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報仇(1 / 2)

正月二十一,旭日方升,千雅園中一片朝氣蓬勃,聖駕終於要啟程回京了。

原本計劃三天的迎春宴在一番驚濤駭浪中延長了一倍有餘,如今一切塵埃落定,猶有幾分驚魂未定的眾人也總算可以隨著聖駕安心回京了。

在前日趕到的三萬禁軍的護衛下,聖駕浩浩蕩蕩地從千雅園出發了,從最前麵皇帝的鑾駕出朝雲門,一直到車隊的最後一輛馬車離開,足足花費了近一個時辰。

那些士兵沉重的步履聲、馬蹄聲與車軲轆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海浪般潮起潮落,連綿不絕。

馬車裡的端木紜忍不住微微掀開窗簾一角,打量著朝雲門外。

戰場早已經被禁軍清掃過了,但是空氣裡仍滿彌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血腥味,縈繞鼻尖。

朝雲門的四周,滿目蒼夷,一片破敗蕭條,建築花木上留下的那一道道戰亂的痕跡讓人看著觸目驚心,浮想聯翩。

端木紜回頭看著漸漸遠去的千雅園,眸光幽深,按捺著歎氣的衝動,放下了窗簾。

她們的馬車隨著車軲轆聲一路顛簸不已,如同風雨中的一葉小舟,端木紜感覺自己就像是乘坐於那葉孤舟之上,心緒複雜……

距離那場逼宮才短短的兩天兩夜,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了。

據說,除了肅王至今沒有拿下,其他肅王、孫明鷹一脈已經統統被東廠和錦衣衛拿下伏法,這些事其實與端木紜並不相乾,讓端木紜耿耿於懷的是李廷攸的安危。

皇帝也同樣拿下了李廷攸,昨日李廷攸就被東廠先行押往了京城。

想著,端木紜的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她實在不明白明明是肅王聯合那孫明鷹父子謀逆,皇帝為何要拿下表哥李廷攸……

端木紜的心裡沉甸甸的,仿佛壓了一座大山似的喘不過氣來,可她又不敢在妹妹的麵前表現出一絲一毫,從前日起她就不時安慰妹妹:

“蓁蓁,皇上拿下攸表哥,應該是有什麼事要問詢一二……”

“攸表哥去年中才初抵京城,與肅王一脈素無往來。”

“蓁蓁,攸表哥一定會沒事的。”

“……”

這略顯蒼白無力的一字字、一句句也不知道是在安慰端木緋,還是在寬慰她自己。

皇帝一行的車駕當日正午前就抵達了京城,文武百官出城恭迎聖駕,一番繁瑣的儀程後,等端木緋一行四人返回尚書府安頓下來時,已經臨近未時了。

這一番舟車勞頓以及前幾天的驚心動魄,照道理說,姐妹倆應該好好歇息一番,可是端木紜卻坐在了小書房的書案前,對著鋪好的紙和磨好的墨猶豫不決,一支狼毫筆拿起又放下……連端木緋是什麼時候進來的也沒意識到,直到端木緋的小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把一盅熱乎乎的安神茶送到了她跟前。

端木紜這才驟然回過神來。

隔著那熱氣騰騰的白氣看著妹妹可愛的小臉,端木紜開口道:“蓁蓁,我想寫信給外祖父……”為的當然是李廷攸的事。

“姐姐,皇上會查明真相的。”端木緋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著端木紜,正色道,“這個時候,做多錯多……”

端木紜看著端木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大概也明白妹妹的意思: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考慮到端木家是李家在京城唯一的姻親,她們姐妹倆也難免成為彆人關注的對象。

萬一她送信去閩州的行為引來有心人的猜疑,弄不好,反而會影響到李廷攸……

此時,也許什麼都不做,以靜製動,才是上策。

“蓁蓁,我明白了。”端木紜放下狼毫筆,抬手揉了揉妹妹柔軟的發頂。

自從祖父開始指點妹妹的功課後,妹妹不僅在學業上一躍千裡,而且在為人處世上的眼光越來越通達了!

