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將,他們難免征戰在外,比起麵對強敵,更可怕的是後方援軍、糧草運送不及導致眾將士命喪他鄉,那真是死不瞑目!
“皇上,肅王如此為了一己之私不惜賣國求榮之人,實在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
“皇上,還有那孫明鷹身為天子近衛,辜負聖意,助紂為虐,逼宮謀反,亦是罪無可恕!”
“……”
幾個文武官員皆是滿腔義憤,一個個直抒胸臆,討伐肅王與孫明鷹的種種罪狀。
不少臣子皆是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殿上一片喧嘩嘈雜,唯有楚老太爺仿若未聞般靜立在一側,半垂的眼簾下,雙眸幽黑如墨汁,似暗夜,又好像無底深淵一般……
他的心口彷如被千萬根針刺一般痛不欲生,往事如走馬燈似的在眼前飛快地閃過。
八年前,蒲國大軍從西州一路打到隴州西境臨澤城,長子楚君羨帶領全城軍民死守城門,卻遲遲等不到大盛援軍到來。
在城破那日,長子決然殉城……
楚老太爺早就心知肚明長子會死得如此慘烈,是因為肅王從中作梗以至沒有及時增援,才會導致臨澤城淪陷敵手。
然而,當年肅王卻是義正言辭地以糧草、軍備不足為由推卸責任。
哪怕自己位居一品國公,也難以讓真相大白天下,令肅王伏法……
想著,楚老太爺的心底又泛起一股濃濃的苦澀,迅速地擴散開去,一直蔓延到舌尖。
至今,他都清晰地記得當年才年僅七歲的阿辭淚流滿麵地對他哭喊著:
“祖父,難道因為沒有證據,就讓爹娘平白送了性命,臨澤城一城的軍民枉死嗎?!”
“祖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此等血海深仇若是不報,孫女死不瞑目!”
“祖父,若是國公府不便出麵,那我來!”
阿辭堅定而決然的聲音似乎猶在耳邊,但當時的楚老太爺卻隻能歎了口氣,拉住了她的小手,告訴她,她是楚家的嫡長女,她絕不能任性行事。
於是,那之後,小小的阿辭就再也不曾哭過,哪怕是送父母出殯的時候……
楚老太爺的拳頭握得更緊了,心也更痛了。
如今,連阿辭也不在了……
他的阿辭,自小就聰慧、乖巧、貼心的阿辭,是他和妻子最疼愛的孫女,偏偏慧極必傷啊……
楚老太爺的眼眶一酸,眼睛微紅,心緒又是一陣劇烈的起伏。
如今,肅王府已經徹底垮台,長子、長媳還有阿辭,在天之靈也該安息了!
隻可惜了……
肅王至今還沒有拿下!
楚老太爺眯了眯眼,情緒稍微冷靜了一些。
現在,他就擔心若是肅王真的得到閔州李家的庇護,一路逃往滇州,那麼就麻煩了……
想著,楚老太爺抬起頭來,眉宇緊鎖,眸底晦暗不明。
不過是短短的幾息時間,四周眾臣的情緒越發激昂,一個接著一個的大臣從隊列中站了出來,一個個都俯首說著“臣附議”,聲聲不斷,群情激憤地請求皇帝嚴懲肅王一脈。
忽然,一個高亢的男音從一道道聲音中躍然而出,昌平侯大步站了出來,出聲請命道:“皇上,末將願帶兵前往閩州,為皇上拿下那逆賊肅王和李羲!”
聞言,楚老太爺雙目微瞠,不由抬眼朝禦座的方向望去。
寶座上的皇帝額角青筋亂跳,想著肅王所為,不禁捏皺了手中的那紙信紙,心頭的怒意就如那暴風雨夜的巨浪般,一浪還比一浪高。
群臣憤慨,他若是不除掉肅王及其一乾黨羽,真是枉為大盛天子!
“啪!”
皇帝憤怒地一掌拍在金漆雕龍扶手上,拔高嗓門對著下方的群臣道:“肅王一黨欺君叛國,絕不能姑息。還有,閔州李家……”
皇帝的話說到一半,就見殿外一個禁軍將士步履匆匆地朝這邊跑來,那盔甲撞擊聲尤為刺耳響亮。
“皇上,”那禁軍將士大步跨入殿內,聲音洪亮地對著那高高的禦座抱拳稟道,“錦衣衛指揮使程訓離求見!”
程訓離從閩州回來了?!皇帝怔了怔,急切地朗聲道:“宣程訓離!”
那禁軍將士抱拳領命之後又疾步而去。
眾臣則是麵麵相覷,不少人都知道錦衣衛指揮使程訓離已經離京好一陣子了,想必是奉皇命辦差去了。
可是程訓離此刻回京後,沒等著下朝後與皇帝私下稟報,反而急著衝來金鑾殿,莫非程訓離是有什麼要事要稟?!
眾臣心底疑竇叢生,四周一片靜默,落針可聞。
就在這種古怪安靜的氣氛中,一身飛魚服、烏紗帽的程訓離風塵仆仆地朝金鑾殿走來,他整個人看來消瘦了一圈,卻是精神奕奕,目露異彩。
程訓離在眾人的目光中,昂首闊步地走進了金鑾殿。
給皇帝行了禮後,程訓離就迫不及待地抱拳稟道:“皇上,肅王圖謀不軌,與南懷勾結,已被閩州總兵李羲拿下,正押來京城。末將先行一步,前來稟報皇上……肅王再過數日便能押解至京!”
