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擇鄰而居。”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跟什麼人,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的品性做什麼樣的事。”
“所以人一生下來,沒有善也沒有惡的分彆,全在後天的培養與教育上。”
“秦國先祖雖處於蠻夷,但卻重視國家發展,有壯誌在心,平定紛爭,一統天下有何不可?”
“孔聖你又為何見不得此?”
“誰統一了天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統一之後會給這天下帶來什麼?”
“若是秦國君主往後不知勵精圖治,苛稅暴政,那它秦國就算現在能統一,也早晚會。”
“可若他改革出新,安民利天下,天下人自然就會擁護他。”
“民心所歸,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
“國家的發展在於民,而不在你我。”
範季說完,已是口渴難耐。
可孔子這裡卻連杯水都沒得喝。
隻好忍住了這份饑渴。
孔子忽地也站起身來,道:“好,好一個在於民。那我再問你,你來這裡做什麼?”
範季頓了頓,道:“尋一法。”
“何法?”
範季與他對視著,說道:“改命之法。”
“誰的命?”
“我的命。”
孔子看著他冷笑一聲:“你的命?你口口聲聲說利民、為民,又為何要改自己的命,而不能像那些百姓一樣,命定如何便如何?此等自私行徑,你心中有愧否?”
他的話,每一個,都猶如一把重錘打在範季心口。
讓他一字一震。
範季低下頭,內心不斷的掙紮、不斷問自己。
有愧嗎?
“無愧!”
突然,他猛地抬起頭,聲音鏗鏘有力。
又擲地有聲地質問道:“為何要愧?”
“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我尋改命之法,光明磊落,心中有正氣,為何要愧?”
我要改命,那是我的事,影響不到彆人。
我尋找改命的方法也是光明磊落。
我能改,那是我的本事。
我有不是用彆人的命來填我的命,那我又為什麼要愧疚?
孔子看著範季心臟位置,仿佛要將他內心看穿一般。
“正氣?你可知,何為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