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日三升(1 / 2)

國藥大師 唐四方 4529 字 6個月前

中藥行素有見刀認幫的說法,樟幫用的是樟刀,京幫用的是京刀,而建昌幫用的就是建刀,也叫琢刀,也叫刹刀。

樟刀特點是麵小輕薄,而建刀的特點是刀麵闊大,比樟刀要重,建刀的重量足有1.5公斤,而且刀把比較長。

樟刀是短把,而且跟刀身幾乎成九十度直角。建刀的刀把跟刀身大概是45度角,所以建刀更適合個子高大的切藥工,吃硬也吃力。

宋謙是樟刀的底子,握上建刀,難免回有些不太習慣,但他的刀工是有頭刀師傅的水平的,換刀對巔峰對決肯定是有很大影響,但隻是給二刀師傅切配一點藥材,換什麼刀都一樣。

“我的個天。”雜工師兄抓了一把白芍起來。

齊小哥也趕緊過來抓起兩片,對著光看,居然都透光了。他一臉呆滯地看著宋謙,這小老弟……這小老弟……還有這一手?

這邊動靜也驚動了製炒組的其他師傅和學徒,大家都圍過來看。

“這誰啊?”

“新來的吧,跟誰的?”

“鄧師傅?老鄧自己都沒這麼厲害吧。”

“怎麼了,都圍在這裡?”門口傳來渾厚的男聲。

“東家。”

“東家。”

齊小哥趕緊說:“東家,大家都在看小宋切藥呢。”

東家老板易祝生,少年時候曾是“公順生”的學徒,從學徒乾到師傅,再走到前櫃抓藥,再去做莊客外出購銷藥材,不僅懂醫知藥還會經營。

再後來他就離開了公順生藥店,自己開了立仁生熟藥棧,生意做得很大,是建昌幫內數一數二的大買賣。

從一個小小的學徒,一路走到建昌幫的頂層人物,他的人生本就是一段傳奇,也是這幫雜工們的偶像,畢竟對方的起點跟他們一樣低。

易老板聞言也看向了宋謙,他說:“是小宋啊,他不是三雜嗎,我記得是在給鄧師傅幫手,怎麼在郝師傅這裡切起白芍了?”

齊小哥沒想到老板居然知道小宋這麼一個小小的三雜,還個新來的三雜,他都疑惑起來了,這小宋彆是有什麼彆的背景吧?

“齊貴,你也在鄧師傅下麵,應該是你帶小宋啊,你說,怎麼回事?”易老板又看向了齊小哥。

齊小哥沒想到老板也知道自己,還叫得出自己大名,齊小哥頓時大為振奮,他趕緊回道:“是這樣,劉師兄上茅房了,但郝師傅那邊催的很急,小宋沒辦法了,隻能幫著切一切了。”

“哦。”易老板才點頭,而後又看了一眼對方切的白芍,再看宋謙,從他進來到現在,這小子一直在切藥,沒有停下來,也沒有抬頭看他,這份專注力倒是不錯。

宋謙連續切了好幾把白芍,刀案上都堆起來一個小山了,宋謙停了手,他說:“應該夠了吧?”

“啊……夠了夠了。”雜工師兄趕緊拿個籮過來,把這些白芍都劃走。宋謙切的很薄,他隻要攤開稍微一曬,水份就差不多乾了,那就能拿去炮炙了。

易老板上下看看宋謙,並沒有問他的刀是跟誰學的,而後問:“還會什麼?”

宋謙看一眼老板,起身拿了一根甘草過來,他說:“斜捉。”

宋謙斜著拿甘草,使得甘草跟刀口呈銳角,這叫斜捉,而後刀口落下。

“擦擦擦。”

一刀又一刀,斜斜的柳葉甘草片落下。

“這你也會?”齊小哥聲音都變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