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笙也是一個玲瓏透的人,立刻順杆秤到:“那草民就猛浪了,來,明德請。”
跟著孔笙,陳耳想去參觀了一番孔聖到陵,給孔聖上了三炷香,祭拜了一番孔聖人之後才和孔笙回到了孔府會客廳。
一番寒暄之後才開始眾人才開始談起了正事,也是陳耳來這裡的唯一的目的,那就是拉孔家人為了本地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先生,那吾就開門見山了,想必您也知道我今天來是有事情請您以及你們孔府幫忙的。”
在會客廳坐下,陳耳直接開門見山對著孔笙說道,陳耳其實並不善於談判,所以他乾脆來一個快刀斬亂麻的方案,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孔笙。
這樣一來,孔笙就算是再想在這件事情上坑上一筆,礙於麵子,他也不能夠太過分,更何況此事對於孔府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魏王殿下請說。”
雖然孔笙已經知道陳耳要說什麼,但是他不能夠那麼直白的將這件事情表明,該有的過場還是要走的,孔府的一些還不知情的人也需要讓他們了解一下,畢竟此事以後是要他們來做主力的。
“想必諸位也知道我本地正在大力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件事情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同時也對你們孔府有著莫大的好處,但是諸位都知道。”
“我國家上下識字的人確實不算太多,雖然吾已經在前幾年就開始了準備,但還是杯水車薪,這能夠當先生的人還是太少了,所以吾這一次來孔府主要是想請孔府之人出山幫助我本地學堂的建設,培養更多識字的人。”
陳耳不怎麼喜歡稱自己為孤,他總覺得孤這個字實在是有些不吉利,所以這麼久以來,本地的人也都基本上習慣了陳耳還是自稱我或者吾。
荀彧等人實在是沒辦法,也就隻有認了。
此時孔笙等人聽到陳耳的話,倒也不是太過意外,畢竟本地的教育事業建設他們也是頗為關注的,青州的很多學堂建設就有他們的幫助,隻不過這一次是陳耳以整個本地來請求他們幫忙罷了。
孔笙代表孔府的人上前說道:“明德,這興辦學堂,讓更多的人讀書這是符合先祖的意願,我們孔府自當出一份力,但是明德你也知道我孔府雖然大多人都能夠識文斷字,但是畢竟人數還是有限,不知道明德準備如何安排我等?”
孔笙提出來最為重要的問題了,那就是利益的問題,陳耳在來之前已經得到了郭嘉荀彧等人的提點,這孔家最注重的不是金錢上麵的利益,而是名。
所以陳耳一早就想好了方案,他對著孔笙說道:“關於這件事情,我已經有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這其一就是本地會在曲阜興辦一個大學堂曲阜大學。”
“這個大學將會是本地內最高的三座學府之一,孔府老一輩的先生都可以在其中任教嘛,想怎麼教就怎麼教,不過有一點,那就是不能夠乾涉其餘人的教學。”
“這個可行。”雖然不太明白大學是怎樣一個存在,但是孔笙聽到最高兩個字就有些明白了,這是最高的,“不過這個大學的祭酒?祭酒有兩人,一人是孔老先生您,另一人乃是田豐,不過田豐隻負責行政也就是日常管理,教學由您負責。”陳耳說道。
“如此便好。”孔笙點頭表示認可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