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願,來年,有個好收成(求追讀!)(1 / 2)

被朱棣和朱橚架到城門外的朱安寧,並不知道,因為他隨口鍵政的內閣製,胡惟庸案,提前了些時間,發生了。

朝堂上現在正亂作一團。

廢相,且以後不設相位。

前者和後者,都是足以讓朝堂震動的大事。

百官都知道,屠刀是要下來了。

而那些與胡惟庸關係密切的陳寧、塗節等人,更是直接抖成了篩子。

剛下令把胡惟庸拖出去的朱元璋,把百官的表現,都看在了眼裡。

“標兒,好好看下下麵的人,發抖的,幸災樂禍的,冷眼旁觀的,你要把他們的表現記在心裡,看他們,多麼地醜陋。”

站在朱元璋身旁的朱標,則是歎了口氣。

他正在思考,是否要勸解一下自己的老爹,要不,還是殺少些人吧……畢竟現在內外才剛穩定不久。

而朝堂外的應天府郊,現在依舊歲月靜好。

朱元璋隻是舉起了屠刀,暫時還未落下。

所以這風,還依舊和煦。

也許過不了幾日,這城裡,將會蒙上一層血腥的味道罷。

“我才剛進城啊!”站在城門外的朱安寧有些無奈,他是想好好逛那秦淮河的嘛,那邊的青樓……嘿嘿嘿,咳咳,還有孝陵……不對,朱八八都還沒死呢,哪來的孝陵……

“朱哥,耕地要緊啊。”朱棣隨口謅了個理由,手上那是更加用力了些,他想快點把朱安寧拉到官差看不到的地方再說。

而朱橚卻是被朱棣的話驚到,突然鬆開了架住朱安寧的手。

“啊?種地?”

這讓朱棣和朱安寧一下就失去了平衡,差點踉蹌著摔進路邊的溝槽裡。也引來了幾個路人的嘲笑。

也不怪朱橚驚訝。

作為皇子的他們,雖然幼年時期確實過過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

完了老朱也會安排他們搞體驗民情之類的三下鄉活動。

但是,堂堂燕王,現在說耕田要緊。

這一下就把我們周王殿下的大腦給乾轉不過來了,四哥去打仗很合理,甚至說四哥去舞文弄墨,也還說得通,現在你說四哥去耕田,那……

他疑惑地看向了自己的四哥。

隻見那朱棣正在努力恢複正常的行走姿態。

而對於朱橚的發問,朱棣也是知道自己多嘴了……

可是話已經說出了口,也收不回去了啊。

哎,煩呐,說漏嘴給老五,不會被老爹罵吧,算逑,到時先跟大哥說吧……挨揍也還有大哥護著……希望大哥能和平時一樣給力,護自己周全……

“就是耕地唄……”朱棣還想打個哈哈就過去算了。

朱橚本就是聰明的人,但是一旦涉及到他的興趣點,他哪還顧得上看他四哥的眼色。

“四哥,耕的什麼作物啊,還需要你親自去種?!”

能讓燕王朱棣親自去耕作的東西,定然不是什麼普通玩意。

朱橚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

一旁的朱安寧也看出了點端倪。

隻覺得這一家子真好笑。

大概是伍爺怕知道的人多說漏嘴?

所以隻告訴了自己這四兒子?他是有多喜歡這四兒子啊,現在這耕地可是大功一件啊,這老伍頭,是不待見自己大兒子麼?怎麼不把大兒子放過來嘛,莫不是未來的家業都想給這個伍燕繼承吧?

朱安寧在心裡吐槽了幾句,但是也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自己就是和那老伍頭是創業合作夥伴關係,最好彆摻和人家的家務事。

那現在這伍燕都說漏嘴了,不如好好解釋算了。

“就是我從域外帶回來些作物,畝產量較現在的水稻小麥要多些,所以我便和伍爺,也就是你們老爹相約試種一下,看下這作物能否在我們這兒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