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銀花(2 / 2)

國藥大師 唐四方 5201 字 6個月前

“哦?”吳相如也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宋謙還會這個鑒彆技巧,他問:“這誰教你的,林語?”

雷林語搖頭:“沒有,搭花架的事兒我都不知道。”

吳相如疑惑地看向宋謙。

宋謙指著雷林語道:“就是雷師兄教的。”

“哎,我沒有,我不是,你彆瞎說。”

吳相如對宋謙抬抬下巴,問:“怎麼回事?”

宋謙道:“我見過雷師兄篩金銀花,落下去的銀花根根挺立,搭成了花架。”

雷林語愣住了,他篩了這麼多都沒發現過這個細節。

吳相如也頗為意外地看著宋謙。

其實最主要是雷林語一直在鶴年堂裡學徒,接手的都是好藥材,自然不容易發現區彆。宋謙是吃過壞的,吃過虧才來的,所以他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小細節。

可這也足夠說明他天分極佳了。

吳相如認真地點點頭,再問:“那最後一個銀花是怎麼看出來的?”

宋謙道:“山銀花,主產南方各省,性狀與金銀花極為類似,其中最大的區彆就是金銀花是密被短絨毛,山銀花無毛或者稀疏絨毛。而且總花梗是集結成簇的,花冠的裂片不到全長的一半。”

吳相如嘴角勾勒出笑意,道:“過關了。”

“好誒!”雷林語興奮地快跳起來了。

可宋謙卻笑不出來,因為他知道了,上次給七七蒸餾用的金銀花其實是山銀花,效力比金銀花差太多了,所以療效才不如他的預估。

吳相如問他:“你知道為什麼密銀花最好嗎?”

宋謙回答:“因為密縣的氣候環境最好?”

吳相如卻搖頭:“不全是。密銀花的采摘時間比東銀花更早,都是花蕾上部剛凸起白色,下部綠色長快一寸的時候采的。”

“所以它的顏色才是綠白色,質硬挺直。而且采摘的時候用的是通風透氣的提籃或者條框,是不用布袋的,以免受熱,導致花蕾變色。”

“采花時間性也很強,要在早上九點前進行,因為這個時候的花蕾骨重,香氣最濃,質量最好。采摘之後,立刻均勻攤在石板上或者曬席上晾曬乾燥,所以出來的金銀花青白鮮豔,香氣很濃。”

“河南懷慶的藥商會去藥農家裡選收藥材,而後用泡桐木板做箱,箱裡麵要先襯綠紙,再裝銀花,白綠相襯,分外好看。”

“而且是嚴禁擠壓的,放的非常鬆,所以銀花不會變形,上下的質地都能保持一致,行話叫‘頂頂如意’。木箱外麵還得用牛皮紙貼封,防止受潮,這樣才能送進北平城。”

“因為密銀花產量很低,所以隻有鶴年堂、同仁堂、樂仁堂等幾個大藥鋪才會有,其他的中小藥鋪用的都是濟銀花。”

“濟銀花產量高,采收時間比較近,所以質地較軟,還有些是開花的。一般是用草席裡麵襯著黃紙卷著送進北平城的,而且壓得緊,水分也多,底下軟軟塌塌,保存的不好的還容易發黴。”

宋謙若有所思。

吳相如道:“知道什麼才是道地藥材?不僅僅是產地問題,還有種植管理,采收時間,產地加工,運輸儲藏,炮製適宜,這些環節差一丁點都不是道地藥材。”

“隻有這麼地道的金銀花,藥效才夠足,才能變成大夫手上無堅不摧的神兵利器。才能在熱病初期的時候,就及時清熱解毒,阻斷病情。才能在瘡毒肆虐的時候,及時托毒斂瘡,救人性命!”

“宋謙你說的很對,沒有好藥,哪來的好醫?沒有我們,大夫就得拿著木頭棍子上戰場,藥工是什麼?藥工就是給大夫治病把關的門神!”

“醫藥行就是唱戲的戲台,大夫永遠在台前光鮮亮麗,萬人追捧。藥行就是後台的人,沒人瞧的見我們,我們手上短一分,少半毫,也不會有人看見。”

“但天地良心所在,藥行講的就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藥行沒有彆的竅門,就是把一件件簡單的小事做到極致,這就是藥工!”

“做藥,永遠都是一身汗,滿身土,臟的是我們,但乾淨的是我們做出來的藥。藥工,得無愧天地,無愧良心,這就是我要教給你們的第一堂課。”

宋謙和雷林語齊齊震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