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求求你彆舉例了(1 / 2)

國藥大師 唐四方 5454 字 6個月前

秦蘇一直在盯著直播,看到這裡,她適時出聲提醒:“人參蘆頭和人參根有什麼不一樣嗎?”

宋謙解釋道:“傳統藥理認為‘去蘆者免吐’,並且認為人參的蘆頭是耗氣的,而人參本身是補氣的,二者有衝突,所以古代藥方用人參的時候往往要備注‘去蘆’。”

“但人參是昂貴的中藥,蘆頭往往占據全身的8%以上。如果是野山參的話,則要占據30%以上,如果全部丟棄,就會非常浪費。”

“所以八十年代啟動了對蘆頭的研究,研究證明蘆頭的人參皂苷含量比主根多很多,活性物質也更多。而且在動物實驗中和一千多個病人臨床實驗中,並未發現嘔吐情況。”

“後來再修藥典的時候,就把人參的含義從乾燥根擴大到了乾燥根和根莖,確定了蘆頭的法律地位。但這個結果爭議非常大,人參主根的皂苷含量是很少的,甚至比人參葉子還少,所以比蘆頭少就一點都不稀奇了。”

“而中醫素來是不認為皂苷含量就等同於人參藥效高低的,所以很多醫院和中醫館還是堅持要去蘆,很多中醫也是堅持不用蘆頭的,病人當然也是不願意要的。”

“反應到市場上,單蘆頭的價格是非常低的,甚至幾十塊錢就能買一斤。而大部分的蘆頭就流入了製藥廠,他們拿貨價格更低。蘆頭製藥,合理合法,檢測出來有效成分還更高。”

直播間裡的網友感覺吃了一個大瓜。

【來個懂行的,他說的是真的嗎?】

【那……那……我不知道怎麼評了。】

【那是不是就證明了蘆頭價廉物美,東西更好?】

【樓上的以後你吃蘆頭,我吃主根。樓下那位,你吃葉子。】

【???】

-----------------

安中醫教室裡麵。

先前把手機交上去的男生詢問:“董老師,所以蘆頭到底能不能做人參用呢?”

聞言,董教授也不由皺起了眉,他說:“圍繞著人參的爭議一直很大,也出現了實驗研究和臨床使用分離的情況。”

“至於蘆頭能否當成人參使用,各種研究,各個醫家的論述很多。這樣吧,這個題目就留給你們,下周三每人寫一篇論文交給我。”

男生傻眼了:“什麼?”

說好的邊說邊解釋呢,他好端端提個問題,結果給全班同學喜提一篇論文。頓時,男生被周邊憤怒的目光淹沒了。

-----------------

“爺爺。”雷夢芹看向雷林語。

雷林語道:“人參不去蘆,三七不去剪口,麥冬不去芯,當歸不分頭、身、尾,一律全切片,唉……”

乾了一輩子藥工的雷林語,最後也隻能發出一聲長長歎息,他道:“越老越乾不明白咯。”

雷夢芹也跟著搖頭。

-----------------

直播間裡。

【人參蘆頭也能吃嗎?】

【檢測不出來嗎?】

【不是告訴你了,檢測皂苷含量更高嗎?】

宋謙看了一眼彈幕,才說:“很難檢測,就像大家吃的三七,很多人都是直接購買三七粉的。三七的規格是按照一斤幾頭來計算的,有20頭,30頭等等。”

“主根剪去不用的蘆頭稱之為剪口,大一點的枝根叫筋條。細的枝根和須根叫三七尾、三七須,這個能藥用,但屬於次品。”

“現在三七廠家往往是不分規格的,拿無數頭的三七,加上蘆頭,須尾一起丟進去磨粉。因為蘆頭和須尾的皂苷含量還更高,成本還低。”

屏幕後麵的三七廠家和商家也跟著懵了,完犢子了,這一場直播多少人看啊!他們終於體會到陳皮廠家的心情了。

宋謙接著說:“人參和三七都是五加科植物,所以也有不少學者懷疑是不是五加科植物都有這樣的特點,主根的有效成分含量反而更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