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友,我何時自立為王了?”
“你奪取大半北邊,尊奉教主,不是自立為王又是什麼!”
“此言差矣,西方佛國、東邊道教,皆是自力更生,為何我北邊不行?”
“此乃軒轅皇朝地盤,中州萬民乃軒轅皇朝百姓,你讓他們脫離軒轅皇朝,這不是嗎!”
“非也、非也,李道友,你覺著,這天下是軒轅皇朝之天下,還是黎民百姓之天下?”
“自當是軒轅皇朝之天下!”
“錯!”
掌教麵色一凝,揮手間擊退李正之。
他盯著對方,一字一頓,天上天下,萬萬民眾皆可聽得清晰。
“上古時期,人皇軒轅行天兵、誅蚩尤,威武仁德,四方信服,此乃天下萬民之選擇!”
“大水時期,共主禹王量水深,挖河道,劃分九州,共治天下,此乃萬萬人族之選擇!”
“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下方黎民聞言,大為感動。
對啊,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誰都可做主,憑什麼他們就得要被騎在頭上當牛做馬,上古時期人皇共主,乃萬民選擇,憑什麼如今皇帝卻是一家一姓!
“北邊是我們的北邊!雨來城是我們的雨來城!”
“滾出去!軒轅皇朝的走狗,給我們滾出去!”
他們不顧危機,抬手攻擊,所有的符籙、法器,都被他們拿出攻擊,李正之被逼得不停閃躲。
“你們、你們莫要聽這妖道強詞奪理!軒轅皇朝多年來,可曾虧待過你們!”
“免稅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不曾有天災、不曾有人禍,北方妖族南方魔道,儘數抵擋於國土之外,如此,還不得民心嗎!”
玄幻世界也唯有這點是好的了,彆的不說,隻要是修仙皇城什麼的,呼風喚雨、五穀豐登這幾乎是穩穩當當不會有錯。
便是有些什麼天災人禍也能強行鎮壓。
除非當真是不做人,朝廷無德,逼得四方苦不堪言,方才會有人起兵謀反。
要是正常曆史時代,便是李二這個被稱為大唐白月光,也有大大小小許多場起義。
當然,有可能是隻有寄了之後才能算白月光。…。。
可即便如此,卻也依舊有民眾活得不好。
“你說得好聽,可我家女兒被那黃家人搶走,為奴為婢,被肆意玩弄,我告官求助之時,你官府在哪兒?”
“我辛辛苦苦種糧,大水之後好不容易有了那麼幾畝自己的地,可卻又被強取豪奪,說好外麵那麼多地,可卻偏偏看上了我的,我有成了農奴!那時,誰有來與我做主了?”
“你們仙人高高在上,不識人間疾苦,將我等屏幕擠壓、拚命擠壓,田地、妻兒.禍害我還不夠,還要禍害我後代子孫,我們生來.不是給你們做牛做馬的!”
這也算是理所當然了,無論什麼時期都必然會有這一情況,隻是民眾沒有力量,無法反抗,便是奮起反抗也唯有一死而已。
他們不服、他們不服!
掌教背對黎民蒼生,麵露詭異笑容。
白某人也在亭台閣樓上驚喜萬分。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那個奪取楊朱學說之傳承者當真是個人才啊!
楊朱學說在諸子百家中也鼎鼎有名,與儒家、墨家相提並論,儒家更是稱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將楊朱學說抬得很高。
而楊朱被稱為楊子,並沒有自己的著作,甚至親傳弟子什麼的都隻有孟孫陽寥寥幾位出名好吧,一般人應當沒怎麼聽過。
曆史上的楊朱學說與儒墨相抗衡,衛道之莊周,宗儒之孟軻排斥與攻擊,並被當時許多學派苛責否定,大概正因為這種非議的影響,傳後世學者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書,漢武獨尊儒家,因而秦漢時即銷聲匿跡,直至晉朝時期方才重新出現。
而到了後麵被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全性了吧。
嗯,全性就是楊朱學說的繼承人。
隻不過全給改臭了。
楊朱的學術思想境界之高即使是到了現代也許多人都不讚同,甚至也有許多人都不對付。
因為楊朱本質是否定儒家的禮教,以‘我’為根本,而自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因而楊朱否定儒家的思想也就成了‘歪門邪道’。
可即便如此,這也有可取之處。
而這繼承楊朱學說之人,將天下分為兩類,一類為信奉楊朱學說之人,一類為不信奉楊朱學說之人。
對於信奉之人,內部穩定,構築尋常的交易結構,隻是上麵沒了壓迫的人,可隨心所欲支配自己能得到的一切。
並告訴他們,我們去打不信奉楊朱學說之人,得到的利益可大家共分。
對不信奉學說之人,威逼利誘,恐嚇、誘惑,讓其欲望蒙心,失去理智。
如此內外夾擊,強行衝擊儒家學說。
如今更是當著萬民的麵以上古人皇軒轅、共主禹王為例,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否定儒家學說,否定統治階級
哈,這人是天才,當真是天才!
