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二件禮品(1 / 2)

國藥大師 唐四方 5321 字 6個月前

“染色的?”這話一出,眾人紛紛錯愕,皆想到中藥造假的各種醜聞。

“你這也太卑鄙了吧!”黃悅氣憤地指著雷夢芹:“你這不是故意坑人嘛。”

雷夢芹不置可否,隻是用詢問的眼神看宋謙。

董教授也看宋謙,臉上帶著玩味之色。

“老師,這個考點很難嗎?”王健好奇地問董教授。

董教授說:“倒不是說難,主要是這個知識很冷門,現在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

“啊?”黃悅聽得緊張起來。

“這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董教授笑眯眯地看向宋謙。說真的,他從來沒像今天這樣希望宋謙出糗過。

“解放前?”黃悅瞬間輕鬆下來:“那沒事了。”

“嗯?”董教授疑惑地看黃悅。

黃悅一拍手:“我們小宋是解放前穿越來的。”

在場眾人頭上都頂了個問號,什麼意思?

秦蘇又多看了宋謙幾眼。

雷夢芹看黃悅一眼,而後又看宋謙,她問:“為什麼要染色?”

宋謙微笑道:“這是因為解放前國內外各地用藥習慣和要求都不一樣,所以才會有不同的產地加工方式。”

“像這種染色的黃芪,需要選用條勻稱皮細嫩的,然後用烏葉、黑鞏、五倍子等製成液體,然後染成藍黑色,主銷國外。行話叫‘春正芪’,也叫‘衝正芪’。”

“看的出來,這根黃芪在染色的時候,還特意做出了側重。雖說春正芪本就是模仿東北的黑皮芪,但也是要看手藝的。”

宋謙抬頭誇獎:“手藝還行嘛。”

“你可真會說話。”雷夢芹麵色微僵。

秦蘇和黃悅低頭憋笑。

董教授也有些意外,他也沒想到宋謙對解放前的事情這麼了解,他不是由醫入藥沒多久嘛。難不成他真是天才?

孫運偉大夫接過來看,他道:“我記得現在黃芪大部分都是甘肅產的吧?”

宋謙點頭:“是的,道地產區的東西雖然好,但出貨量不高。現在出貨量最大的是山東文登、甘肅定西、還有河北安國等地的黃芪。”

“山東和甘肅兩地的黃芪,粗細、外形和長短其實還是過關的,但可惜的是太硬了,木質化過高。”

宋謙又拿了一根出來,讓常青石切了一些,分給了老中醫和學生們。

宋謙拿起一片道:“黃芪要以纖維性好,有粉性的為佳。你們看,這兩地的黃芪木質化過高,豆腥味比較淡。”

宋謙放了一片進嘴裡。

秦蘇詢問:“所以品質次一等?”

宋謙點了點頭。

“炮製方麵呢?”雷夢芹又問了一句。

宋謙回答道:“黃芪的炮製一般是蜜炙,現在規定用量是100kg黃芪,用30kg到35kg的蜂蜜,所以大概是百分之三十的量。”

“而傳統製法,尤其是京幫,用蜜量很大,幾乎可以達到一斤黃芪片,半斤蜂蜜的程度,所以差不多有一半的量。”

雷夢芹有些訝異:“你對我們京幫的事情這麼了解?”

宋謙輕微地歎了一下,畢竟在鶴年堂那段時間不是白待的,如果不是穿越回來了,他可能已經是鶴年堂的宋大閘櫃了。

宋謙道:“略知一二吧,畢竟是元明清連續三朝定都的地方,京城用藥還是非常講究的,所以我知道一些,也不算稀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