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無器便是天下太平(2 / 2)

提出“廢井田,開阡陌。”允許人們開荒。

《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

所謂“阡陌”,指“井田”中間的灌溉渠道以及與之相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

開阡陌封疆明顯比井田製更有優勢,也更得民心。

商鞅變法後使得秦國國力產生質的變化,一躍成為七國之首。

這才有能力吞並六國。

“先生的意思是,於民耕種?”

贏政斟酌了一番之後,麵露難色地說道。

讓百姓都有地種,說起來是簡單。

但根本問題在於,地不在百姓手裡,也不在他手裡。

而是在氏族豪紳們手裡!

範季說道:“不錯,而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收回土地所有權。”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儘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這麼做,就是要明確土地屬國家所有。

而自耕農和貴族地主隻擁有土地使用權和占有權。

可以擁有,但不能買賣。

這樣一來,贏政就成了最大的地主。

至於太後嘛那就是最大的地主母!

贏政沉吟道:“收回土地,再分撥土地,確實是個辦法,可問題是,就算土地分撥下去,又怎麼能夠保證百姓生活會得到改變?”

古代朝廷的的經濟主要來源於稅收!

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不管你乾不乾活,都是要交稅的。

這就是所謂的“人頭稅”!

雖然“人頭稅”一詞是從西漢時期傳出來的,但是早在西周末年,“人頭稅”就已經開始萌芽。

到了贏政這個時候,稅收更是猛如虎。

但又不能不收。

不收稅,國家哪兒有錢?

沒有錢,怎麼搞建設搞發展?

怎麼平定周邊蠻夷的侵擾?

而對於百姓來說,這個“人頭稅”,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要從十五歲交到五六十歲。

每年交一百二十錢,商人和奴婢二百四十錢。

範季這樣的人家大業大,他是不在乎這點錢的。

但那些普通百姓不行。

要想天下安定,就需要給他們減輕稅收,緩解壓力。

贏嬴政頓時犯了難。

範季的意思他聽懂了。

但如果不收稅了,國家財政又會出問題。

贏政頗具深意地看著範季:“要是有什麼辦法,能夠不影響收稅,又能緩解百姓壓力的話……那就好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