若給他時間,怕不是還真能衝擊儒家學說!…。。
要他當真能保持如此想法,天下人人不取一毫、人人不收一毫,完成楊朱學說理論中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理論社會,那白某人或許見了他都得遞煙。
——前提是,他當真有如此偉大想法。
“李道友,你輸了。”
掌教道出事實,李正之氣不過,指著其鼻子罵道:“歪門邪道、歪門邪道!今日,我撕了你的嘴,讓你再無法說出如此邪道!”
“樓亭!出!”
他以氣禦劍,劍鋒一動,化為流光。
掌教不閃不避,隻輕輕用手一點,劍鋒被指尖所當。
“李道友,此番辯論,是我贏了,你又急了。”
他屈指一彈,將劍刃彈飛,旋即毫不猶豫大手一握,由法力形成之大手襲來,李正之法力化劍,劍指一動,萬千劍刃席卷而出,與法力大手一較高下。
可卻不敵法力大手,被狠狠拍打而下。
“李道友,既來之,休走之,你毀了雨來城一物,便由你來償還代價吧。”
掌教揮手,法力化為繩索,要將其捉拿。
古緒義手掌一拍,當機立斷。
“道友,李道友有危險,咱們不可不動,走!去救李道友!”
他話語一落,當即化作流光飛身而出。
葫蘆娃救爺爺。
寧墨封不曾動彈,隻默默地看。
古緒義劍鋒一動,那法力繩索被頃刻斬斷,他毫不猶豫抓著李正之迅速逃遁。
“道友,走!”
“想逃?”
掌教一笑,忽地如金口玉言,言出法隨。
“定!”
四方天地好似化作囚牢,將所有人困於其中,可古緒義從懷裡掏出一物,隻見其手臂一揚,道:“天地赦令!解!”
紙張迎風而漲,頃刻間化作一張足有百米大的大紙,上麵赦令一古樸大字——解。
旋即,言出法隨、金口玉言被破,二人化作流光,遠遁千裡!
讓他們逃掉了?
寧墨封默默看著,很快便收回目光,不再。
而掌教也沒繼續追擊,隻從天上落下,對著百姓道:“讓諸位受驚了,是本座不是,還請見諒。”
民眾自然不敢受禮,隻急忙道:“是我等無能,讓掌教都無法休息,今日夜已深了,掌教快些去休息吧!”
“沒錯沒錯,掌教這一日也累了,快些去歇息,後麵我們會處理好的。”
“對了,快給掌教換一處房屋,快!”
他們對掌教掏心掏肺,掌教深受感動,當即卻抬手製止。
“不必如此勞心勞神,略施法術即可。”
他一揮手,破碎的院子便迅速被法力修複。
民眾大開眼界,紛紛誇讚掌教神通。
雙方在此拉扯了一會兒,便紛紛回去休息。
另一邊,古緒義帶著李正之逃離雨來城,來到了其不遠處的一座山峰上。
軒轅皇朝北邊十分寒冷,北州寒苦,靠近北州的北邊自然也較為寒苦,不說白雪皚皚,至少也算是雪滿大地。…。。
他們入了一處山洞。
“李道友,感覺如何,可還好?”
“還好.多謝這位道友出手相助。”
“無礙無礙,大家都是為擊敗那蠱惑人心妖道而來,既有同樣目標,那自當是同道中人,道友遇難,我又豈可坐視不管?”
