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航走在去往周宣白家的小路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莫名其妙地就想起了很多很多以前的事情。
那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一年的時間很長,長到能夠讓整個仕蘭中學的人都忘記,曾經還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
在仕蘭中學,關於周宣白的稱號很多,楚子航沒有著重了解過這種事情,但也多多少少有聽到過那麼一些。
像是“戲劇部的暴君”啦,“高二一班的雙子星”啦,有很多中二到極點的名字,而某人又是一個輕度的中二病,這些稱號楚子航都覺得有些不自在,偏偏他自己聽的還挺舒服的。
可這所有的稱號當中,有那麼一個,總是和這些格格不入。
“殺人犯”。
……
一年的時間能夠忘記多少呢?
周宣白躺在床上,接受著名為“程清笛”的鑰匙打開那扇門後源源不斷湧出來的回憶。
如果不是今天這個人的提醒,也許要等到很久很久之後,他才能“突然”想起來,自己還認識過這樣一個人。
那是他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大失敗。
他這輩子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有什麼超出自己的預料,那種感覺,就像是被螞蟻爬滿了身子一樣的不自在。
他喜歡戲劇,特彆喜歡,為什麼呢?
他就是喜歡舞台上的表演永遠不會超出劇本所規定的範圍。
而那一次,演員舍棄了舞台,跳出了他所規劃的劇本。
……
程清笛。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就是這個名字。
楚子航繞過了“正在施工”的路障,換了條小路,繼續朝著前麵走著。
這個名字他並不陌生,一開始的時候,圍在周宣白身邊的女生中,除了李沁藍外,也還有過這麼一個人。
他們兩個認識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兩人的關係卻是出奇的密切。
他記得,程清笛應該是比他們高出一個年級,也不知道她和周宣白是怎麼認識的?反正,當楚子航意識過來的時候,兩人的關係已經好的不得了了。
那段時間,在仕蘭中學,關於周宣白和程清笛的緋聞一度超過了周宣白和李沁藍的話題,成為一小部分人關注的秘密。
彆問楚子航是怎麼知道的,那是高中三年他覺得最麻煩的一段時間,因為他和周宣白的關係比較突出,所以他一度成為了好多人消息的來源,怎麼說呢,可能是高中生比較閒吧,人們對於這種八卦緋聞的求知欲遠遠要超過了對知識的渴求,總之,很煩。
不過,雖然有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段能嗑的讓人欲仙欲死的cp時,楚子航對這件事卻抱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懷疑。
他了解周宣白,即使那個時候他們隻認識了一年多的時間,可他絕對是那所學校當中最了解他的一個。
所以,周宣白對程清笛的態度,他感覺到了一種濃濃的違和。
……
“我討厭那個人。”
哪怕是到了這個時候,周宣白依舊是這樣的想法。
如果說這世界上能夠有一個人和他如此的格格不入的話,那麼毫無意外,這個人一定是程清笛。
彆問他為什麼,那是一種從理智到靈魂都在重複的一件事,他討厭她,特彆討厭。
尤其是在那個他最討厭的雨夜當中綻放開的血色紅花,那一度成為他心裡排在第二位的“最討厭畫麵”。
就和九歲那年看著那兩人走遠一樣,從生理到心理,都產生了像條件反射一樣的討厭。
不,不是討厭,這種程度的話,應該算得上是厭惡了吧。
也就是那一瞬間,他最深刻的意識到,他和這個人永遠都不可能合得來。
“呼,越活越回去了,和一個死人置什麼氣。”
從床上坐起來,周宣白揉了揉眼睛,重新戴上了眼鏡。
閉眼,張開。
心裡的雜亂頃刻間散去。
呼,良好的心理調節功能,他也就隻有這麼一點優點了。
從昨晚到今天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場很簡單的鬨劇,動手劫殺自己有很大可能是艾爾莎一個人的想法,至少從那出聲音加密的電話當中,周宣白得不出來他們對他抱有惡意的結論。
但這也並不代表他們懷有善意的想法。
目的這種東西,拋卻掉屬於惡意的部分之後,不會僅僅隻剩下善意殘留。
他們有自己的所求,所以才會在這個時候,對他裝出一副懷著善意的模樣。
問題其實很簡單,總之,用三句話就可以概括。
一,他們想要打開“烏托邦”。
二,“烏托邦”在他的手上。
三,能打開“烏托邦”的人目前來說就隻有他一個……
你說,這個邏輯,是不是就很有意思。
“烏托邦”在他手裡,而“鑰匙”在他們那邊,而他們想要打開“烏托邦”的話就必須要把這兩個東西湊到一塊,然而他們就算是湊到一起都沒辦法打開……
所以,他們能夠想到的方法就隻有一個,把鑰匙交給周宣白,然後這樣的話,三個必要條件就都湊齊了。
艾爾莎,純粹就是個鐵憨憨,也不知道是自己就是怎麼想的,還是被某個不知名的人給蠱惑了,居然就這麼殺氣滿滿地想要把他給乾掉。
怎麼說呢,這後麵的人能這麼心大讓她來和自己接觸,這人腦子怕不是多多少少也有那麼點問題。
至於為什麼聽到“程清笛”這個名字他就慫了。
原因更簡單了,因為鑰匙一開始就在他手裡,隻不過後來他浪了一波,就導致這鑰匙被這人拿到手了,然後事件結束後,他再去找的時候,也沒有在她的遺物裡找到鑰匙所在。
知道這件事的就隻有他和一個死人,如果不是這些人拿走了鑰匙,他們是不可能知道“程清笛”這個名字的。
當然,也有可能從一開始程清笛那女人就和這些人有關聯,所以在她死後的第一時間才能夠先他一步拿走鑰匙。
不過對他來說,這鑰匙倒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東西,連帶著“烏托邦”而言,對他來說都不是很重要。
也許它還有另外的用處,不過他不清楚,也就先下意識忽略了。
艾爾莎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她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周宣白搞清楚這些人來勢洶洶到底是為了什麼。
至於這些人到底是誰?從屬於什麼?想要打開“烏托邦”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