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給撞的麵目全非!
你心裡會是什麼感受?
荀夫子若是願意借,那是他信任自己。
自然不能讓人寒心。
人以誠信為本,無信而不立。
若是連信用都沒有,那和貓狗之類的畜生有什麼分彆?
儒家之中便有這麼一個人,極其講究信用。
那便是曾子。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前往集市,他們的兒子也吵著要去。
曾子妻子便說,你在家裡呆著,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
她兒子果然不再要去了。
等到曾子妻子回來,曾子磨刀霍霍走向家裡養的豬。
她妻子大為驚訝地攔住了他,說我隻不過是在和孩子開個玩笑罷了,你怎麼還真給他殺豬吃?
曾子說:“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小孩子不懂事,你和他開玩笑,他就會當真。
孩子今後的品德如何,取決於父母怎麼做表率。
你欺騙他,就是在教他欺騙。
你對他誠實守信,那就是在教他誠實守信。
做人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才行。
於是,曾子就跑到豬圈真把豬給殺了。
曾子殺豬的典故不但說明了他這個人誠信,也佐證了範季之前和荀夫子曾討論過的那問題。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的問題。
人之初,無善無惡,而在於後天教養。
就像曾子所言: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
所以範季在借之前,要把話說清楚。
欺詐乃是小人行徑。
如果說完後荀夫子不借……那自己就賴這兒不走了!
磨也要磨到手!
“不出意外?那要是出了意外呢?”
荀夫子胡子一抖,慶幸自己提前問了一聲。
範季抿了抿嘴道:“要是出了意外的話,也能還回來,隻不過可能不太完整。”
刻刀要是也碎了,碎片他還是能送回來的。
荀夫子聞言卻笑了起來。
捋了捋胡須道:“那刻刀伴隨儒聖一生,受浩然之氣洗禮多年,乃是世間最為剛正之物,豈會碎裂?國師此言,老夫不信。”
剛正與否,有時候不是看外在材質。
而要看其中蘊含的“氣”!
那刻刀也不過是普通材質,但是有浩然之氣淬養洗禮,讓它蛻變得堅硬無比!
荀夫子不信這世上有什麼東西能把它折斷。
範季聞言挑了挑眉道:“那你借我,我幫你試試。”
“這……”
荀夫子頓時啞然。
信不信是一回事,敢不敢讓範季拿去試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是刻刀無損,我必然安然歸還。萬一要是不小心壞了,本座保證,會儘最大能力補償你們儒家,如何?”
他這一句承諾,價值遠勝千萬金!
可以說,隻要是儒家提出的要求在合理範圍內,他都能幫他們實現。
這句話說是一個許願池也不為過。
伏念心中一動,清楚這句話的分量。
心裡有了幾分動搖。
刻刀雖然珍貴,但畢竟隻能用來看用來拜。
要說實際價值,確實不如國師的一個承諾。
就是因為他的幾句話,才讓儒家有了如今可以壯大的局麵。
其能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