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蘇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些話。
這番話似乎有些超出他這個年紀所能理解的範疇。
他默不作聲,細細揣摩。
那到底是給還是不給呢?。
若是不給,那些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甚至真的起兵造反。
更嚴重的是,這次給了他們,那彆人也這麼效仿怎麼辦?
自己還要給?
給到最後,那豈不是白白把父皇和先輩們打下的全都江山拱手送人了?
他在年幼之時便接受儒家仁義的想法。
耳熟目染之下,早已熏陶入骨,想要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改變思想自然不可能。
“大公子不如陪本座一同在城中走走?邊走邊想便是。”
範季倒也並不著急,畢竟他現在也不趕時間。
公子扶蘇也沒什麼事情。
況且他與國師談話,就是天大的事也沒人敢上來打擾。
公子扶蘇雖然不明白範季適合用意,但也並沒有推遲,隨範季一同來到街上。
鹹陽城內一派繁華之景。
無戰事發生,大秦百姓的日子倒也過得安穩。
若能夠一直這樣下去,倒也是一件好事。
兩人一直走到一處閣樓,早有宮中侍衛提前清散了人群。
站在樓閣的高台之上,二人將底下的情況儘收眼底,看得更加清楚。
“大公子對城中眼下的狀況作何感想?”
範季轉頭,看向公子扶蘇,詢問,“城中百姓的日子過得很安穩,是否如公子心中所想一般?”
公子扶蘇點頭稱是。
若大秦的安穩能夠一直像現在這樣保持下去,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便唾手可得。
“大公子可知,安穩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在做支撐?難道,真的以為平白無故的,百姓的日子就能像現在這樣風生水起?”
麵對範季詢問,公子扶蘇眉頭緊促,。
仔細思索片刻,說道:“天下人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若想一切井然有序,遵守律法,重中之重。”
範季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公子扶蘇的心裡是什麼都知道的。
這是無法拋棄從小到大接受的思想觀念。
“不錯,律法使得大秦安定,可這些都是限製人的條條框框,若非順從,又怎會遵守,若不遵從,律法何用?”
言外之意,律法隻是用文字堆積起來的規定。
不是約定成俗,不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慣。
更不是靠每個人的自覺。
是條款!
是限製!
需要人牢記於心,並心生敬畏,發自內心的尊崇。
不然,這就是一堆沒有任何作用的文字。
範季緩緩教導道:“百姓會遵守律法,是因為大秦足夠強大。”
“大秦的強大絕不是嘴皮子上的幾句仁義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