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父親如約趕到回收站,帶著王麗平一起把5噸礦石和2噸錳金屬卸到院子裡。
卸完貨王建昆讓他倆把黃銅板裝上車,並且把空箱子也裝上車帶回隊裡,可以改造成裝打火機的箱子。
裝車完成後又趕去玉宇花園那,把7套打火機生產設備裝上車。
父親見他又租了個房子,問道:“建昆,怎麼又租個房子啊,回收站那邊不是挺好的嗎?”
“那邊白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有些東西不適合放那邊,今後那邊主要就是當回收站的功能用,平常我住這邊安靜點。”
“那倒也是,你明天回家一趟不?”
“我明天一早騎車回去,要出發去廣市了,得回家看看先。”
“那挺好,你母親抽空幫你做了新衣服,你回去也試下合身不,到時去廣市穿的也體麵點。”
“爸,我媽不會做的很厚吧,廣市很熱的,咱們這已經穿長袖穿外套,那邊現在還有30度左右,要穿短袖的。”
“啊!那我得回去讓她趕緊改改,他做的就是長袖。”
“來得及改就改,來不及就不用改了,去那邊也就幾天,到時在饒州買兩套也好,已經做好的就留著在這邊穿。”
“也好,我回去跟她說,她這些天確實挺忙,要培訓二期的員工和管理人員,還要找人接手她的工作。”
“爸,你去找了董振軍沒?他什麼時候能來?”
“去找了,他也答應了,我跟他說的是下個月10號左右,到時一起去饒州提車,然後專門負責一輛車。”
“爸,不如這樣,你回去路過他那跟他說讓他明後天就來上班,然後這些天運貨時跟著你一起運貨,不運貨的時候讓他負責培訓駕駛員,除了王麗平,你在隊裡再找幾個機靈且品行好的青年當學徒,這樣今後車多了隨時有駕駛員可用,你到時就負責管理車隊,接收貨款,順便再幫幫母親管理下工廠。”
“你不說我都想不到,回去我就請董振軍到隊裡上班,他應該會答應的。”
“那就好,爸,時間不早了,你先回去吧,我明天早上回家。”
下午放學後,王建昆回廢品回收站把今天送到的5噸金屬礦進行了提煉。
提煉出的鈰(Ce)與鑭(La)與銅鋅還有回收回來的鐵等合成了60萬顆打火石,把錳和鐵也合成了60多萬個彈簧。
這些彈簧和打火石應該夠1個月用的了。
剩下的矽和氧則加一些院子裡石頭裡含的鈣合成玻璃2千多塊,也都裝到箱子裡做好標記。
把裝有打火石,彈簧還有玻璃的箱子做好標記,用文本機發信息讓父親後天來這卸貨後把做標記的箱子帶回家。
還剩下的一些大概還有2噸左右的元素暫時沒法利用,分了好多趟撒到了旁邊的小山上。
晚自習結束後,王建昆到廢品站檢查了下門窗,沒有發現有人進入的痕跡,於是就騎車去了玉宇花園。
廢品站放的東西越來越多,得找個守夜的人。
雖然其他人偷去也沒什麼用,也不好賣,但是被偷了也很麻煩,很大可能是找不到的。
王建昆準備明天和葉偉談下讓他晚上也住廢品站,到時給他加點工資,讓他老婆也來廢品站上班,照樣開工資。
王建昆會去供銷社買些棉花來,不忙的時候讓他老婆做棉芯。
在玉宇花園,王建昆照例打開電台監聽了一陣。
半小時過去也沒收到有用的信號,一直是背景噪聲。
看來這個電台也是有事情才聯係,不一定會固定時間發報。
轉到其他頻率收聽了會兩個半導體研究愛好者的交流後,把他們聊的一些技術關鍵點用紙筆記錄下來。
看看時間快11點,關閉電台洗漱睡覺。
周日這天一早,王建昆騎車到回收站再次檢查了下,沒有人進來過。
於是去了東門橋頭的集市,先吃了一碗肉絲炒粉,一碗豆漿,再去集市裡逛了一圈。
買了用麥芽糖做的聚果糖,外麵是白色的,裡麵還有芝麻夾心。
