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兩個藥材都出現了研究和臨床分離的情況,但不管怎麼說,三七廠家是應該要把規格和品相都標注出來的,而不是含糊其辭地用皂苷含量全部代替。當然,陳皮廠家也是一樣。”
直播間裡樂瘋了。
【他還是那麼愛陳皮!】
【這是真愛啊!】
【陳皮廠家表示我可謝謝您嘞。】
宋謙又抬頭看一眼彈幕,他說:“我不是說要抨擊檢測機構或者說是生藥學,事實上,他們對中藥的發展很重要,但確實也有不足之處,我再舉一個例子吧。”
【求求你彆舉了。】
【快舉,快舉,都彆想活了,都給爺死!】
宋謙道:“說一款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中成藥吧,六味地黃丸。”
【什麼?這個也有問題?我早上剛吃!】
【我慌了。】
【六味地黃丸廠家,過來挨打】
網友的整活能力向來優秀。
宋謙顧著自己說道:“六味地黃丸目前的檢測,一個是顯微鑒彆,通過顯微鏡來觀察這裡麵是不是含有這六味藥材。另外就是通過化學成分來檢測莫諾苷、馬錢苷和丹皮酚的含量。”
“這三個檢測出來的藥材就是萸肉和牡丹皮,可六味地黃丸裡麵有六味藥,剩下還有四種。你隻能通過顯微鏡看到有沒有,至於品質好壞,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反應到市場上,我們就能很明顯看出來明明是同一款中成藥,不同廠家生產出來的價格相差是很大的。”
“那麼我們傳統中藥師的鑒彆經驗能不能鑒彆?很遺憾,一點都不能。老話說,丸散膏丹,神仙難辨。”
“傳統經驗隻能鑒彆原藥材和飲片,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老藥鋪從不代客煎藥的原因。病人自己煎完藥,都還得把藥渣倒在路邊上。”
“為什麼?很多人說是不是想路過的人踩在藥渣上把病帶走,亦或者是讓路過的神醫前來治病。其實都不是,這個起源於明朝李時珍。”
“假藥自古以來就是屢禁不止的,所以李時珍才會建議讓病人把藥渣倒在路邊上,讓過往的路人,讓懂行的人都看一看這裡麵的藥是真的假的,要把一切都曬在陽光下麵!”
“現在好了,普遍性代客煎藥了。你知道他有沒有以次充好?你知道他抓藥有沒有分量差錯?你知道他有沒有把標簽弄錯,把彆人的藥給你?你知道他有沒有嚴格按照先煎後下的煎煮方式?”
“可能是以前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不信任吧,所以病人寧願自己費點心。而現在社會充滿了和諧與信任,大家就都不會擔心這樣的問題了。”
【彆罵了,彆罵了。】
【藥房出來挨打!】
【醫院、診所,你以為你們還想活?】
【媽耶,這人殺瘋了啊。說好的給你師父洗白,結果你把全行獻祭了?】
這下連相機後麵的黃悅等人都無語了,他是真狠啊。
安中醫教室裡麵董教授都解說不下去了。
“罵得好啊!”雷林語拍著大腿,很是解氣。
宋謙接著說:“所以藥行講的一直都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但遺憾的是越是缺什麼,越是會強調什麼,人心是這個世上最不保穩的東西。”
“而現代化的檢測能在很大程度上規範中成藥市場,隻是可惜,現在做的還不夠全麵,跟傳統中醫藥理論也出現了很多分歧,留下了一些漏洞。”
宋謙語氣變得哀傷起來:“那個藥廠老板以次充好都沒有被發現,後來他邀請我們去參觀的時候,我跟我師父還看到了那些劣質假飲片,結果卻沒認出來,反而還笑嘻嘻地跟他們拍了合照。”
“而這個黑心的老板就利用合照和我師父的名氣,另外生產了一批全是假藥的飲片,並且在裡麵加入了西地那非,偷偷轉給了微商和無資質的黑店賣。”
“一直到後麵,有病人拿著這個藥來找我師父,我師父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了這件事情。再後麵我師父就報警了,而那個時候我的師父身體已經很差了,本來還是能控製的住,就是因為這件事和後麵的屢次打擊,還有無休無止的網暴,再後麵……他終究是輸了……”
宋謙最終隻能化為了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