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是9月5號記得去饒州學開車並讓程勇每3天派車來一趟把打火機拉走,等到9月15號你買了車就由你自己送。
第三個就是9月20號去饒州把鐵條運回家。
第四個事情就是每周日中午王建昆會打電話到清華,讓父親去清華郵局等電話,有什麼事情電話交流,如果父親有事不能去,則打電報過來。
吃完飯王建昆把父親送上回清華的貨車,到時父親還要走路回隊裡。
一直想教父親學騎摩托車,前麵一直太忙沒抽出時間,今後他自己開貨車可能更沒時間了。
父親回家後王建昆拿出紙筆寫了個招人看廢品站的招牌。
上麵寫了招聘廢品收購站管理員一名,早8點半至晚5點半,做六休一,年齡18-35歲,高小畢業及以上,工資至少30元/月。
寫完就拿著往東門橋這裡占了個位置拿木棍架起來。
沒一會就圍了很多人,大部分看著王建昆這麼年輕有點不相信,30塊一個月不少了,覺得王建昆在開玩笑。
王建昆不為所動,隻是說了下有意向可以找他報名麵試,麵試合格當天就可以上班了。
陸續有幾個20多歲的年輕人和一些中年人找他麵試,麵談了幾個後王建昆決定讓一個叫葉偉的退伍兵去王建昆租的房子那看看。
因為王建昆發現葉偉眼神非常正,神情也非常平和,說話聲音洪亮有正氣,不像幾個20出頭的人一樣吊兒郎當的,看王建昆的眼神有種莫名的輕視感。
葉偉是去年從南邊退伍回來,腿部有殘疾,不拿拐杖的話隻能是慢慢走。
退伍回家大半年了沒找到工作,退伍費和傷殘補助金雖然有一點,但是家裡有老人和老婆孩子要養,所以看到這個不用乾體力活且工資還蠻高的工作很高興,當時也是他最先麵試的。
為了照顧葉偉,王建昆和他慢慢走,邊走邊聊。
他家住武口,現在每天來市場這擺攤賣竹筷等竹製品,這種東西農村人都不會買,他們會自己做,所以隻有城裡人偶爾會買,生意隻能是糊口。
家裡兒子2歲多了,老婆在家務農,父母也是務農。
他還講了下自己是73年18歲就入伍了,78年年底時趁著回家探親就在家裡父母親的安排下快速結婚了,沒多久有了小孩。
本來想回部隊申請退役的,沒想到回部隊沒多久就是南邊爆發熱戰,所以就隻能繼續服役。
之後就一直訓練,79年年底隨部隊去南方輪戰,80年年底在戰場負傷肌腱斷裂後就退役回家了。
退役前因為隻是連級乾部,所以工作也一直沒落實,而且他有殘疾,工作機會就更少了。
到了王建昆租的地方,讓葉偉看了下環境,說了下工作內容就是幫忙回收廢品,登記數量價格,葉偉表示這些工作沒有問題。
接著談了下工作時間安排,每周周日休息,節假日也休息1天,過年7天,中午葉偉自己在這邊做飯吃。
見葉偉中午準備在這邊做飯,王建昆另外給了5塊錢讓他去置辦鍋碗瓢盆等做飯的東西,多退少補。
談完這些王建昆打算把廢品回收站的招牌掛起來,並且做幾個指示牌掛在書香路及天佑路上。
從屋裡取出準備好的鬆木板和紅油漆,王建昆開始寫招牌。
先讓智子設計好多種字體形狀,然後選了一個看著符合時代氣息的字體,寫上“利民廢品回收站”六個大字。
這是要掛在院門口顯眼地方的,還寫了幾個指示牌,寫了書香路利民廢品回收站往哪走,回收廢紙,廢舊家具,廢金屬等。
寫完讓葉偉幫忙一起去掛上,然後讓葉偉平時也宣傳下,碰到撿破爛的讓他們可以往這送,價錢公道,斤兩不虛。
然後讓葉偉在這看著,他去買杆秤和台秤還有記賬本鋼筆墨水等等。
騎上摩托車,去供銷社買回這些東西,讓葉偉收起來,今後這些就歸他用了。
辦公桌那有個加了鎖的抽屜可以放賬本和收廢品的錢,保持每天都有5塊錢,晚上和王建昆對完賬後就補上。
快5點半了就讓葉偉先回家,明天早上8點到這裡。
跟他說了下每天早上自己會去上學,中午回來休息,晚上5點半會來對賬並檢查回收的東西。
王建昆也鎖門去吃飯然後去教室上晚自習。
在12班教室,王建昆看到了方貴華在和幾個同學在聊天,走過去跟他打了招呼,隨後也加入了聊天群。