端木紜不由翹起了嘴角,臉上浮現一抹溫和的笑意。

“姐姐,你喝點安神茶吧!”端木緋笑吟吟地把那盅安神茶往端木紜的方向送了送。

端木紜喝了妹妹親自泡的安神茶後,心下越發熨帖,跟著就立刻把府裡的管事嬤嬤們都召了過來。

這兩日,肅王謀反逼宮的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的街頭巷尾,府裡上下也都得知了此事,心裡皆有些惶惶不安,尤其是賀氏和小賀氏“禮佛”未歸,端木憲也一直未回,府裡難免有些私議。

端木紜如今管著府裡的內務,自然不能放任不管,招來幾個管事嬤嬤後仔細敲打叮嚀了一番,又讓她們把最近府裡的狀況稟了一遍……

湛清院裡,幾個管事嬤嬤進進出出,好不熱鬨。

端木緋心裡覺得能有些事讓姐姐分分神也好,也就沒幫忙,隻吩咐碧蟬出府去坊間探聽一二。

“姑娘,外麵都說肅王府自十九日就被東廠的人團團圍了起來,府裡上上下下都被押去了詔獄。”

“聽說東廠的人從肅王府裡搜出了不少東西,那金子銀子跟山似的,足足堆了一屋子……”

“聽說肅王府還有一條挖掘了一半的密道,直通向城外!”

在碧蟬清脆如雀鳥的聲音中,太陽漸漸西斜,那璀璨的霞光隨之彌漫天際。

但是對於城西的肅王府而言,此刻的夕陽卻如血染般,透著一股不祥而壓抑的氣息。

肅王府四周被東廠的人圍得水泄不通,那些東廠番子在偌大的王府中已經搜了一天一夜,還在繼續著,裡裡外外連一寸也不肯放過地細細搜查著,這曾經恢弘的王府在他們掘地三尺的搜尋下,早已經是麵目全非,淩亂不堪……

東西還在一箱箱地從府中的各個角落搬出,聚集在儀門外的庭院裡,由虞千戶開箱粗粗檢查後,就讓手下的東廠番子再一一往外抬……

虞千戶表麵不動聲色,心裡卻是樂開了花:抄家一向是美差,隻要不太過分,皇帝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也算是對他們東廠這次掃平逆賊、救駕有功的一種賞賜了。

這才查抄了沒兩天,他和手下的荷包已經鼓了不少。

虞千戶把這幾箱裝得滿滿當當的寶貝粗略地掃視了一遍,又拿起幾件東西打量了一番後,正打算吩咐手下關上那些箱子,眼角忽然瞟到前方一道熟悉頎長的身影跨過正門朝這邊走來。

對方那一襲大紅色的錦袍在夕陽下仿佛在發光一般。

“督主。”虞千戶快步迎了上去,又是抱拳,又是點頭哈腰道,“剛才從肅王書房的密室裡又搜出幾箱子‘東西’……督主您要不要‘看看’?”

所謂的“看看”,當然不是真的隻是看看,言下之意就是請岑隱隨便挑。

岑隱沒有說話,閒庭信步地直接走到了那七八箱子前,目光淡淡地掃了一眼,臉上雲淡風輕。

虞千戶在一旁笑嗬嗬地說道:“督主,這肅王還真是藏了不少好東西……”

這些個寶貝可說是件件都價值連城,有吳道子、王羲之的真跡字畫,有嵌滿七彩寶石的金甌永固杯,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玉石花盆栽,也有可清熱解毒的犀角花形杯……

這一件件不僅稀罕貴重,而且還獨一無二。

岑隱卻是神色淡淡,這些個奇珍異寶,甚至沒能讓他的目光多停留一息。

虞千戶不由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督主素來是見慣了奇珍異寶,這眼光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比的,這要是督主看不上眼……

他正想著,就見岑隱的步履驀地停了下來,從一個小巧精致的玉杯裡信手取出了一顆龍眼大小的珠子。

這珠子看著白若凝脂,渾圓瑩潤,閃爍著一種明亮潤澤的光華。

岑隱隨意地將珠子放在指尖把玩了一下後,就將之高舉起來,直對上了夕陽的光輝。

隻見那珠子在陽光下呈現一種奇妙的半透明狀,數條如霧似蘭的金色光帶在珠子中蜿蜒起舞,如夢似幻。

岑隱那如玉般的手指微微晃動那顆珠子,那幾條金色光帶也隨之晃動起來,令這珠子散發出璀璨的七彩光輝……

一旁的虞千戶已是看得目瞪口呆,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督主,這莫非是傳說中的九曲珠?!”

