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銀花(1 / 2)

國藥大師 唐四方 5201 字 6個月前

“瞧我乾嘛呀?”吳相如拿出懷表,看了一下說:“時間有限,就三分鐘,過時不候。”

“啊?我寫的沒那麼快啊!”雷林語急叫道。

吳相如提醒:“說話也算時間哦。”

雷林語趕緊奮筆疾書。

而宋謙則把目光停在眼前這幾份金銀花上,他記得《本草綱目》曾說‘忍冬在處有之,附樹蔓延,莖微紫色,對節生葉。葉似癖荔而青,有澀毛,三、四月開花。’

“長寸許,一蒂兩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邊狀,長蕊。花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應,俗稱金銀花。氣甚芬芳,四月采花,陰乾。”

宋謙知道放在他麵前這三份都是金銀花,但區彆就是產地不同。

中藥材很講究道地兩個字,什麼是道地?

一個藥材很多地方都產,但隻有那麼一兩個地方產的質量最好,藥效最足,這就是道地產區,這是由於獨特的氣候、地理、土地環境造就,是老天爺賞飯吃。

宋謙不是剛來的生瓜蛋子,他知道送進鶴年堂的金銀花就一種,那就是來自河南密縣的密銀花。

那另外兩種必然不是密銀花。

之前聽說送進北平城的就兩種銀花,一種是密銀花,另外一種是山東的濟銀花……那麼還有一種是什麼?

還有就是哪個是密銀花?哪個是濟銀花?哪個是第三種銀花?

這其實是中藥飲片鑒定,雖然也歸納在飲片辨識裡麵,但跟之前賽場上挑選易混飲片的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這要是連鑒定都會了,那回去比賽可就真跟鬨著玩似的了。

“還有三十秒。”吳相如報時。

雷林語都快寫飛起來了。

宋謙也在進行緊張辨認,中藥材的傳統鑒定辨認手法就四種“眼看,手摸,鼻聞,嘴嘗。”

當然了,還有水試和火試等手法,但試出來的也是要靠這四樣方式進行鑒彆的。

“時間到。”吳相如喊了停。

雷林語手都在抖,他苦著臉道:“先生……”

吳相如沒好氣道:“寫的什麼玩意兒,字都寫飛了,你當你是汪逢春啊?”

鶴年堂是北平四大名醫之一的汪逢春的指定藥店,他所有方子都是讓病人來鶴年堂抓的。因為他的病人很多,他來不及寫方子,所以都是他口述,徒弟來抄方子。

他講的又快,徒弟的字自然也就寫飛了,也就鶴年堂這幫抓藥師兄能認出來他們寫的是什麼。

雷林語差點沒哭出來,還不是吳相如催的急,他道:“您要看看嗎?”

“不用了。”他寫的時候,吳相如就看過了。吳相如問宋謙:“認出來了嗎?”

宋謙指著中間藥包:“這是產自河南嵩山山區五指嶺密縣一帶的密銀花,左邊這個是山東沂蒙山區平邑為中心的費縣一帶的濟銀花,也叫東銀花。至於右邊這個,是山銀花。”

雷林語探頭過來看。

吳相如不置可否,他問:“怎麼瞧出來的?”

宋謙道:“金銀花,學名忍冬,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長不到一寸,黃白色或綠白色,密被短柔毛。”

“密銀花,花蕾棒狀無開朵,表麵呈現綠白色,俗稱‘綠影’。濟銀花是青白色,俗稱‘大白針’,二者性狀極為相似。”

“但觸摸可知,密銀花有骨氣,觸手較硬,有頂手之感。濟銀花沒有這種觸感,另外密銀花撒落可搭成十字花架。”

說著,宋謙抓了一把密銀花,往下一撒,根根挺立,相互搭在了一起。然後他又抓了一把濟銀花撒下來,搭的花架就沒有密銀花那麼挺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