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福拿了幾顆鹽附子出來,他神色嚴肅地說:“附子是什麼?既是奪命毒藥,又是醫家手上的救命仙丹。”
“古人將生烏頭搗汁、曬乾成膏,用做箭毒,無論是射人還是射獵物,哪怕擦破一點皮,也會速死。”
“漢朝大將軍霍光為了讓自己女兒登上後位,就讓女醫淳於衍把搗好的附子粉摻在許皇後吃的藥丸裡麵,許皇後服之速死。”
“彆看這玩意兒小,可稍微切個幾片就能毒死一頭牛,我見過很多醫家對這玩意兒碰都不敢碰,終生沒有開過一分半錢。”
“可我也親眼見過有醫家起手就是三五兩,用附子把隻剩半口氣的垂死病人救活,那當真是傳說中的活死人藥白骨,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宋謙心中也無限神往,他來這裡之前也救了一個中暑便血的重症病人,但他隻用了15g附子,正好在藥典規定的範圍之內。
徐謙福把手上的附子拿給宋謙看:“所以這個東西呀,真是集奇毒與奇效於一身,駕馭的好可以成為救命仙丹,駕馭不好那就害死不知多少人命。”
“作為一個藥工,我們不能指望每一個中醫都是神醫,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出附子的奇效,並且要儘可能減弱其奇毒,也就是所謂的減毒增效,安全用藥。”
宋謙接過來附子。
徐謙福說:“附子的產地在四川江油,附子被稱之為過夜爛,挖出來不處理,一晚上就會爛掉。可你要是不挖,一周也會全部爛完。”
“所以附子要儘快進行產地加工防止腐爛,宋代時候用的是醋,明朝之後就用鹽來保存,也就是到你手上的鹽附子。”
“但鬼子來了之後,四川產鹽困難,就把製過鹽的本應丟棄的附屬品膽巴液用來泡附子了。”
“好處是附子的毒性迅速下降,壞處是附子通行十二經內外無所不到,回陽救逆的大辛大熱的藥性也被消耗了大半。”
“隨後藥工還得做進一步的炮製減毒,最後到醫家手上,連麻味都消失了,所以現在反倒很多醫家都敢試著用一用了。”
宋謙也是一聲苦笑,膽巴液泡附子是抗戰特殊條件下無奈之舉,但卻意外地發現了膽巴液有降附子毒的奇效,這個辦法也一直在沿用後世。
但引起了中藥界和中醫界的巨大爭議,很多醫家都痛斥這樣一來附子就成為藥渣子,沒有足夠的奇效了。
雖然爭議很大,但大部分都還是這樣操作的,最為關鍵的是藥典沒有對膽巴液的分量做出明確規定。
像有些病人服用附子之後,就覺得肚子燒的慌,腸道反應很劇烈,還以為是附子起效,自己是在排毒,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過多的膽巴液殘留刺激到腸胃。
徐謙福滿懷感慨地說:“中藥炮炙最高手藝就在於減毒增效,在於降服藥性峻猛的藥物,是降服,不是打服,你得能駕馭住它。”
“膽巴液泡附子就是徹徹底底的打服,毒性是打很弱了,可藥性也打沒了。而我們建昌幫的煨附子就是把儘可能保留住最大的藥效,但同時還要把毒性降到最低。所以你現在明白為什麼煨附子是不傳之秘了吧?”
宋謙認真點頭。
徐謙福拿了一大袋子淨糠出來,他說:“就像我之前跟你說的,穀糠是我們建昌幫的最大特色,學會了用糠,你的炮炙也就真正入了門。”
“穀糠炒、炙、紋、火製、發汗、淨選,這些你都學會了,接下來就是我教給你的最後一項,穀糠煨附子。”
-----------------
整整兩天,徐謙福和宋謙都窩在炮炙間裡沒有出來,隻有煙霧不停飄出,三餐飯菜都是齊小哥送到門口的,他也沒資格進去。
但大家也都知道宋謙在學煨附子,這些天幫裡內外都在討論,年輕的藥工和雜工豔羨不已。
可年紀大的藥工,頭櫃,莊客,還有東家們卻都感慨搖頭,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所以到傍晚收工的時候,鋪子裡的藥工遲遲沒走,都圍在炮炙室外麵看。連彆的大藥店和大藥棧的員工也都過來了,堵在了藥棧大門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