這群聊天的都是住校生,好幾個都是一個宿舍的,下午好多人都已經互相認識了,王建昆自我介紹了下自己。
雖然王建昆比這些同學小一歲到兩歲,但是這兩個月夥食好了,身高也往上竄了一節,所以在同學群裡並不顯得小。
方貴華問王建昆怎麼沒在宿舍看到他。
王建昆把自己在校外找了個房子住,以後算是走讀生了。
方貴華其實有很多問題想問,但是這是班主任進來了,隻好安靜下來。
班主任進來後先講了下學校的情況及教學安排,高一年級每周一到周六上課,周日休息,每天晚上的晚自修是6點半到9點半,冬天提早半小時到9,每月最後一周周末休2天,可以回家一趟。
接著宣布了班乾部的人選,分彆是班長吳蕭義,副班長俞子潤(女),學習委員方貴華以及其他的各科課代表還有男女生生活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等等。
然後讓大家全部到走廊排隊,不分男女按高矮順序排隊,王建昆在這個班級是中等,所以排在了中間位置,前麵是副班長俞子潤。
接著班主任讓從低到高每7個人進去坐一排,輪到王建昆時他在第四排,進去後和俞子潤坐同桌。
教室的座位是232排列的,兩邊是兩人桌,中間是三人桌。
此時教室了重新熱鬨起來,幾乎整個高一教學樓也都是少年們的說話聲,因為大家都在熟悉自己的位置,周圍的同學。
王建昆比較內向,特彆是跟女孩子打交道有點張不開嘴,還是俞子潤先找他聊天並自我介紹。
聊天得知俞子潤是廣豐縣人,本來是要到饒州市裡讀書的,父親工作被安排到了這邊,所以就來這讀書了,她也是走讀生。
俞子潤身高165左右,穿著碎花連衣裙,腳上是白色運動鞋,紮著馬尾辮,沒敢細看,就感覺說話會帶微笑,有個小酒窩。
班主任等了好一會才讓眾人安靜下來,接著讓人一個個上去自我介紹,讓大家互相記住同學的名字。
第一節晚自習下課,班主任讓班乾部去把書本從教務處搬過來,第二節晚自習上課後眾人依次排隊上去領書本。
總共發了語數英,政史地,物理化學總共8門課的課本,還發了作業本8本。
發完書本後班主任讓大家開始自習,今天第三節自習課可以不用上,先回家回宿舍休息,明天一早6點半要到教室上早讀。
眾人也無心自習,大部分人翻了翻書本後還是找周邊的同學聊天。
王建昆比較無聊,他不想找話題,周邊同學的話題他也不是很感興趣,於是周邊同學就漸漸不找他說話了。
他也樂得自在,翻看起高中的課本。
邊翻看邊想著怎麼解決通信問題,特彆是與彼得的通信,雖然留了學校的地址,告訴他可以發電報,但是電報交流畢竟不是很方便。
他快要回去了,下一批訂單不知道能不能在他出國前定下來。
得想辦法解決通信問題,自己有超能力,製造一些通信設備應該是可行的。
可是自己對現在的通信設備不是很了解,雖然知道無線電台可以自由通信,但是自己不了解公用頻道怎麼搞,如果不小心占用了軍用或者已經分配了的民用頻道就不好了。
得找個懂行的人問問情況,問清楚了再動手製造。
第二節晚自習就再王建昆的思考中過去了,大家紛紛把書放進抽屜走出教室,也有部分人把書背著走。
方貴華走過來問王建昆住哪裡,要不要去宿舍看看,跟初中同學見見。
王建昆表示等周末大家一起去他住的地方聚聚吧,宿舍人太多太擠,說完把地址告訴方貴華。
方貴華一聽這建議也挺好,到時都是浙源公社的,說話也方便點,於是說就這麼定好了,他去通知其他同學。
王建昆等人走差不多時也走出教室,在校門口還碰到俞子潤和他父親,他父親騎著自行車來接她,大晚上還穿著中山裝。
跟俞子潤和他父親打了個招呼就分開了,王建昆往書香路走,他們父女兩騎車往東門橋走去河對麵,路上都是高一下課的學生,三三兩兩的往家走。
回到利民廢品站,從前門進去,打水洗漱後就上床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