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求收藏求支持)
寧墨封默默聽著,一邊喝酒、一邊吃菜。
大致五日後,這雨來城百姓紛紛走上街頭,在城門口集合。
一個個翹首以盼、萬分期待。
而在那太陽初升之時,地平線儘頭,有一輛轎子緩緩而來。
那並非是被蓋住模樣的轎子,而是類似於亭子一般,人坐在中間,許多人都看得見。
轎子來得很快,並非是人力抬轎,而是紙人。
一個個紙張形成的人抬著轎子,幾個眨眼間便來到人群麵前。
盤腿坐於轎子上的,乃是一看上去四十歲的男人,麵色溫和,並無惡意,眯著眼讓人有股發自內心的親近感。
他揮著手,向四方的民眾打招呼。
而他們也熱情的歡呼掌教到來。
“掌教來了,雨來城太平了,掌教來了,青天就有了!”
寧墨封在酒樓上靜靜地望著那人,他好似並未察覺到什麼。
在人群的簇擁下,他來了早已搭建好的高台上,道:“諸位雨來城的百姓,本座今日到此,便是教導你們修行長生之法,本想暫且休息一日,等待明日再讓大夥兒前來。”
“但大家如此期待,那本座也不好掃了大家的興,那今日,本座便在這兒,為大家傳下仙法,期望大家好生修煉,久視長生。”
民眾夾道歡迎,熱情似火,聽得這話後更歡呼不已,大呼掌教。
“掌教!掌教!掌教!”
“掌教!掌教!掌教!”
“掌教!掌教!掌教!”
掌教抬手輕輕一壓,滿地歡呼聲為之一靜。
“諸位,且坐好。”
百姓紛紛席地而坐。
寧墨封也來到了這兒,他隨大流,坐在了最後邊。
而那男人也開始自己傳道授業。
“內丹之功,起於一、而成於九。一者,萬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於一。”
“故內丹之功亦起於一,轉而成於九者,九為陽數之極。數至於九、則道果成矣。
“似寶珠者,言天一真水藏於膽,陰陽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狀如露一顆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
大道之音傳遍四方,諸多百姓如癡如醉,寧墨封靜靜地盤腿而坐。
那所謂掌教傳下之功法,乃道家鼎鼎有名的九轉內丹術並不是最廣為人知的練氣修行功法篇。
修行有那麼一大前提。
引氣入體。
唯有引氣入體,方可繼續下麵之修行。
而引氣入體後便是鍛體、築基、登門,這九轉內丹術是三境前不錯的修行術法。
雖有些高深,但卻的確可教人修行。
他還以為會是什麼其他功法.
“用道家功法當做自己功法我還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本以為這老家夥能有些什麼本事,看來也不過爾爾。”…。。
“你說對吧,道友。”
寧墨封不曾睜眼,好似不曾聽到。
可那人卻笑了一聲,不知何時與他勾肩搭背。
“道友不必如此小心謹慎,雖看不出那老家夥實力如何,可看起模樣應當是不足為據,區區紙人之術,又不是什麼高級神通,一眼便可認知。”
“如今傳下道法也不過九轉內丹術,無趣之極。”
“我已布下障眼之法,無需在意。”
寧墨封不予回答。
那人自討沒趣一會兒,便歎了口氣。
“好吧道友,既然你如此謹慎,那我也不如何你,不若這樣,夜晚時分我去尋你,放心,不會暴露。”
那人說罷便直接離去,也還當真沒被人注意。
掌教傳下道法,從清晨時分直至夜晚,當月明星稀、月兔東升,掌教方才停下聲音,而民眾也方才緩緩從那沉迷中醒來。
他們一醒來便見著天色已晚,大驚失色。
“這、這怎麼就到晚上了?”
“我們在這兒坐了這麼久嗎?”
“可我不覺著有些什麼疲倦啊。”
“對呀,不僅不累,反而還神清氣爽,好似休息了好長一段時日呢。”
“這就是掌教傳授我們的仙法呀謝謝掌教、謝謝掌教。”
萬民歌頌,匍匐膜拜。
掌教微笑點頭。
“今日傳道便到此為止,明日早時再做繼續,這段時日我會在這兒休息,若有不懂可前來問我。”
“希望你們用心修行,早日長生。”
掌教起身準備離去,民眾紛紛高呼。
“——恭送掌教!”
