看到坐的地方。

看到邊上有排隊交米換飯票的,王建昆往前走問了下用錢買飯票的在哪,工作人員告訴他去邊上的一個窗口,那邊有人處理。

順著工作人員指點的的地方走去,果然有兩三個人在那排隊。

王建昆排隊用錢換了一個月35斤的量,聽到還有菜票可以拿錢買,王建昆也買了5塊錢的菜票先看看食堂的菜怎麼樣。

逛完校園王建昆就和父親出了校門往東門橋底走去,那裡已經自發形成了一個集市。

走進市場,找到賣草席的攤子買了草席,接著又逛了好幾個攤位買了鐵皮水桶,搪瓷臉盆,牙膏牙刷,白毛巾,竹木製造的晾衣架,鋁製飯盒和木筷子,還買了一床軍綠色被套的薄被子和配套的枕頭。

買完這些王建昆和父親提著往書香路走去,開門把東西都放在床上,等晚點再收拾。

帶著父親出門去飯店吃飯,吃飯時父親交代王建昆好好讀書,不要浪費了天分,家裡的事情已經走上正軌了,他和爺爺還有母親能搞定。

王建昆表示不會落下成績的,今後考試第一名都將是他。

父親讓他不要大意,咱們縣能人輩出,前清出了多少侍郎甚至各部堂官,解放後也出了很多天才一般的人物。

王建昆表示會謙虛謹慎的,然後還是跟父親說了下有幾個事情記得去安排做。

一個是今天回去鳳山記得去權師傅那對賬收錢,數量可以看看跟送的多少套玻璃和發條對照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