岑隱眉眼微微上挑,唇角也翹了起來,但笑不語,那昳麗完美的臉龐在夕陽下越發妖嬈,美豔不可方物。

岑隱將那九曲珠收進了袖口中,隨意地抬手做了個手勢。

那虞千戶立刻就明白了,吩咐手下把幾個箱子都抬了下去,帶回東廠登記造冊。

不僅是肅王府,肅王的一乾姻親、黨羽等等也都陸續被搜府查抄,這偌大的京城中,就看得東廠的人分成幾路,忙忙碌碌地滿城奔走,所經之處就是一片風聲鶴唳,又是抄家又是拿人,雷霆萬鈞,聲勢赫赫。

一時也引來不少百姓圍觀,就見那些個曾經光鮮亮麗的官老爺、官夫人如今都是狼狽不堪,對著東廠又哭又鬨,又跪又求,最後一個個都被拷著押進了囚車,成了階下之囚。

那些百姓對著囚車指指點點,義憤填膺地罵他們“謀反”、“大逆不道”、“罪有應得”雲雲,鬨得是滿城風雨,街頭巷尾的百姓茶餘飯後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如此喧喧鬨鬨地過了兩三日,正月二十四日一早,岑隱親自來了早朝,在金鑾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仔仔細細地向皇帝稟告這幾日的收獲:

“皇上,臣在肅王府的庫房、地窖、夾牆私庫……一共查抄到金銀共計兩百多萬兩,已經交由戶部清點。”

“另有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等二十二箱,交由內承運庫。”

“其他賬冊,肅王和南懷的書信,肅王黨的名單,還有肅王世子、孫明鷹父子的口供等,臣已經整理備案,一並交由皇上過目……”

“……”

隨著這一字字、一句句,金鑾殿上的其他眾臣皆是心情複雜。

這幾日,朝堂上風起雲湧,人人自危,那些個與肅王沾親帶故的大臣皆是一朝跌落至穀底,還連累了家族,從此怕是永無翻身之日。

相對地,這一次,東廠和冀州衛的人立下大功,待此案蓋棺定論之後,就是皇帝大賞他們的時候。

很顯然,經此一遭,岑隱在朝野上怕是更如日中天,越發得皇帝的信任了。

眾人暗暗地彼此交換著眼神,心思各異,楚老太爺垂首立在官員的隊列中,嘴角緊抿,藏在袖中的拳頭緊握,眸底一片幽深,似有一股暗潮洶湧起伏著……

站在金鑾殿中央的岑隱還在繼續稟著:“皇上,臣在肅王和南懷的書信裡,發現了一封八年前的書信,信中提及當年蒲國來犯大盛之事!”

一聽到“蒲國”,皇帝以及滿朝上下皆是一驚,一道道探究的目光都望向了岑隱,其中也包括楚老太爺。

在那一道道灼灼的視線中,岑隱的嘴角依舊噙著一抹淡淡的淺笑,脊背挺得筆直,縱然身處於萬眾矚目的金鑾殿上,身形依舊挺拔如修竹,那狹長烏黑的眸子如大海般無邊無垠,深不見底。

岑隱利落地從袖中抽出了一封書信,交由一個小內侍呈送給禦座上的皇帝,與此同時,他不緊不慢地當眾將那封書信中所隱藏的秘密一一道來——

根據信中所書,肅王早在八年多前就和南懷勾結在了一起,當年蒲國來犯大盛西北,南懷得知蒲國攻下了大盛西州,就暗中去信肅王,讓肅王設法令大盛和蒲國兩敗俱傷,如此,南懷才能趁虛而入。

因此,肅王才會費儘心機在大盛與蒲國一戰中,百般為難,拖延軍情,最終導致大盛連失西州、隴州兩州,國力大損,若非當時新樂郡主和親蒲國,兩國休戰,恐怕真會如了南懷和肅王的意。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朝堂上的群臣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跟著就是一片嘩然,一個個麵上掩不住震驚之色。

八年前蒲國來犯之事,許多朝臣至今還是曆曆在目,記憶猶新,其實有部分臣子也曾懷疑過當年肅王一黨的大臣百般推脫為難支援西北一事,是否為肅王暗中唆使,隻為了蓄意為難皇帝,卻不想,這背後竟然是肅王與南懷人的一場驚天陰謀!

皇帝飛快地看完了手中的書信,麵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目光陰鷙如狼,如果此刻肅王在此的話,恐怕早已被皇帝千刀萬剮!

一個中年大臣立刻昂首從隊列中走出,慷慨激昂地作揖道:“皇上,肅王與番邦南懷勾結,叛上謀亂,罪惡滔天,實在是當誅九族!”

“臣附議!”另一個大胡子武將也是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朗聲說道,“皇上,因肅王一己之私,害得西北無數將士慘死戰場,隴州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真真罪無可恕!”

想到肅王所為,武將們皆是覺得齒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