“道友大義!”
李正之大為感動。
“本以為隻有我一人是如此想法,沒想到道友也是哎,我本與同伴結伴而來,因打探到那妖道要傳法天下,因而急急忙忙追趕而來。”
“我本想與同伴一同,可同伴卻說那妖道或是誘餌,讓我莫要輕舉妄動,我不服,便獨自一人來了。”
“本想依靠自己將那妖道斬殺,卻不曾想,那妖道竟還有如此手段!”
“著實可惡!”
古緒義安慰道:“李道友不必灰心,一次不成便來二次,二次不成還有三次,隻要我等不放棄、不氣餒,定能將這邪門歪道儘數掃清!”
“好!”
李正之興奮喊著,剛想喊道友名號,卻忘了二人方才初次見麵,還不知曉對方名號。
“那個,不知道友姓甚名誰,正之也好銘記於心。”
“李道友客氣,在下古緒義,李道友喚在下古兄或緒義即可!”
“好,古兄也莫要客氣,喚我李兄,或正之,在下都絕無二話!”
二人於山洞中好似一見如故,有說不完的話。
不過說著說著,李正之便說到了那教義之上。
“那妖道邪說,竟將自己行為與古之聖賢相提並論,當真可惡!”
“竟敢玷汙人皇、禹王!”
人皇軒轅與共主禹王之名早已傳遍天下,許多人都已知曉有那麼兩位曾經的人族先賢,為人族如今盛世奠定局麵。
雖了解不多,可量天尺、水經圖現世,禹王傳承者葉楓行走天下,降妖除魔,被無數人歌頌讚美,人雲亦雲之下,二位先賢地位水漲船高。
甚至其人族祖先之名,讓其甚至還在三教聖人之上。
教義再好,你也是人族。
窺視紅塵、看破輪回,你也改不了人族血脈。
誰也無法淩駕於祖先之上。
因而許多人都崇拜那兩位傳說中被人族共同尊崇之共主,不允許任何人抹黑他們。
——軒轅皇朝之中抹黑人皇軒轅?
你不要命辣?
“不怕,這等邪門歪道定會天打五雷轟,我等隻需尊崇內心所想即可!”
“民眾愚昧,被他唬住,可我們不會!”
“李兄,我們一起,將那妖道鏟除!”
古緒義伸出手,李正之狠狠地握住。
“古兄!”
“李兄!”
“古兄!”
“李兄!”
——————
一隻白色的紙鶴飛入了鎮北王府之中,鎮北王於燭火照耀下輕輕打開紙鶴,細細看起。
半響,鎮北王將紙張燒毀。
“掌教、傳教、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當真是好口號,本王都被說得有些熱血沸騰可惜,本王不是那尊崇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說法之人。“
“進展如我所想,一切順利。”
“那麼,這魚餌落下,魚兒上鉤,你又要何時起釣呢?”
——————
楊朱學說掌教一番話語以極快速度傳至天下。
四方震動,天下人爭相呼應,無數民眾北上而去,一時之間,楊朱學說風頭無二。
南邊,魔教。
一光頭大漢吃著肉,喝著酒,大笑出聲:“哈哈,瞧瞧、瞧瞧這些學派學說,滿口的仁義道德、滿眼的功名利祿,說的比唱得好聽。”
豪華宴會內,不少人哈哈回應:“要不說人家能迅速成為北邊大勢力,而咱們隻能在這兒苟延殘喘呢。”
“要什麼巧立名目,要什麼人心所向,自我由我,方顯真我,哈哈哈。”
“彆笑了,都準備好了嗎?那邊熱鬨得很,咱們也不能落後了.”
“放心,哈哈,什麼機關術、機關城,不過土雞瓦狗,哈哈哈.”
都城,太子府。
“楊朱學說.當真是不把我軒轅皇朝放在眼裡!”
太子一手將奏折摔在地上,氣惱不已。
前些時日方才來一魔教,動亂南邊,如今好不容易安穩的北邊又傳來此事
軒轅皇朝東南西北有三地陷入泥潭。
當真是氣煞人也!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支持
(本章完)
莫愁千裡路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