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朱元璋還是以時機尚未成熟,將樓英打發走了。
樓英想拜上仙為師一事,還得征得上仙同意才行。
不過,上仙似乎對樓英的印象很好,想來此事應該不難吧。
而樓英也帶著手諭和《赤腳醫生手冊》,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太醫院。
不光得將《赤腳醫生手冊》學透,還得抓緊時間印發,樓英有得忙了。
想到未來《赤腳醫生手冊》推廣開後,大明的醫生和天下的百姓們,都會念上他老朱的好。
朱元璋頓時笑開了花。
不知上仙在信中對朱棣當皇帝之後的大明又是如何評價,他心中既是緊張,卻又更加期待。
乾脆就在坤寧宮找個安靜的塌子坐下,認真研讀上仙的信。
“朱棣當上皇帝後,自然會繼續削藩,畢竟他能通過造反當皇帝,其他藩王也會有樣學樣。”
雖然心中早有猜測,不過確認朱棣會削藩後,朱元璋心中還是感慨萬千。
莫非自己分封藩王的政策,到底還是錯了?
“不過,朱棣削藩的法子,比朱允炆就聰明太多了。
他挾新皇之威,對藩王恩威並施。
一是恢複被朱允炆貶削的藩王爵位,並對部分藩王給予優待,如增加俸祿、賞賜官職等,以示恩寵。
二是通過減少藩王護衛的數量,從原來的三護衛削減為一護衛,逐步削弱藩王的軍事力量。
三是將邊防的軍事指揮權從藩王手中收回,交給都司衛所和邊將武臣,直接控製地方的軍事力量。
四是調整了部分藩王的封地,如將穀王朱桂改封到長沙,通過這種方式,他既保持了對藩王的控製,又削弱了他們的實力。
通過這些舉措,朱棣在保持對藩王一定控製的同時,也避免了直接的衝突和反抗,有效地實現了削藩的目的。”
老四這小子,乾得還不錯!
此舉不光避免了兄弟骨肉相殘,還讓皇室對藩王的控製進一步加強,朱元璋老懷大慰。
看來,自己分封藩王並沒做錯,而且依朱棣的做法,能夠讓朱家子孫世代繁榮下去。
“比起朱棣的有效削藩,他的帝王之政,更是可圈可點。”
朱元璋眼睛一亮,沒想到朱棣也能得到上仙如此高的評價!
“這麼說吧,朱棣在老朱你的基礎上,繼續文治武功,為大明的繁榮打下堅實的基礎。”
朱元璋越看越好奇,也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朱棣到底是怎麼乾的。
“總體而言,朱棣在位時,做了六件事名留青史,即獎勵農耕、鼓勵工商、永樂大典、遷都北平、五伐漠北、七下西洋。”
嘿,朱棣這小子,都能讓上仙用上名留青史的讚譽了!
朱元璋邊看邊點頭稱是,農耕乃國之基石,獎勵農耕是每一位合格帝王都要做的事情。
雖然不喜商人,不過工商也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鼓勵工商此舉也並無不妥。
隻是這永樂大典又是何物?
永樂,應該是朱棣當皇帝後的年號吧,永樂大典,莫非是他當上皇帝之後的慶典?
隻是區區慶典而已,何德何能可以名留青史?
還有,朱棣這小子遷都北平了?這又是何故?