寧墨封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平靜地準備關門,卻在即將關門那刻,一人忽地抬手擋住了門縫,並一溜煙兒進入到了房間之中。
他靜靜地將房門合上,回頭望向那已然坐在位子上,身著黑袍,手持長劍,嘻嘻笑著的少年人身上。
“道友,如何,我這藏匿氣息之法不錯吧,你應該沒察覺到吧。”
“不過彆緊張,我不是什麼壞人,隻是想和你一起.你也是來對付那所謂楊朱學說的吧,我也是,這個邪門歪道蠱惑人心,天下正道人人得而誅之,我此次來,便是想要替天行道!”
闖入進來之人有些稚嫩,大致二十出頭,氣血方剛,滿臉正氣。
他笑盈盈地望著寧墨封,邀請寧墨封與他一同,將那歪門邪道儘數掃蕩。
楊朱學說雖吸引諸多惡徒,可卻也同樣引來矚目。
天下正道煌煌、大氣凜然,有邪門歪道現世,自也有正義之輩挺身而出。
北邊引來了諸多年輕才俊。
儒家弟子、道家弟子、佛家弟子,乃至於其餘宗門勢力。
此人年幼,可一身實力並不算差,甚至算得極好。
如他所言,寧墨封並未察覺他氣息所在,抬手入內一氣嗬成、行雲流水。
應當並不少做如此之事。…。。
他不曾說話,隻默默地坐在那兒。
不回答、不回應,心中思緒著自己的事兒,好似並不在意自己屋內多出一人。
那人眨眨眼,好一會兒後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被忽視了。
他摸摸腦袋。
“道友,你.這是不會說話嗎?”
“哎呀,我還以為你先前是害怕被發現原來是不會說話呀。”
“等會兒,你現在這模樣,該不會是看不見、聽不著吧?”
說著,卻又搖搖頭。
“不至於,你眼還挺明亮,應當不是看不清。”
“那就是聽不著、不會說咯?”
“壞了,道友,你這樣不行呀,那要不你我用神識.不好不好,雖然我肯定不介意,不過道友應當有些不適吧。”
“那就寫字了。”
他從儲物袋中拿出紙筆,寫道:“道友,我名古緒義,乃東邊古家之人,此次前來乃聽聞有歪門邪道禍害人間,因而欲替天行道、維護四方。”
“不知道友可否與我一起,共同討伐此人?”
寧墨封沉默不語,不曾回應。
那人古緒義也不覺著自己被忽視了,反而繼續寫道:“道友放心,那人實力不強,無非是以學說恐嚇他人之輩,隻需我等略微出手,便已是他的極限。”
“隻要可解這學說掌教,為難自解。”
“皆是,天下都知你我之功德,萬民歌頌、少年意氣.月溪姑娘也會對我刮目相看,想想都覺得太棒啦。”
他好似已想到大功告成之景,愈說眼睛變愈明亮,直至最後,已然成了那好似黑夜中的明月。
那麼讓人矚目。
初步判定,此人為熱血愚笨,未曾受過修行界毒打的天真之人。
寧墨封,鎮北軍影殺者隊長。
為鎮北王手中最為鋒利之刀,刀出無形,見血封喉,殺人如麻。
奉鎮北王命來此奪了那所謂楊朱學說掌教之命。
鎮北王倒並未說該如何行事,卻也並未說不可如何行動,那麼,他便可按照自我手段伺機而動。
欲對那掌教動手之人數之不儘,但卻從未有誰真正發現那掌教所在。
聽風城早在楊朱學說傳遍北邊之時便被鎮北軍裡裡外外搜尋一番,若非不好惹民眾怨聲載道,他們早已挖地三尺。
而時至今日,這楊朱學說掌教依舊是一大謎。
先前任憑鎮北軍如何調查都查不到些許痕跡,如今卻光明正大出現於此.毫無疑問是引蛇出洞之計。
這魚鉤就這麼直挺挺地放出,能被釣上的人,怕是魚嘴都要成翹翹嘴了。
不會吧不會吧,這麼明顯的魚鉤,不會有人中計吧?