程訓離的聲音鏗鏘有力地回蕩在金鑾殿四周,如同平底一聲旱雷起,炸得眾人久久沒回過神來……
金鑾殿上,滿堂寂靜。
連皇帝都驚得呆若木雞,坐在禦座上一動不動,一時沒反應過來。
時間在這一刻似乎停駐了,沉默蔓延,空氣微凝。
許久之後,皇帝才清了清嗓子,緩緩問道:“程訓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語調還有些僵硬。
程訓離仰首看著皇帝,理了理思緒,就有條不紊地說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半個月前,程訓離快馬加鞭抵達了閩州後,本來是想暗訪一番的,卻無意中發現肅王也暗中來了閩州,並履次進出總兵府。
起初,程訓離以為肅王和閩州總兵李羲勾結,打算悄悄搜集二人勾結的證據,沒想到後來李羲竟突然出手,以肅王意圖謀反為名,雷厲風行地拿下了肅王,現在李羲正押著肅王從閩州趕來京城。
程訓離說完後,就從袖中取出了一本奏折,又道:“皇上,這是李羲上的奏折。”
程訓離恭敬地俯首,雙手高抬地呈上了那本奏折。
一個內侍急忙接過那奏折,轉呈給了皇帝。
皇帝急切地打開了那道折子,一目十行地往下看著。
李羲在奏折裡詳細陳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肅王大逆不道,屢次意圖唆使自己為其效力,似有謀反之意,而自己深受皇恩,焉能有負陛下之心,便隻是虛以委蛇,不曾應下。
三番兩次後,肅王見李家不從,記恨在心,就偽造賬冊,告李家盜賣軍糧之罪,想把李家從閩州總兵的位置上拉下來,幸而,皇上聖恩,信任李家,肅王才沒有得逞。
此次,肅王再訪閩州,李羲從肅王的言語間探知肅王與南懷勾結由來已久,如今滇州危急,他深覺此事事關重大,就貿然先行拿下了肅王,並懇求皇帝恕罪雲雲。
皇帝反複地將那折子看了兩遍,才有了些許真實感。
皇帝眯了眯眼,眸子幽深,沉吟片刻後,才緩緩再問道:“李羲是何時拿下肅王的?”
“回皇上,乃是正月十二。”程訓離回道。
皇帝微微頜首,眸光一閃,耳邊不由響起正月初七那日端木緋在鐘粹宮裡隨口說的話:
“……表哥來拜年時還與我和姐姐抱怨說,每年新年,閔州那邊就有討厭的人過去拜年,每次應酬起來好生麻煩。”
這李廷攸所指的“討厭之人”,果然就是肅王了!
真相竟然是這樣。
皇帝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又有幾分唏噓、幾分感慨:如此看來,倒是自己誤會李家了。
原來這些年肅王一直在暗中拉攏李家,但李家對自己忠心耿耿,一心為主,才沒讓肅王的陰謀得逞!
也是啊……
若李羲真有二心,此次也不會、更不敢親自押送肅王進京。
想著,皇帝的眼神漸漸沉澱了下來,想著自李家到了閩州後,閩州水師連連大捷,將那海上為患的海匪倭寇徹底鎮壓,閩州這才漸漸安定了下來。
李羲本有五子,其中李三爺和李四爺幾年前戰死海上,說來李羲那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為大盛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能有如此忠臣在閩州為大盛鎮守一方,是自己、也是大盛之福啊!
皇帝的神情放鬆了不少,嘴角微勾,感歎道:“李家真是一片赤膽忠心啊!”
這句話落下後,殿上的氣氛又是陡然一變。
皇帝既然這麼說了,那就代表著李家從肅王黨中被徹底摘了出來,甚至還在這次的“肅王謀逆案”中立下了大功。
朝臣們暗暗地彼此對視著,心道李家這次怕是要更上一層樓了……
“皇上,”岑隱又對著皇帝作揖道,“那李廷攸……”該做何處置?
皇帝這才驟然想起李廷攸還在東廠的詔獄裡待著,直接打斷了岑隱道:“阿隱,即刻釋放李廷攸……還有,令人親自送他回府,莫要怠慢了。”
於是,等到李廷攸從詔獄中出來的時候已是正午,乍一看,他與之前沒什麼差彆,不胖不瘦,身上還穿著原來的那襲藍袍,隻是渾身隱隱散發出一種醃鹹菜的味道。
李廷攸聞了聞自己的袖子,皺了皺眉,就在幾個東廠番子的護送下迫不及待地回了祥雲巷,梳洗了一番後,便又立刻策馬去了尚書府。
“姑娘,李家三少爺被放出來了!……剛剛被迎進府了!”碧蟬喜滋滋地衝進來稟道。
端木緋正坐在小書房的窗邊,聞言,身子頓時微顫,手裡的黑子脫手而出,“咚”的一聲掉在地上,骨碌碌地滾了出去……
端木緋卻是毫無所覺般,抬眼看向了西方的天空……
碧空如洗,萬裡無雲。
端木緋用一種幾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道:“父親、母親,阿辭終於為你們報仇了!”
她一眨不眨地看著碧藍的天空,紅潤的櫻唇揚了起來,嘴角露出一對淺淺的梨渦,笑得燦爛。
然而,她那黑白分明的瞳孔中卻浮著一層朦朧的水霧,在陽光下,水光似要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