還買了兩斤麻花,兩斤白糕。
在肉攤上買了1整個後腿,攤主見他這麼豪氣,還半價賣給他半邊豬板油。
買完東西王建昆就往家趕去。
清晨的風吹著涼颼颼,王建昆想著等有空了做個擋風的騎行裝,不然冬天騎車肯定很難受。
到家時9點左右,家裡奶奶和姑姑在家。
看到王建昆回來,奶奶說道:“昆叻,我的乖孫,學習辛苦吧?看著都瘦了。”
“奶奶,不辛苦,我都長高長壯了,這些肉和糖果零食拿回屋吧。”
“姑姑,辛苦你們來幫忙了,表妹呢,怎麼沒看到人。”
“跟著春香出去玩了,幾個月沒見,你長高了很多啊。”
“這幾個月家裡掙錢了,夥食好了很多,所以長得快,中午等下多做點肉,你們也多吃點。”
“天天都有肉的,沒想到你讀書這麼有用,給隊裡帶來這麼個好產業。”
“還好,姑姑,我去洗漱下再去工廠看看,等中午咱們再聊。”
“好好,你去忙吧,我也要去幫忙洗菜切菜,中午做工的人多,得早點準備好。”
王建昆回屋洗漱,把身上的灰拍打掉後就出門去打火機工廠了。
母親正帶著人培訓二期工廠的班組長,王建昆讓母親繼續忙自己的,他看看就走。
此時一期還是在用鐵板衝壓,看了下倉庫庫存,鐵板應該還能再做個半個月的樣子,做完了再讓這邊換模具用鐵條衝壓。
接著去了二期廠房,廠房屋頂木架已經架好,建築工人們正在給屋頂上瓦蓋瓦,爺爺和幾個隊乾部都在這。
看到王建昆回來,紛紛誇讚他,說的王建昆都不好意思。
看樣子過個10來天二期廠房應該可以投入使用了。
問了下隊乾部安裝機器是否有問題,隊乾部都說沒問題了,一期的人已經能熟練使用和安裝了,王建昆聽到他們這麼說就放心回家了。
老房子邊上就是新房的工地,此時地基已經挖好,父親正和姑父指揮工人紮鋼筋籠,這是要放到地基裡然後澆築水泥的。
“爸,姑父,忙著呢?”
“回來啦!”
“建昆,幾個月沒見,你長高不少,本事也大,掙錢給家裡建新房了。”
“姑父,我畫的圖紙沒問題吧,按你的估計建好這樣的房子要多久啊。”
“剛開始看著有點難,我文化水平不高,你爸講解了幾遍基本看懂了,主要就是澆築地基和澆築樓板,其他砌牆打灰都是一樣的,估計得11月底才能建好框架,再蓋瓦粉刷石灰,安裝門窗等這些精細活,得要1月初才能完工,應該可以在過年前搬進新房。”
“那就好,姑父今後要不組建個建築隊專門幫人建房吧?”
“這可以嗎?現在建房都是給點東西,東家再管飯,掙不到錢啊,而且也有點不敢收錢。”
“可以掛靠到隊裡啊,就當做是隊裡組織的,給隊裡交一些管理費,如果你們隊裡不同意,那你乾脆到我們隊裡來組織個建築隊。”
“我考慮下吧,得回去商量商量。”
“回去商量下也好,國家都搞改革開放了,我們隊裡現在請其他的的人乾活都付工錢的,建房的會越來越多的,你抓住這次機會,說不定明年你家也有錢建新房了。”
姑父聽王建昆這麼說,明顯動心了。
“我回去先跟隊裡說下,不行就來這邊掛靠,爭取明年能建新房。”
“到時姑姑也可以跟你一起乾或者在這邊的打火機工廠裡做工,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對,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中午吃完飯休息時,王建昆把給姑父的提議說了下。
爺爺表示支持,姑姑也希望能在這裡做工。
於是讓姑父過幾天澆築完地基等晾乾的時候回思口老家問下能否組建建築隊並掛靠隊裡,不行就來這邊組建掛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