“轟!”
一聲巨響自不遠處傳來,一身著豪華錦袍之人立於天上。
一處落下,一處豪華莊園頃刻化作飛灰。
而那莊園主人,正是今日方才住進的楊朱學說‘掌教’庭院。
“哼,你這煽動人心、蠱惑世人之妖道,今日,我李正之便將你打殺於此,替天行道!”…。。
寧墨封:“.”
除了這熱血的家夥,還真有人被那麼簡單的魚鉤給釣上了。
古緒義推開窗戶往外一看,那喚作李正之之人正於火光照應下如天神降世,威武不凡。
不少還未休息的民眾紛紛出來,便是睡下了的,也被吵醒。
“誰呀,大晚上的不睡覺,在這兒弄些什麼呢。”
“莫不是有誰在修行,不小心弄出了些什麼大岔子?”
“等會兒,那火光的方向是那兒啊?”
“那、那是掌教的方向,是掌教啊!”
有人終於意識到是掌教所在,諸位麵色驟然一便,當即向那而去。
“掌教!”
“掌教有危險!是掌教!快去救掌教!”
一群人浩浩蕩蕩,風風火火而去。
他們很快便來到庭院外,望著大火灼燒,化為廢墟之地,哀嚎不已。
“掌教!天殺的,怎會如此呀,掌教,您怎能就這麼離我們而去,您死了,我們可怎麼辦呀!”
“是他!是他殺了掌教!我們要為掌教報仇!”
“對,為掌教報仇!殺了他!”
不少人從口袋裡摸出了符籙,毫不猶豫地施展符籙對著李正之而去。
火焰符、風暴符、雷震符等等符咒一擁而上。
威力雖不強,卻相互配合,交織之下竟隱約有三境威力!
李正之大手一揮,法力湧動,符咒蘊含而來的力量被拍散,並怒喝。
“你們在做什麼,我這是在替天行道!此人妖言惑眾,蠱惑人心,你們都被他利用了!如今他已死,你們不再受人威脅,莫不是不識好歹?”
“——你放屁!”
雨來城百姓怒吼。
“是好是壞,我們還能分不清嗎?”
“你們沒來之前,我們為人做牛做馬,累死累活,沒日沒夜的乾才能養活家人,不是這個稅就是那個稅,不是這邊征兵就是那邊征兵你們以為我們什麼都不懂嗎?你們隻是要我們活著,將我們壓榨到極限,最後看著我們死!”
“就是就是!是掌教保護我們不被他人欺負!是掌教打跑那些欺負我們的人!掌教把錢糧分給我們,教我們長生之法!掌教,是好人啊!”
“——你們!”
李正之怒視,正欲說話,卻感覺到法力湧動,漫天大火被無聲撲滅,那掌教從廢墟中出來,他嗬嗬的笑。
“看,李道友,天下萬民的眼睛是明亮的,他們分得清誰對誰錯,知曉誰正誰邪。”
“這是天下萬民的選擇。”
一步一步,掌教從廢墟中來到與李正之等高的位置,望向下方眾人,俯首道:“多謝諸位愛戴,本座定當竭力為天下萬民開一康莊大道!願天下萬民無災無苦!”
“掌教!您還活著真是太好了掌教!隻要您活著,咱們就能有未來啊!”
“掌教!”
民眾喜極而泣,全然不把李正之放在眼裡。…。。
李正之怒極,手中長劍一指。
“妖言惑眾,你這妖道還敢如此煽風點火、蒙騙人心!今日,我定要替天行道,收了你這妖道!”
他揮劍而上,掌教輕易閃躲,且一邊躲,一邊道:“李道友,你看,你急了。”
“何必如此著急,你有你的觀念、我有我的看法,我楊朱學說乃上古時期傳承而來之學說,上古先賢認可,百姓爭相追隨,你為何要說我楊朱學說乃歪門邪道呢。”
“不若,來明辨一番?”
李正之冷笑。
“嗬,蠱惑人心、自立為王,倒行逆施,掀起戰爭,這不是邪門歪道、妖道,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