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爸吐舌。
舌尖紅,苔白。
宋謙又問診,黃爸身無寒熱,就是心亂如麻,情緒急躁,宋謙又做了腹診,柔軟。
宋謙道:“沒事,就是之前的感冒沒好乾淨,發了汗,解了表,但是餘熱留在了胸膈,才會搞的你心中煩悶,晚上睡不著。”
“身無寒熱,舌尖發紅,其實是邪氣入裡化熱的一個表現。《傷寒論》曾說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黃爸差點沒把舌頭給繞進去,他問:“這是什麼?”
宋謙回答:“就是梔子和淡豆豉。”
黃爸道:“我廚房就有啊,悅悅,快去廚房拿一下。”
“哦。”黃悅快速跑出去,很快就把兩樣東西拿過來了,她說:“小宋,你看看是這兩樣嗎?”
宋謙問:“您倒是什麼都有。”
黃爸道:“畢竟是開飯店的嘛。梔子我是拿來做白切雞的,放幾顆到水裡,雞皮顏色就很好看了,豆豉也是燒菜用的。”
宋謙道:“可惜都不能藥用。”
黃爸拿了一顆黃梔子,他說:“這不是梔子嗎?”
宋謙說:“你這個是水梔子。”
“水梔子?”黃爸聽得迷惑。
宋謙解釋道:“從植物基源來說,藥用的梔子是茜草科植物梔子,也是我們俗稱的山梔子。你這種是茜草科植物大花梔子,俗稱水梔子。”
宋謙拿了一顆起來,說:“水梔子一般比較長,在2-7厘米,直徑是1-1.5厘米,縱棱較高,苦味很淡,一般用於染色。”
而後,宋謙把梔子用牙咬了一塊下來,在嘴裡品嘗。
“你就這麼吃啊!”黃爸還被他嚇了一跳。
“呸,確實不苦。”宋謙道:“中藥師哪有不嘗藥的?”
秦蘇聞言又看宋謙。
宋謙接著說:“宋代的《本草圖經》上說‘入藥者山梔子,方書所謂越桃也,皮薄而圓小,刻房七棱到九棱者為佳。其大而長者,乃做染色,又謂伏屍梔子,入藥無力。’”
“這裡說的伏屍梔子就是水梔子,也就是你用來做白切雞的梔子。正品的藥用山梔子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長約1.5-3.5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麵橙紅色或者棕紅色,略有光澤。”
“有六條羽狀縱棱,棱間有一條明顯的分支狀的縱脈紋。果皮薄而脆,革製。破開後內表麵顏色稍淺,有兩三條隆起的假隔膜。”
“種子集結成團,扁卵圓形,紅黃色或者深紅色,密具細小疣狀凸起。氣微,味道是微酸而苦,放到水裡麵,也能使水變成黃色。”
“以皮薄,飽滿,色紅黃者為優品。梔子有大有小,像溫州、福鼎一代的梔子,個頭就比較大,以前被稱為溫梔子。傳統藥學認為個頭小的藥力更足,個頭大的反而藥效不好”
黃爸跟聽天書似的,他一句也沒聽懂啊:“你講的啥?”
黃悅同情地看著她老爸,她老爸終於感受她的痛苦了。
宋謙道:“梔子的真偽鑒彆要點。”
黃爸懵逼道:“我也沒學會啊。”
宋謙道:“如果你想學的話,我下次可以帶幾個不同品種的梔子給你看。”
黃爸愣了一愣,突然說:“那我這些年買的該不會都是假貨吧?”
宋謙道:“也不是,水梔子本就是染色用的,你隻是用來做白切雞而已,又不是藥用,怎麼是假貨呢?”
黃爸道:“哎,不是,我家裡還有蟲草、鹿茸、人參、燕窩、藏紅花……你,你剛剛這麼一說,我心裡都被你弄毛了。”
宋謙道:“那等有空了,我去你家看看,幫你鑒彆一下這些藥材。”
秦蘇突然說:“也帶幾個偽品吧。”
“嗯?”宋謙有些疑惑。
秦蘇若有所思道:“我想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